《说文解字》第358课:你真的认识“疋”字吗?

我们已经学完了“足”部汉字,接下来我们讲“疋”部汉字,本课只讲“疋”字,它是“疋”部的部首汉字,所以需要详解,而这个字也的确复杂,需要详细解释,“疋”字实际上有三个读音很多个意义,大部分朋友可能只知其一,下面是“疋”的详细解说:

疋。读音有三个:

(一)shū。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疋,足也。上象腓肠,下从止。《弟子职》曰:‘问疋何止?’古文以为《诗·大疋》字,亦以为足字,或曰胥字。一曰疋记也。”象形字。看后面的解释这么多,就知道“疋”字有多复杂。

先解释《说文》的解释。疋的本义是脚。腓肠,指的是腓肠肌的位置,就是小腿,如图:

(腓肠肌的位置)

《弟子职》指的是《管子·弟子职》,有“问疋何止?”的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请问尊长之卧,足当在何方也。”(请问老师躺下时,脚应该放在哪一头?)这用的就是疋的本义。

来看一下疋的字形演变:

(疋的字形演化之一)

在甲骨文里,疋的字形,就是上面是小腿,下面是脚趾,就是连腿带脚的整个小腿。甲骨文第2个字形是字形1的简化,到了金文中,“足”与“疋”字形不分。后来,金文字形发展,把腿、脚两部分分裂开来,这时“足”和“疋”才分化成两个字。

《说文》又说“或曰胥字”,就是说“疋”又同“胥”字,就是小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此亦谓同音假借,如府吏、胥徒之胥,径作疋可也。”宋育仁《部首笺注》就说得更清楚:“疋,或曰疋字,谓疋即胥之初文,胥乃疋之或体,即说疋为胥之本字也。”也就是说:疋是胥的本字。

(师兑簋)

《师兑簋》载:“作既令女(汝)疋师和父司左右走马。”大意就是:我曾经命令你辅佐师和父执掌左右走马。用的就是“胥”的“辅佐”的意思;到包山楚简里,“疋”就读作“胥”,用的是“胥”的“职官小吏”的意思。

(《师兑簋》铭文中的“疋”)

《说文》还说“一曰疋记也。”就是疏记。后来就写作“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记’下云‘疋也’,是谓转注,后代改疋为疏耳,疋、疏古今字。”也就是说,“疋”是“疏”的古字。

(二)yǎ。这个读音出自《广雅》,意义吗,就是《说文》所说“古文以为《诗·大疋》字。”就是说,《诗经》里《大雅》,许慎认为本来是《大疋》。雅,即正。承培元《说文引经证例》称:“《诗》借‘疋’为《大雅》、《小雅》之‘雅’。《尔雅·释文》云:‘雅本作疋。’又《晋书·音义》中下两云:‘疋,古雅字,可证。’案:雅者,正也。”

(疋的字形演变之二)

《字源》李守奎先生认为这个读音是“字形讹混”。字形分析如上图,原文照录过来:

这一音义的来源与疋的本义、引申义的音义都没有关系,而是源自与“夏”字的省体混讹。它的形、音、义关系用六书理论是解释不了的。

西周文字中“人”旁在字形下部,常常加上“止”形,“止”形上移又变成了“女”形。春秋、战国文字的“夏”字作“足+页”、“日+止+页”,就是把金文中“页”下的“止”位移至“口”或“日”旁的下面,进一步简化讹变,省去“页”旁,就成了楚简(字形4)或三体石经(字形5)中的形体。这两个形体与战国文字中的“疋”字相近,两者混同起来,“疋”字就有了“夏”的读音。“夏”与“雅”习见通假。《说文》所谓的“古文以为《诗·大疋》字”,就是说的这种情况。总之“疋”读“雅”,是与“夏”的古文省体混讹之后,进一步假借为“雅”的,其形体来源是“夏”字的古文省体。

近现代有个篆刻家,号“尔疋”,即邓尔疋,印风走黄牧甫一路,如下图。这里的“疋”,就读这个音。

(邓尔疋和他的篆刻)

除“正”的本义之外,还有两种用法:(1)平素;向来。后用“雅”。(2)待。《广韵·马韵》:“疋,待也。”

(三)pǐ。这个读音出自《广韵》。同“匹”。《广韵·质韵》:“匹,俗作疋。”《字汇补·疋部》:“匹,匹,疋二字自汉已通用矣。”有两个用法:

(1)相当;相配。《白虎通·嫁娶》:“配疋者何?谓相与偶也。”白居易《效陶潜十六首》之十:“方知曲糵灵,万物无与疋。”宋代范成大《春来风雨无一日好晴因赋瓶花二绝》之二:“三分春色三分雨,疋似东风本不来!”都用这个意义;

(2)量词。用于计量整卷的绸布或用于计量马、骡等。一疋布,一疋马。现在通常写作“一匹布”、“一匹马”。比如《战国策·魏策一》:“车六百乘,骑五千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都是用这个意义。陈奕迅有一首歌就叫《一疋布》。

(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

疋的小篆写法如图:

(疋的小篆写法)

与“足”字的差别不大,但在用后两种读音和意义时,万万不能写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