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给我一座桥》的育子"链接" (深度好文)

“留美学子”公益平台! 原创/精选 教育分享

以下刊载的文字为2016年6月18日,JF留学公益分享荟上的部分谈话内容。 在此特别感谢 claire 妈妈的文稿整理,感谢分享会主持人雨聪妈妈的公益付出。

首先JF留学公益分享荟在一批义工们的辛勤耕耘下,包括许多神妈神爸的不断分享奉献下,成为令人受益的社群,大家都非常珍惜和感恩。 

这次分享压力很大,关于美国教育、美中比较的大小演讲,十几年不下百场,但这次心里发慌,原因何在?昨天在美国,还跟这里的几个名校妈妈聊如何来分享。因为教子的事情,考取美国名校的路上,几乎千万华裔申请人,无不学业优异。其实学业在评审中只是一块最基本的敲门砖,成绩固然重要,然而,有些分数相差100-200分,也许低分数申请人,反而被录取。今天的分享属于另类,不是如何刷题、满足录取参数,尽管实操性不强,也许这就是美国名校选人背后的精髓所在。

今天分享西点的故事,这对于申本的家长来说,第一直觉就是“这是军校,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是的,要进入美国名校,特别是在美国,有硬实力部分,也有软实力部分,更有功夫之内,功夫之外,一些无形的特质,而这些因为抓不住、无法量化,被许多人,特别是我们习惯于高考模式、应试环境下走出来的家长们所忽略。

西点军校永恒的领袖,已故总统老罗斯福说:“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没有哪一个学校像西点那样,能为美国培养如此之多的伟大的公民”。西点军校的历史就是美国成长的历史。美国的国家历史,沉淀下来的一些情节,也有一些支撑他今天的精神与文化,更有百年教育理念的精髓。这些与所谓的标准考试,与所谓的大学录取的两大类,十几个分项的参数而言,不是这样简单,更不是能量化可以说清楚的。

今天,以西点为引爆点,讲述西点人为何能如此令人敬仰,然后从一位母亲经历了美国寄宿高中,申请美国大学名校的过程,谈谈教子路上一位母亲的另类心路历程,也许也算一个另类的讲座。

开篇:也从留学走来

我是80年代中期,靠奖学金到美国读研,那时几乎所有留学生都要靠自学拼到奖学金,方能实现留学梦想。

对于学业,我不是死读书,但是特别喜欢思辨的人,很享受留学时代的生活,尽管物质上很清贫,精神上,绝对的富足。那是一段天天都可以发现新的知识点,都可以去面对文化冲击,都可以睁着眼睛去做梦的岁月。

1986年与商学院读国际贸易课程的同学一起,作者为中间红条裙子的女生。

美国来到后的第一个暑假实习,就拿到工作,进入纽约职场,几年后升入公司高管。 我们夫妻也算比较拼、肯于吃苦的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彼此都进入各自领域的高管,特别是先生在华尔街所在公司的职位也越做越高,儿女纷纷长大,这时夫妻在事业上继续并加驰骋,已经不现实。

当时,为了相夫教子,自己不得不辞去心爱的工作。早期,“全职太太” 是非常非常稀有名词。

有一句话,“当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也会为你开启另一扇门”。完全是无心插柳,给自己开辟了另外一番天地,也是更大的天地,其中一部分就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写作生涯。

为了孩子,从1999年开始,自己几乎所有的关注点,在从美国中小学到大学的美国教育上。 我也是美国小学里,父母义工团队里,为数不多的华裔妈妈。 期间,做了大量义工,参与了很多交流、教学、采访、考察,对话几十位美国的大学、中学校长,2000年完成了10所美国最顶尖名校校长的采访。

说到留学时学到什么,30年前的知识点已经模糊,许多已经潜移默化到思维中。 然而,留给我最大的启迪,有4句话受益至今,也是我在2004年出版《因缘际会》一书中所写的4句话。

I know what I know;
I don’t know what I know;
I don’t know what I don't know;
I know what I don’t know.

也许听着拗口,就是:知道我知晓的,不知道我知晓的,不知道我不知晓的,知道我不知晓的。其实后面2句是核心。

举例.
2016年之前,已经出版了5本畅销书,在许多教育访谈和论坛上,受邀做嘉宾。 后来,中信出版社又找到我,希望再出版一本美国教育书,我说没有问题,3年后完成书稿。我却说,不行,拿不出来。

因为发现儿女进入青春期,过去知晓那么多,突然变得茫然,当我自已朝左的时候,孩子却要朝右。随着岁月的推移,自己已经完成了百万文字的美国教育记录,虽然出版社很满意,但是我自己还是不满意,至今还在继续爬着格子。

这就回到刚才的后2句,当你不知晓自己东西的时候会很狂妄,当知晓了不知晓的内容时,就变得有恐惧感,强烈的谦卑,要去再学习。

在我采访过的几百位世界级名人中,他们的共同风格,就是谦卑、和蔼,巨大的亲和力。为什么,因为他们见多识广,他们知晓了自己的差距。低调不仅是美德,也是他们成功后更加保护自己的智慧。 回到西点,我去了好多次,那里的官兵,挺拔中充满了谦卑和谦和。

也许大家听过这样一组对话。

中国妈妈带着孩子看到乞丐,会说:“你要好好学习啊,否则长大了就会像他一样流落街头” 。

美国人看到乞丐会对孩子说,“你要努力学习啊,长大了可以帮助更多无家可归的人”。

这种Focus on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不是小我,而是超越大我,超越个人的概念,这些就是美国教育理念里的意义与价值。

上篇:    西点给我一座桥

外甥接受西点校长颁发毕业证书瞬间。

注:关于上篇的分享内容,因此文篇幅有限,敬请参阅此处:《留美学子》 公益分享平台上, 2016年6月4日发表的近万字,好评如潮的原文 《西点给我一座桥 (图文68张) 》。

下篇:西点与儿女教育的链接

如何完成好高中,如何考取名校,这是许多父母们都很关注的问题,这个情节很自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儿女,具备永不言弃的精神,取得最终的胜利,这才是伴随任何一个人一生的精神与自推力。

下面将以三点浅谈自己与儿女成长路上的认知。

第一点:    选择

作为一代独生子女,能到美国留学的孩子,普遍来自家庭富足的背景,见识也比他们父母这一代更广;他们有能力、有背景,也有父母的支持,来实现各种梦想。孩子就是这样,只要他们有恒心,而如果这恒心中能具备一点西点人的训练和精神,做事情勇往直前,没有借口,那他们真的会成为很了不起的一代又一代人。

选择包括:路径的选择,坚守的选择。

关于路径的选择

2016年西点毕业的外甥来说,去西点是每位学员们自己的选择,西点四年生涯,实在太苦了。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路径, 常人无法坚持下去。想想看,这些年纪轻轻的人,在别人进入大学可以尽情享受人生时,他们却来选择磨练、自律,如此选择,已经决定从西点毕业出来的人,未来一生都不会与其他同龄人一样,他们的路,必然走得更远。

儿女走什么样的路,作为父母也在选择中。送孩子到异国他乡来求学,是超前的、挑战的,甚至是孤独的。我有一双儿女,美国出生,居住在很好的公立学区系统,而当时父母却送儿女去了外州的私立寄宿高中。 那时周边99%的人都反对,因为送的比较早,我们属于吃螃蟹、意识也比较超前的父母。

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我绝对不是说,孩子的起点就高,而是作为父母,因为我们的觉悟,给孩子多一分选择的机遇。

由于写作的原因,自己相对心很静,在查阅大量资料之外,就是静静的与自己心灵对话,问自己的心,我不会“出门”,去询问这个人、那个人。想想看,大部分人自己都没有走过你走的路,也许大部分人也在跟你一样走路,或者在你后面走着,怎么能去问一些连自己都还没有想清楚的人,去让别人决定你要走的路?

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时,也是我写作最出产品的时候,我没有太多时间,为孩子做太多事情,更没有时间去为孩子失去那个? 失去这个?而去太多纠结,说实话:顾不上。

倒是自己的认真和努力,还有看大局上,给孩子一些正面的影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他们,我们父母呵护的不多,也没有特别给他们设计,他们上寄宿高中去读书,这是唯一我们给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机会。除此以外,他们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机遇。

因为我们放手,他们很多东西是自己想去尝试去做的,包括多走了很多弯路,耽误了很多时光,放慢了一些脚步,确实也失去了一些属于他们的机遇,当然,他们也一定看到了很多风景线,有好的、有坏的,比同龄人多样化。

现在具体到孩子,上名校高中,上名校大学,毕业后还能得到很好的工作,这些是很多父母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媒体里也最喜欢报道出来的内容。 而对于这些,我偶然扫一扫, 真的别太当真。孩子不过20出头,太早评判他们的人生轨迹?合理吗? 其实孩子的人生之旅不过刚刚开始,路还长呢。

关于坚守的选择

孩子不是完人,父母不是完人,各个的家庭、价值理念不同,孩子成长的情况和细节也不一样,不可能所有努力的孩子,同时又是绝对优秀的孩子,他们都能进入清华、北大,或者哈佛、耶鲁。因为每个孩子的步调和节奏不同,也不可能演奏出同一乐章、同一音符,如果都是一个声音,这世界该多么枯燥。而名校寻找的恰恰就是那个不同的音符,而我们家长却在急于要找同一乐章、同一音符,表面上是给孩子找了捷径,实际上是做了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相同的人之一的其中一个分母。

我们的文化里有从众的心态,我自己也有。但是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听到心声,才能抓住灵魂,而现在整个世界上各种因素就是喧闹的。

另外在谈论的各种成功设计、不否认它存在的必要性,但是,我们还没有离开高考过来的定式思维。当然,这个没有对与错。作为母亲,我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只要坚守最基本的理念,很多时候,自己不轻易从众。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做了与众不同的选择,就是送他们上了犹太幼儿园,这个也算是无心插柳。 正好我在犹太公司工作,幼儿园的犹太假,与我工作节奏吻合,同时,我们也是当时幼儿园建校20年来第一家亚裔子女。

有人问为什么送犹太幼儿园?有不解、不友好的声音。 这个情节就像一面镜子,给了我后来的人生很大的启迪。如果换一种语气,“这个犹太幼儿园,与其他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你们到那里学习到什么不同的东西?”

作为提问者,你会得到更多你不知晓的世界。后来我采访了许多世界名人,自己竭诚去发现不知晓的世界,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去评判一些事物,我与受访人一起去发现,彼此感兴趣的新世界。 对孩子来说,某些机遇或者心态,可以关门或开启同一个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这一切,就在我们闪念之间。

关于做最好的自己

儿女小学时,参加一个公益外卖瞬间

周末,我的孩子与华人移民的孩子一样,都上中文学校。孩子问:“妈妈你需要我考多少分”。我说:“我没有要求,及格就行”。孩子说:“你们怎么这样啊?我同学的爸爸妈妈要求孩子考90多分,或者100分”。

不是我没要求,我说:“成绩是你们自己的,我已经很感谢你们了,你看,周末你们放弃玩,还要去学校去读书,很棒很棒。” 也许是这种心态,让孩子习惯了我们从不过问成绩,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自己负责任。

提到补课,我也有从众心里,也许平时让他们对自己学业自负其责多了,他们就不原意父母安排去补课。 他们认为这是浪费钱、浪费时间的事情。 他们不会直接说,去和不去,而是说,如果去补SAT,花40小时提高100-200分,他们不干。他们会给我举出40小时里,他们如何失去宝贵的时间?失去读什么书?失去了做什么义工?包括属于他们自己打游戏的时间。

我说,那你们自己安排好,你觉得重要的事情,那你们就抉择。后来的考试,他们都考得非常圆满。所以,很多时候,一定要听孩子的,他自己想做的,他自己负起责任的时候,无论是选择补习还是不去补习,有时要听他们的声音。当然,作为父母,我们能启发他们的自推力,这是关键。

关于感恩

2004年的上海《因缘际会》,2005年北京的《不是男人的错》的两场签名售书,场面非常非常火爆,中信出版社的人都震惊了。很幸运,孩子当时跟在我身边,风光的场面上,让孩子一定会能联想到平时妈妈是如何天天守在电脑前爬格子写作的。 我让他们知晓,这个世界没有捷径,干什么,首先要付出,努力的付出。付出后,也不一定有收获。那么,他们妈妈付出后,又有收获,不仅幸运,更要感恩。

从小我就告诉他们,这个时间上,任何人带你们好,没有理所当然,一定要感恩,而且一定要以行动,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回报。 这是我在平时生活中给孩子们的一些言传身教。

关于暑假

说到夏令营、夏校,这几年,大家谈的比较多。对于我的孩子,只有竞争能进去的、花钱少的才去。夏校、夏令营没有那么玄乎,国内宣传的比较多,不是对与错,自己直接能考进去的,就去,如果与商业有关的,就另当别论。

在美国,父母们不会把去夏校与否,这么强调。因为上与不上夏校,对美国大学招生官来说,真的不是最最重要的。 而是作为一个高中生,你如何在暑假里,让自己过得有意义,从中收获了什么、奉献了什么,这才是最大的价值所在。以砸钱来的过程提升价值,需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许多假期,我们和孩子基本一起旅游、做义工从初中就开始的,有10年的许诺,进入大学后,他们还继续做。我们有时也花在无聊的事上,比如打游戏等等。特别是他们平时已经住校,暑假还要去住校,真的不舍得。也是因为我们的态度,他们如果想去的夏校,他们就自己想办法去联系,靠竞争考进去,去一些连机票都不需要支付的夏校。

他们有时告诉我:“妈妈,我打算去这里了,我打算去那里,你不用管了。”  当然,夏校夏令营,一定有它自身的意义。 如果去是为了开眼界,不去期待太多,也不是为了那么功利的要求,去就好了。 这里我要说的一点, 教育离不开钱,但是,千万不要认为,获得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仅仅因为你有能力砸钱。这也是美国教育之好处,很多元。

暑假里,从小带他们闯南海北,妈妈的工作就是他们的暑期体验。

关于专注

我不好说自己是失败还是遗憾。孩子很小时,身边有些孩子,他们的父母就跟孩子说一定要上哈佛、一定要上哈佛,几乎全部时间都给了孩子,付出很多。 这些父母真的很伟大,但是,我实在没有那么伟大,更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孩子,有时,孩子自己的事业要做,所以我们从来没有说应该上哪个大学,应该怎么样。很多的是来自自然的东西。

你们遗憾当然就有了,像他们申请名校时,简历上没有那么风光、没有那么多彩,他们没有做那么多事情,也许就专注了几件事情,确实是他们喜欢的,也都做得也很好,有的也获得了大奖。

现在留学的孩子,有的家长说,孩子怎么不打电话,也不问寒问暖,学习又下降? 我觉得重要,也不那么重要。在某些阶段,孩子在正常的环境下,正常地成长,只要孩子过得好,最重要。有时他们需要朋友比我们父母需要他们更重要,不要让他们总是挂念我们,而是要让他们去过他们自己的留学生活。只要他们尽力了,就好了。

有时其他父母问,你怎么能跟高中生,交流得这么流畅? 其实与孩子交流也不难,主要的是读懂他们,与他们讲话时,不要不懂装懂,也不要总是提意见,就是用心去听,真心欣赏他们,在需要的时候总是能讲出让他们很折服的话,功夫就在这里了。

关于学霸情节

也许,我的做法也不一定大家都能接受。我们对孩子学业是否成为第一、第二不是看得很重,中学里,我和老公都做过学霸,孩子没有第一、第二,又如何? 因为我们不特别强调,所以平时也不大惊小怪。

第一是什么心态? 你要第一,总争第一,那么就不喜欢别人超越你吧。我的孩子回家讲的,都是别人好,别人比他们有多好。我觉得这样很好,你看看人家比你好,人家还带着你玩,我的孩子很幸运, 孩子小的时候,多多向别人学习,多好啊!

关于金钱

关于金钱,他们高中上寄宿学校时,我就给他们的卡里放很多钱,孩子们自己都说多了,但是我就告诉他们, 没有关系,老妈就是相信你们。多的部分留着备用,还会加上一句,对别人别小气。 如果孩子有钱时又不乱花,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父母谁能保证孩子时时快乐,如果我们父母尽量让自己生活得幸福和充实,这就是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正能量。我从小也会告诉他们,爸爸平时都很忙,不能常常陪你们,但是,我们一定要感激。 另外,我也会告诉他们,妈妈早就可以悠闲的生活,但是,我一直都很努力,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不需要努力还这么做,让孩子们感受到努力是一种乐趣和状态。所以,孩子们一直都很自律的努力着。

关于守望

与儿女相伴的路上,也有后悔的事,犯了很多错误。其中一件是,儿子大学时,他问我,为什么不让他学小提琴?小学时,他让我给找老师,我都没有去找,当时自己太功利,自以为是,觉得马上上初中了,这时学习小提琴有什么用? 真的很懊悔,至少我应该在孩子尝试后,给孩子自己决定去学还是不去学的权力。

关于父母的纠结

如何减少纠结? 我想,主要来自父母心中的淡定,多分守望,就会少分纠结。比如数学,儿子天生很好,女儿到了小学毕业才开窍,我心里曾想这丫头怎么回事啊?但口里却对孩子说,没关系,你爸爸数学高考状元,你哥哥也很棒,你妈妈中学也数一数二的,你来自这个家庭,再差也不会比你妈差吧。结果女儿高中毕业典礼上拿了好几个奖,其中一项就是数学大奖。

我们父母比较爱听其他孩子成功人的故事,媒体更爱对别人家孩子如何成功,喜闻乐道。 其实,我们孩子正在成长,怎么能与千里、万里挑一的孩子比较呢?我们的孩子今天可能做不到,明天做到也难,这时,我们家长就纠结起来,生怕孩子后天还做不到。更重要的,我们读者怎么知晓别人告诉你全部的故事呢? 我们读者怎么知晓别人成功背后其他的秘笈呢?更何况孩子们彼此能觉悟起来的季节也不一样。

上面说了很多,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选择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格局有多大,能走多远。

第二点    品格

量化的内容,我们的孩子们到最后都相差不多,甚至有几千位优秀的孩子拿出的简历都大同小异,模样也都一样,这时,软性的实力变得更重要,而这些摸不着的到底是什么呢?讲两个案例,请大家体会。

第一个案例
因为孩子不争第一第二,11年级结束时,女儿回家对我说:“妈妈,我是学校击剑队女队队长”。这怎么可能呢?他们学校的教练是美国奥林匹克队的领队。学校的击剑队非常棒,女儿9年级才开始学,她同学许多是从小开始学的,成绩上,女儿根本比不过别人,但是自己听过太多来自教练对他的好评。看到我没有反应,女儿补充一句:“这是大家选的,不是教练给的。 大家选我,Because I am nice”。 尽管这样解释,我还没有搞懂,为什么呢?

后来发生了一件小事。女儿在外州住校,平时很少见到她。 有一个周六有事情回来,周日送走。大家各自都很忙,也没注意她。那阵子,家里草坪上的塑胶水管漏了,也没太管它。周一时,先生突然对我说:“你知道吗,女儿周末把水管修了,不漏水了”。我惊异得“啊”一声。  突然想到,12年级时,她当了很多队的 captain 或 president。也许是孩子一点一滴地坚守,去做,不图回报,更不在乎自己付出,该做就做了,被看见不看见也不重要,别人知道与否也没关系。真是人在做,天在看啊。循序渐进,这就是一个品格吧。

另一个案例

美国一所非常好、靠考试成绩入选的公立高中,学生也就几十位左右,每个孩子高中毕业时的目标,就是要拼最顶尖的名校。其中一位学生非常棒,数一数二,在早申请EA时被美国一所名校录取。 后来这个学生希望再考虑申请2-3所都是最顶尖的名校,这也不稀奇。 糟糕的是,这个学生把前13所美国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全部申请一遍,因为优秀,这个学生也都申请进去。

在美国,无论你有多好,美国名校对某一所高中,只有一定比例的录取,也许耶鲁每年从你们高中,只录取不超过1-2位学生,如果你被录取,而不去,你本身就占用了其他有可能被录取的配额,况且,14所名校,你也只能去1所。

其结果如何?在毕业的典礼上、舞会上、所有重要活动上,再没有任何人去理踩这一家人了。是的,这位学生确实很优秀,真的也符合了所有名校申请需要的所有考虑参数, 结果又如何?

西点培养什么呢,具有爱心和奉献精神,即平凡又伟大的公民,换句话说,他们的军规第6点:受人欢迎为。

可否知晓西点22条军规?

1、无条件执行;

2、工作无借口;

3、细节决定成败;

4、以上司为榜样;

5、荣誉原则;

6、受人欢迎;

7、善于合作;

8、团队精神;

9、只有第一;

10、敢于冒险;

11、火一般的精神;

12、不断提升自己;

13、勇敢者的游戏;

14、全力以赴;

15、尽职尽责;

16、没有不可能; 

17、永不放弃;

18、敬业为魂;

19、为自己奋斗;

20、理念至上;

21、自动自发;

22、立即行动。

可否知晓西点人最典型的品格?

“责任”、“荣誉”、“意志”、“勇气”、“热忱”、“服从”、“信念”、“尊重”、“忠诚”、“自发”、“团队”、“正直”、“竞争”。

西点人之所以帅气,这是西点22条军规和西点人最典型品格之体现,它们已经浸入到每个西点人骨髓中,从里到外,把磨练成为习惯,把习惯称为品性,从眼光发出的坚毅,从形体呈现出的挺拔,从内心超越自我的强大。

爸爸妈妈,我们毕业了!

第三点    滴水穿石

从头至尾,这里已经讲述了自信、自律、自强、感恩、永不言弃,这些如同血脉,一点一滴地注入到我们儿女的血骨里。大学选学生时,也会有误差、有失手,这些,不是我们能控制和去评判的。

作父母,要完成硬实力,也要完成软实力,而这些软实力,是让孩子最终取胜的东西。 确实一些父母的非功利、多于算计、过人的聪明,把自己很好的孩子,也就是原本一副好棋,给下坏了。况且,也真的不是孩子上了名校, 未来就如何如何。年年美国进名校的华裔学生、大陆学生,都有退学、休学、转学、开除的, 这些故事,谁会告诉你?

分享肺腹之言,也许要被拍砖。

美国教育离不开许多人的奉献,离不开对教育热爱的人。比如孩子上的私立寄宿高中安多佛的很多老师毕业于美国名校,孩子早就跟我们说,如果他们不做老师而去职场,他们的收入更高,然而他们教我们,是因为热爱教育。

美国教育世界顶尖,特别是高等教育引领世界,然而,美国教育产业没有当今中国教育的商业气息。美国有很多最棒的资源,公益资源、免费资源、物美价廉的资源。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多好的教育资源?因为这里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氛围。

在美国30年,也接触了不少留学生,有些孩子,真的不应该过早从国内出来,也有些是被忽悠过来的。多年前接到一对父母电话,说:“陈屹老师, 我们是被别人介绍的,听说您懂教育,一定一定要帮助我们。“  原来,他们的孩子被美国高中开除,父母从中国专程赶来,语言文化不通,往下的路,不知如何走?

先生说,同胞发生问题,我们义不容辞,尽管在外州,让我还是第一时间赶去。这位学生犯了零容忍的错误,我陪伴着他们,来到学校,与校方沟通,见面时, 校方连律师和他们自己的翻译,也到场,可见问题的严重,和他们自己的防护意识。

我说:“因为你们这样做,孩子就没有退路了,而且有了这样的记录,以后孩子再签证都没有办法,等于你们给孩子判了死刑”。

刚开始学校还比较公事公办,但后来当听说我跟这个家庭素不相识,作为一位义务工作者,同时我自己的孩子也在美国寄宿高中读书,以及我对教育理念的认知,校方的态度在微渺的交流中,变得友好起来。非常欣慰的,最终对这个紧急事件,有了一个非常圆满的、妥善的解决方式。

这里想提的是,国人有一个误区,好像花钱才是最好的,最贵的才是最好的。

远的不说,说一些大家都已经体验过的。 孩子在美国留学的父母,美国学校基本都去过,许多父母也都见过孩子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应该是那些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热爱,对孩子们由里到外的欣赏和鼓励。这些也会让孩子们感悟到,只要继续下去,我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很温暖、很温馨。

作为关注美国教育的写作人,这里推荐一个靠谱、公益分享的教育平台:《留美学子》,许多中美教育探讨的好文,包括我自己的文章,会常常发表在此。

最后想说,如果我们把留学经历看作一盒巧克力,无论孩子,还是父母,不论未来是上了名校,还是上了自已心仪的其他学校,这个过程顿然成为发现、惊喜与愉悦的过程。而不是以高考的思维,以固有的失败与成功的思维,来评判孩子在走路过程中的失败与成功。 想想我们的孩子,什么样的毅力,让他们能够放飞翅膀、独立生活在异国他乡? 什么的付出和牺牲,让我们父母少了许多相伴儿女成长的经历?

至于孩子留学后,进入哪所美国名校:人生是长距离,让我们的儿女在功夫里、功夫外,修炼到家,名校之路,也就水到渠成。

以西点之感悟为结语:

西点对于我来说,就是脱胎换骨的圣地,给你一个无情的杀场,给你一群同样有牺牲精神的战友,把你一切的一切,包括自尊、高贵、虚荣、脆弱、固执,全部打碎。这里让你绝望,再让你找到希望;这里逼你抉择,再让你从激情中腾飞。就这样,在西点最尊严的氛围里,以西点的理念、荣誉、灵魂,让学员一遍再一遍重新站立起来,一点再一点重新发现自己,重新展现一个西点人的信念。

分享就要结束了,以上讲了西点的故事 (具体细节,敬请参阅《西点给我一座桥》原文),也分享了教子方面的三点体会,包括:选择、品格、滴水穿石。

是的,伴陪儿女的成长, 也是我们父母一生的修行之旅,让我们父母与孩子一起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听自己的心。留学路上,我们一起走过看过,尽心尽力,正如英文所说 “ Been there, Done that ”.

最后,谢谢大家。祝福美国的朋友们早安,祝福中国的朋友们晚安。明天是2016年6月19日,祝福天下的爸妈、儿女们”父亲节“快乐,祝福天下家人幸福永远! 谢谢大家!

分享人: 陈屹    在此特别感谢 claire 妈妈的文稿整理,感谢分享会主持人雨聪妈妈的公益付出。

数百篇美国教育文章在《留美学子》高中、大学系列介绍里。

做最好的自己,让哈佛去挑吧!

美高选课巡礼之一 数学篇

最具价值的美国大学排名

西点给我一座桥 (图文68张)

价值连城的家庭教育表

美国各科前3名医院

美国200种职业工资对照表

美国100名大学优势专业汇总

中国学生最扎堆的大学

加州大学10所分校优劣势:图文官网一网打尽

19个英文原版的在线书库,绝对收藏!

中美名校阅读书单“异同”比较

沉湎电游唯有灾难?一位母亲的换位思考

加州大学申请变化:文书8个题目、优势5点、劣势4点

叛逆儿女如何脱胎换骨 (万字演讲笔录)

不建议申请的美国大学

美国名校之路的“道与术” (万字演讲笔录)

选错高中比上错大学还灾难

中国学生最扎堆的大学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果转载,敬请注明作者姓名与文章来源,谢谢

联系我们:china_usa6688@163.com

(0)

相关推荐

  • 中国教育的简要说明书

    近日,高考减招的话题闹得沸沸扬扬,相关部门不得不数次出来灭火.但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症结何在?相关部门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身处帝都的相关部门,在保证自己的子女不受既得利益影响的前提下,才来研究和部署局部政 ...

  • 为什么美国名校这么喜欢体育特长生?

    看点与语数英相比,中国孩子的体育教育一直被边缘化.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全面提升体育教育地位.与国内的不受重视相反, ...

  • 西点给我一座桥 (图文68张)

    历时10年零距离与西点"情牵",作者鲜活实例.感人现场,万字力作告诉你:为何西点可以冶炼出真正的领袖与精英? "留美学子"原创.精选天天读!公益"自留 ...

  • 每一列火车经过这座桥,都要鸣笛30秒

    在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 高铁带来的舒适和快捷的今天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有一条普速铁路 历经50多年风雨 依然历久弥坚 这就是全长1100公里 曾开创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的-- 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极尽蜿蜒 ...

  • 千年一座桥一座桥

    今天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 远处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只能去近处聊以自慰吧 去"赵州桥" 一个石家庄人 不去瞻仰一样"天下第一桥"的雄姿 实在是难辞其愧 驱车前往 先 ...

  • 你知道湖北有座离天最近的一座桥吗?它就是罗田天堂寨景区的鹊桥

    湖北天堂寨(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大别山核心景区),是大别山第二高峰.其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境内,横亘于鄂皖边陲的大别山主峰,海拔1729米 ...

  • 大厂面试题刷屏:一头牛重800kg,一座桥承重700kg,牛如何过桥?

    近日,华为公司的一道面试题火爆全网-- "一头牛重 800 千克,但前面一座桥承重 700 千克,问牛怎么过桥?" 试题曝光后,很多网友脑洞大开: "把牛卖了,买华为手机 ...

  • 每一列火车经过这座桥,都要鸣笛30秒!原因太好哭了

    今天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二天,现在的你,车到哪一站啦~在越来越多人享受着高铁带来舒适和快捷的今天,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有一条普速铁路历经50多年风雨依然历久弥坚,这就是全长1100公里曾开创了18项中国铁路之 ...

  • 美翻世界的15座桥!各有各的迷人劲儿

    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有一座用万寿菊花瓣铺就的桥,亡灵节当天,已经逝去的人们可以寻着这座桥和亲人团聚.你的梦中,有没有出现过这样一座桥?拾级而上,桥上有美丽的风景,彼岸有想见的人.千百年 ...

  • 中国建造的一座桥,外国人学习了10个月也没有学到工艺

    中国有座堪称世界上最牛的桥,这座桥不是说外观多么漂亮,或者外观如何壮观,而是它的技术没有哪个国家的人能够做到,除了中国人. 这座桥被称为世界最长的风雨桥,位于广西柳州市的三江县城,全长将近400米,有 ...

  • 太好哭了!每一列火车经过这座桥,都要鸣笛30秒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 在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高铁带来的舒适和快捷的今天,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有一条普速铁路,历经50多年风雨依然历久弥坚. 这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