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车企财报:九成飘绿,长安独红

受缺芯、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冲击,上市车企业绩承压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Jane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1年已经进入倒计时,仅剩最后2个月。进入11月后,似乎一夜之间,秋与冬便完成了季节更替,全国多地气温断崖式下降。
而这样突如其来的寒意,还体现在多数主流上市车企的第三季度财报上。
截至11月1日收盘,上汽集团、长城汽车、比亚迪、广汽集团等多家A股上市车企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帮宁工作室统计了10家车企的数据,发现仅有长安汽车一骑绝尘,实现净利润增长。
相较于一、二季度的大幅回暖,上市车企在三季度再次遭遇盈利压力。大多数车企营收、利润双双下滑,且下滑幅度基本在两位数以上,甚至超过200%。
单从净利润来说,在第三季度,10家车企中,除长安汽车外,9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小康股份、北汽蓝谷和海马汽车虽然没在财报中透露净利润同比数据,但其第三季度净利润均为负值,显然,其经营发展面临不小的挑战。
10月2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整理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不到2%。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3799.7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1-8月回落4.3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同期规模以上企业43.5个百分点。
中汽协表示,芯片短缺的影响还在继续,预计10月后利润可能呈现负增长。
▲图片来源:中汽协
在缺芯、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冲击下,众车企从短期来看,需要背负业绩压力继续前行;从长期来看,还要应对新四化和全球化转型之变,以求顺势发展。
全面承压
自2020年年底开始,芯片短缺风波成为疫情爆发后,影响全球汽车产业复苏和供应链稳定最核心的问题。今年进入第三季度,除了芯片短缺,中国汽车行业还面临诸如原材料价格、有色金属价格、电子元件价格的飞涨,使得多数车企在“后疫情时代”快速复苏遭遇了阻碍。
中汽协数据显示,9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6.7万辆和175.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3.9%和16.5%,降幅比8月分别扩大2个和4.8个百分点。1-9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465.8万辆和148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1.0%,增幅比1-8月继续回落4.5和5个百分点,累计增速继续大幅下降。“芯片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销量。”中汽协分析认为。
图片来源:中汽协
业绩下滑在各大车企的第三季度财报中表现的更为直观。帮宁工作室认为主要表现在两点:
其一,以合资品牌作为利润支柱的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均折戟于合资品牌,第三季度净利润下滑均超两位数。其二,以长城汽车和比亚迪为代表的四成车企则由于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增收不增利。
以上汽集团为例,作为中国汽车龙头企业,其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双双下滑。
一直以来,合资品牌被车企视为“现金奶牛”。手握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的上汽集团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多年以来,它凭借合资品牌赚得盆满钵满。但在今年第三季度,上汽集团营业收入同比跌幅为13.5%,净利润同比跌幅为14.75%。
图片来源:上汽集团产销快报
上汽集团此番营收利润萎缩,与销量表现存在一定关联。数据显示,其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361.9万辆,同比微涨0.16%。据此前数据显示,上汽集团上半年销量为229.7万辆,同比增长12.1%。
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是上汽集团的“利润奶牛”,在缺芯影响下,两家公司销量大打折扣。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汽大众累计销量为85.04万辆,同比下滑17.54%;上汽通用累计销量为90.19万辆,同比下滑5.22%;上汽通用五菱虽然累计销量达到105.14万辆,同比增长6.74%,但是其产品盈利空间有限,对上汽集团来说可谓杯水车薪。
不只是上汽集团,受合资品牌销量下滑影响,广汽集团的净利润甚至出现了64.71%的大幅下滑。
由于芯片短缺,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在第三季度产销受到不小的冲击。今年9月,广汽本田销量为7.21万辆,同比下滑17.92%。而广汽丰田9月销量为4.83万辆,同比下滑40.37%。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作了一番统计和预警。11月1日,该协会发布《2021年10月市场洞察及价格月报》显示,合资品牌在芯片短缺影响下,大众、本田、丰田等头部厂商产能均受到较大影响,销量呈持续下滑走势,9月同比降幅扩大至31.0%,缺芯未来短期内仍是合资市场上升的最大阻碍。“如果芯片供应压力未能有效缓解,预计合资市场第四季度将持续出现较大下降。”该月报指出。
对于广汽集团来说,其新能源值得炫耀。1-9月,广汽集团新能源子公司广汽埃安累计产销近8万辆,产量增幅达95.91%、销量增幅达104.01%。
得益于自主品牌的经营改善,广汽集团毛利率得到提升。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毛利率达到6.33%,环比提升0.78个百分点,同比提升3.25个百分点。
可以看到,对于长期依赖合资板块的车企来说,呈现出合资强则业绩强、合资弱则业绩弱的局面。若合资品牌出现较大跌幅,则直接影响集团盈利。因此,如何提升自主品牌盈利能力,是车企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然而,在中国汽车品牌板块,其第三季度的财报也显示出厂家承受着压力,如长城汽车、比亚迪、小康股份和北汽蓝谷,均增收不增利。
数据显示,长城汽车第三季度收入增长超10%,但净利润14.1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4亿元出现微跌。对此,东吴证券分析称,长城汽车第三季度利润下降,是受行业缺芯等因素以及股权激励费用计提的影响。
长城汽车财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成本大幅上升,从去年同期的518.8亿元上涨46%至757.4亿元,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均有大幅增长。
深受成本上涨困扰的还有比亚迪。这家车企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3.07亿元,同比增长21.98%;归母净利润12.70亿元,同比下滑27.50%。对此,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上游原材料涨价和疫情常态化后医疗防护用品收入减少,是影响比亚迪业绩的两大主因。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持续增收不增利,但并不妨碍比亚迪股价一路走高。自5月低点以来,不到半年时间,公司股价已翻倍。11月2日,比亚迪每股报收313.88元,涨幅为3.93%。
上海证券分析称,今后几年是比亚迪利润的快速释放期,公司利润将出现非线性的快速增长。刀片铁锂电池和DM-i已经从最初的质疑转变成为潮流,说明公司的创新正在获得市场认可。
唯有长安汽车一家车企净利润飘红。
报告期内,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同比微降2.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84亿元(调整后),同比增长4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19亿元(调整后),同比大增92.67%。
这家车企的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与市场销量密切相关。
今年以来,随着长安汽车销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自主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公司业绩正在持续向好。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达26.4%,累计销量至173.2万辆。
不过,财报显示,受海外疫情反复、芯片短缺影响,第三季度长安汽车生产未能满足市场订单需求,库销比处历史低位。其中,长安汽车9月销量同比下降8.41%至18.82万辆。但该公司表示,随着海外芯片产能陆续恢复,预计供需情况将趋于好转。
汽车芯片短缺已经迎来拐点。11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汽车消费指数”显示,10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66.1。该协会指出,目前芯片短缺问题略有缓解,但汽车市场基本处于供给决定需求的状态,整体市场需求持续延迟累积。随着市场产能供给有所缓解,市场需求得到部分释放。进入第四季度,经销商开始冲量,加大促销力度,随着供给满足度提高,四季度汽车销量有望比三季度有所提升。
持续投入
创新驱动、大力投入研发、引进一流人才……这是世界一流制造企业的共性,同时也是自主汽车品牌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唯有创新驱动、技术为王,才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
虽然第三季度多数车企利润出现下滑,但并不阻碍主流车企加大研发投入。有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研发创新已成为车企保持竞争优势、获取丰厚利润的必要手段。
反馈到财报数据方面,上汽集团以48.36亿元领衔,其次是比亚迪、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3家车企第三季度研发费用分别达22.38亿元、20.85亿元和10亿元。北汽蓝谷和江淮汽车虽然第三季度仍处于亏损,但其研发费用均超过2亿元,上涨幅度分别达40%和28%。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来看,有多家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其中,上汽集团累计研发费用已超百亿,达126亿元,同比增长41.55%。上汽集团在财报中解释道,研发费用增加的原因是,进一步增加新能源、智能网联、数字化等技术的研发投入。
在数字化的智能物联时代,随着5G与AI技术大规模普及,汽车制造行业正迎来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以上汽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为代表的主流车企,正在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10月29日,上汽集团成立飞凡汽车、计划设立零束科技公司的消息,与三季报同时公布。
飞凡汽车注册资本为70亿元。其中,上汽集团认缴出资66.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95%。上海如愿汽车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员工持股平台)认缴出资3.5亿元,占5%。
上汽集团表示,公司将R品牌通过飞凡汽车以独立品牌、独立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探索数据驱动和产业共创的新模式,加快开拓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
除了R品牌在不断转型之外,上汽集团同日还计划设立一家名为零束科技的公司,其定位于平台型软件科技企业。
零束科技注册资本为37亿元,其中上汽集团认缴出资34.5亿元,占股93.24%;上海零升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员工持股平台)认缴出资2.5亿元,占6.76%。
此外,上汽集团资本运作不断。如今,上汽红岩已经注入为上市公司上柴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接下来,上汽旗下房车生活家、友道智途也将力争IPO。上汽集团还启动了捷氢科技引进战略投资者、享道出行新一轮外部融资、中海庭A轮融资等。
长安汽车也在加快投入的脚步。8月24日,在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长安汽车发布其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阿维塔,同时还公布了由长安(C)、华为(H)、宁德时代(N)三方联合打造的阿维塔科技旗下首款高端智能电动中型SUV E11的局部造型。
按照规划,未来5年,长安汽车预计全产业链累计投入1500亿元,打造科技公司技术生态,加快构建软件和智能化能力。
为深耕新赛道布局,加速新技术落地,今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累计研发投入规模已超去年全年。
如长城汽车此前已经成立沙龙智行,据悉,隶属于沙龙智行的“Z品牌”可能将在今年广州车展上发布。另外,长城与宝马合作的光束汽车也将于2022年建成投产。
广汽集团也发布多项公告,涉及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自研电池试制线建设项目方案的实施、旗下合资品牌广汽本田HQ车型项目实施,以及广汽控股股东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出资3.5亿元参与如祺出行10亿元的融资等。广汽集团正加快推进电动化、智联化、共享化发展。
破局海外
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汽车制造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技术革新的关键时期。未来,中国车企该如何寻找优质资源,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全局性企业?这是大多数自主品牌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国汽车中品牌正在加大出口和海外扩张力度。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备的优势,为中国品牌汽车出口打开了第二增长曲线。同时,依靠多年在新能源领域积累的发展经验和技术能力,中国品牌汽车实现了技术标准“走出去”。
▲图片来源:中汽协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分析,2021年前三季度,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同比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汽车整车共出口149.2万辆,同比增长1.1倍;出口金额2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中国汽车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带来的供给优势,在海外疫情影响下被进一步放大,尤其是芯片短缺对中国汽车出口利好明显。中国汽车出口强势崛起,体现出中国汽车产业的世界竞争力大幅提升。
作为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上汽乘用车9月出口销量达2.8万辆。其中,纯电动MG EZS更是获得了瑞典纯电市场销量第3、法国纯电市场销量第4的好成绩。
“我国汽车出口持续保持大幅增长,与全球汽车市场逐步回暖不无关系,整体出口规模受到新能源汽车出口带动作用明显。”长城汽车相关人士称,今年三季度长城汽车继续大规模推进全球发展,进入埃及、文莱以及欧洲市场,进一步加大长城汽车全球销售版图。
海外销售方面,在第三代哈弗H6、哈弗初恋、哈弗大狗、长城炮等4款全球化车型助力下,长城汽车前三季度海外累计销量高达9.8万辆,同比增长136.3%,整体销量占比达11.1%。
▲长城汽车登陆慕尼黑车展
和长城汽车一样,长安、江淮、吉利和奇瑞等中国车企也在加快全球布局步伐,通过并购重组、设立工厂和导入新产品等方式,重点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
11月1日,长安汽车发布消息称,今年1-10月,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累计出口首次突破10万辆,达102029辆,同比大增135%,创长安海外出口历史新高,提前2个月达成全年销量目标。其中,超过90%的销量来自于“一带一路”国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低速平稳增长、竞争加剧的阶段。作为连续12年的全球第一产销大国,中国汽车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由大到强的关键发展期。中国车企应树立品牌意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法规制定,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