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节日 | 寒衣节】“十月一”与寒衣节

“十月一”又称为寒衣节、秦岁首、十月朝、十月朔等,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宋元以后,“十月一”是与清明节、中元节并列的悼亡节。历史社会“十月一”的节俗活动十分丰富,有祭祖、授衣、宴饮与送寒衣等。

“十月一”处于秋冬交替之际,与立冬节气相近。此时万物收获,颗粒归仓,人们心怀喜悦。同时,寒冬即将来临,要置办冬衣、做好冬藏的准备,也举行隆重的祭礼,感恩祖先的护佑。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在十月要举行冬烝之祭。《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董仲舒说:“烝者,以十月进初稻也。”十月,黍、稻等作物收获,人们将新收获的作物进献给祖先,让祖先尝新,这是为人子孙的义务与责任。

南北朝时期,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他们将“十月一”称为秦岁首,“十月朔日,……俗谓之秦岁首”。秦朝以亥月为新年之始,此月相当于夏历十月。后来,《太初历》颁行,岁首移至一月一。“十月一”作为岁首时间虽短,却对后世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韩鄂《岁华纪丽》中云:“《汉书》:高祖十月始至霸上,秦本十月为岁首,遂不革焉。”人们在“十月一”的时候要相聚宴饮,以示庆贺。《晋书·礼志》中记载,武帝的时候,人们还在“十月一”举行宴会庆祝,“至武帝,虽改用夏正,然每月朔朝,至于十月朔,犹常飨会”。

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时人“十月一”的活动,他说:“十月朔日,家家为黍曤”。虽然这一天不再是岁首,但是当时人在这一天仍要吃节日食品——“黍曤”。“黍曤”即用黍米熬制的羹。“十月一”吃“黍曤”的习俗是较为普遍的。《祢衡别传》中载:“十月朝,黄祖在艨艟上会,设黍曤。”到了隋朝,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也说:“秋有黍曤之德,先荐祖祢。”《唐六典》卷四膳部郎中员外郎条记载遇到节日和特殊日期,官员会食要增添特殊的食物,“又有节日食科。……九月九日麻葛糕,十月一日黍曤”。《唐六典》卷一五《光禄寺》中也有相同记载,“九月九日加糕,十月一日加黍曤,并于常食之外而加焉。”可见,唐代人在“十月一”这一天也有吃“黍曤”的习惯。

除了“黍曤”外,在不同地方,也有地方性的节日食品。《荆楚岁时记》记载北方人用刚刚成熟的芝麻和赤豆做粥饭。明代《泰州志》也记载该地“十月一”的时候“炊粘米,合赤豆为饭。”在四川夔州,人们制作蒸裹、焦糟。杜甫在《十月一日》中描述了当地过“十月一”的情节,他说:“有瘴非全歇,为冬亦不难。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蒸裹如千室,焦糟幸一柈。兹辰南国重,旧俗自相欢。”“十月一”是个重要的日子,人们制作节日美食,相互庆贺,十分欢愉。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唐杂录》中也记载夔州人在“十月一”的制作蒸裹、燋糖,“十月一日,夔俗作蒸裹、燋糖为节物。” 南宋陈藻甚至将“十月一”这一天直接称为“焦糟节”,他在《十月一日毗陵作》中说:“今朝正值焦糟节,车马翩翩上墓田。”在北京,人们制作“豆泥骨朵”(一种豆沙包)。明代陆启浤在《北京岁华记》中记载 “十月朔上冢,如中元祭,用豆泥骨朵。”

豆泥骨朵

“节令坚冰始,民风古意淳。星行穷少皞,正岁述咸秦。俗礼嫌端拜,头风强裏巾。红泥炉畔酒,从此卜亲邻。”这是范成大在《初冬》诗中描写的“十月一”。“十月一”发展到宋代,出现繁盛景象,节俗活动丰富多彩,既有严肃的祖先祭祀仪式,也有亲友相聚、围炉饮酒的乐事。北宋汴京城,每到“十月一”,人们就要做“暖炉会”。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载:“十月一日……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也”。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直接将十月一这一日称为“开炉”。“自此御炉日设火,至明年二月朔止。皇后殿开炉节排当。”为了迎接寒冬到来,人们要开炉、暖炉,准备冬日里需要的炉火。此外,这一天也是亲友相聚,围炉宴饮的重要时刻。陈元靓《岁时广记》引《皇朝岁时杂记》云:“朝堂诸位,自十月朔设火,每起居退,赐茶酒,尽正月终。每遇到大寒阴雪,就漏舍赐酒肉”。金盈之在《醉翁谈录》中记录的更加清晰,他说:“旧俗,十月朔开炉向火”,人们“乃沃酒及炙脔肉于炉中”,“围炉饮啗”。对此,清人杨静亭在《都门杂咏》中赞曰:“严冬烤肉味堪饕,大酒缸前围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争得醉烧刀。”冬日寒凉,人们围炉烤肉、饮酒,十分欢畅。

在宋代,“十月一”是全民共同参与的盛大节日,不仅社会上层要相聚、宴饮,民间社会也要相互馈赠,沟通情感。金盈之在《醉翁谈录》中说“十月一”这一天亲友之间相互馈赠炭火、酒肉,还有衣物,“至今民家送亲党薪炭、酒肉、缣绵”。如果家里有女儿新嫁,还要专门送火炉,“新嫁女并送火炉。”刘辰翁《汉宫春(壬午开炉日戏作)》中说:“红炉未深乍暖,儿女成围”。“十月一”是家人团聚,共享生活美好的重要节日。为了这一天的相聚宴饮,人们还要专门制作开炉酒、开炉饼。就如程垓《鹧鸪天》中说“只因贪伴开炉酒”。

当然,在秋冬季节更替之时,“授衣”之礼不可少。宋代继承了前代“授衣”的传统,“十月一”这天皇帝给朝臣赐“锦衣”。吴自牧《梦粱录·十月》中记载,宋朝皇帝在“十月一”这一天赐给大臣锦衣御寒,“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给赐。”后来,人们也将“十月一”这一天称为“授衣日”。中国古代“授衣”之礼历史久远。《诗经·豳风·七月》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前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定。唐代时曾在九月一举行“授衣”之礼。《旧唐书·礼仪志》中记载:“天宝二年八月制曰……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陵寝。”后来,由于九月天气尚未寒冷,宋代的“授衣”之礼便移至十月一。北宋吕原明在《岁时杂记》中引《皇朝岁时杂记》中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皆服之以谢。”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京“十月一日,宰臣已下受衣,着锦袄三日(今则五日)”。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南宋临安也沿袭了这一传统,“是日,御前供进夹罗御服,臣僚服锦袄子夹公服,'授衣'之意也。”

《河南程式遗书》中说:“拜坟则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秋冬交替,皇帝给朝臣“授衣”,民间百姓也要自备过冬衣物,同时为故去的祖先送去御寒冬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记载汴京人九月下旬的时候就开始售卖各种寒衣,“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 “十月一”上坟祭扫,“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南宋临安也是“士庶以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祀坟茔。内庭车马,差宗室南班往攒宫行朝陵礼”。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说南宋时临安人祭祀祖先用的是“绵球楮衣”,“都人亦出郊拜墓,用绵球楮衣之类”。

五色寒衣

一年的十月一,朱熹到父亲朱松墓前祭扫,“十月气候变,独怀霜露凄。”秋冬季节的转换,引发朱熹内心的凄怆之情,“僧庐寄楸槚,馈奠失兹时。”他错过了重要的清明祭祀,现在只能在十月一前来祭祀。平日里自己身在外地,不能亲自看守坟茔,只能托人照管,想到此事朱熹心里歔欷不已,“竹柏翳阴岗,华林敝神扉。汛扫托群隶,瞻护烦名缁。封茔谅久安,千里一歔欷。”站在父亲墓前,心中无限缅怀,依稀又听到父亲的教诲,“持身慕前烈,衔训倘在斯。”(《十月朔旦怀先陇作》)

唐宋以后,“十月一”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名称——寒衣节。寒衣节的名称出现较晚,宋人尚未称其为寒衣节。据元代熊梦祥《析津志辑佚》载,十月初一是时令的“送寒衣节”。大都的百姓们要祭奠先人、上坟扫墓,俗称“扫黄叶”。“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这一天的重要仪式活动是扫墓祭祖,“此一月行追远之礼甚厚。虽贫富咸称家丰杀而诚敬。时思风俗,人伦之重者也。”人们心中哀泣,出城扫墓,祭奠祖先。《析津志辑佚》诗云:“十月天都扫黄叶,酒浆出城相杂还,爇送寒衣单共祫。愁盈颊,追思泪雨灰飞蝶。”

后世寒衣节的发展与孟姜女故事关系十分密切。唐代贯休在《杞梁妻》一诗中说:“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杞梁筑城不归,妻子万里寻夫,“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哭到伤心处,“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秋冬时节,孟姜女心中牵挂远方的丈夫,要为他制作御寒冬衣。“孟姜女手摇纺线车,日日夜夜把线纺;孟姜女脚踩织布机,辛辛苦苦织布忙;孟姜女用尺细细量,剪刀裁衣沙沙响;孟姜女手操丝棉,熨熨贴贴衣内装;孟姜女穿针又引线,紧紧张张缝衣裳;裹寒衣,装干粮,要送给丈夫万喜良。”(山西民歌)做好了御寒冬衣,但是路途遥遥,不知送往何处,心中愁怨无处诉说。“去秋送衣渡黄河,今秋送衣上陇坂;妇人不知道径处,但问新移军近远;……愿郎莫着裹尸归,愿妻不死长送衣!”(王建《送衣曲》)战争连绵,征戍不断,丈夫离家不归,只留下妻子望穿秋水。“十月孟冬冬渐寒,为君捣练不辞难。莫怪裁衣不开领,愁君肌瘦恐嫌宽。”(唐代民歌《孟姜女送寒衣》)

与宋代相比,明清时期的寒衣节节俗在继承中也有新的变化。寒衣节主要是“送寒衣”、“烧包袱”。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中记载北京城里“十月一”的时候售卖纸质五色寒衣,“十月送寒衣,坊民刻版为男女衣状,饰文五色,印以出售。”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寒衣上面可以写名字,就像寄书信一样,“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氏行辈,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清代的时候,人们还要制作“包袱”。“包袱”里面不再是送给亡人的御寒衣物,而是各种“冥镪”。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包袱者,以冥镪封于纸函中,题其姓名行辈,如前所云。”虽然不同时代,送寒衣的形式存在差异,但是人们有感“雨露霜雪”,为“亡者加衣”的节日情感一直延续着。《顺治陈留县志》中说:“为'冬节’初入,存者加棉,亡者加衣”,所以“焚褚衣于墓,” 《嘉庆范县志》也说“十月一日上坟送寒衣,哭奠墓前”是“源于古雨露霜雪遗意”。

烧包袱

明清时期,“十月一”节俗活动除了肃穆的祖先祭祀外,也有欢愉的祀神报赛、演戏宴饮。十月份是一个让人既喜且忧的时节。在民间社会,祭祀祖先之后,人们还要祀神报赛,感恩自然的馈赠,享受丰收的欢愉。河南《康熙清丰县志》记载当地送寒衣时要准备“牲醴”、“剪彩纸为衣”,还要“作乐祀庙,谓之报赛。”除了祭祀祖先,有的地方还要祭祀山神、土地,感谢一年的护佑。延安《宜川县志》中说:“'送寒衣’……并祭山神、土地。”祀神报赛的重要活动是演戏、听戏、宴饮娱乐。延安《中部县志》中记载当地焚寒衣后,“社饮不绝”,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快宴饮。河南《民国林县志》也记载“十月一”时,很多家族要在祠堂和墓地举行集体祭祀仪式,俗称“换寒衣”,之后,请戏班唱戏,酬神娱人。

人们在欢庆丰年的时候,也不忘犒劳辛苦劳作的耕牛。在一些地方,“十月一”的时候要举行祀牛仪式,称之为“牛王会”“牛神诞辰”等。光绪年间四川《丹棱县志》记载当地在“十月一”时要祀牛神,人们把蒸熟的糯米捣碎喂给牛吃,还要“以其余穿牛角”,这样做是为了犒劳耕牛一年的辛劳,“偿终岁力田之勤”。

俗语说:“十月朝,十家小户穿棉袄。”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秋冬交替,时节变换,要备办冬衣,防寒保生。天寒地冷,思亲意浓,人们也为祖先送去寒衣,表达无限思念。同时,万物收获,人们也要宴饮娱乐、庆祝秋功,共享丰收的欢愉。

作者简介:

邵凤丽,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沈阳市民协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注:原文刊载于《文史知识》2021年11月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