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践行| 王松泉:兼之有度 容而无痕

朋友相邀听课评课,接连数天,异彩纷呈。心仪的语文课令人击节,而工具性与人文性脱节的课未免让人惋惜。偏重工具性的知识传授课、技能训练课、应试辅导课,虽涉人文,但仅是外敷的点缀。而一些偏重人文性的上着上着就成了时髦的环保课、有趣的旅游课、新奇的航天知识课、敏感的社情民意课,细细品咂,则淡了点语文味。可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还真值得探讨。
你想突出工具性吗?可不要光顾了双基——光顾双基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前段时间由于人文课受到质疑,有人就想“返璞归真”,索性单纯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技能训练。然而,且不说语文并非只含双基,它本然地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即便就教师职责而言,也不能光见双基不见人。
语文,无论解释成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或“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以及“言语文化”,都离不开一个事实,它既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我们怎能单纯关注双基而忽视语文的人文内涵?
再说,是教师就得教书育人,语文教师则主要通过培育语文素养教书育人。要想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就得着眼于学生的语文素养。
你想体现人文性吗?可不要忽悠了文本——忽悠文本不是正宗的语文课!
诚然,人文性不容忽视,但有的课却有意无意地将文本异化成了敲门砖,引出内容就借题发挥,远离文本过度延伸,海阔天空,结果把文本忽悠掉了。加上那些以话语霸权和画面霸权误导文本理解的花哨课件,热闹非凡之际,越来越游离宗旨。这种课跟语文若即若离,似是而非,由于本末倒置,缺乏点化,语文终于被淡化、虚化和边缘化。这未免令人生疑:大而化之的人文课培育得了语文素养吗?
语文教师对文本应怀有天然的虔诚和敬意,紧拥文本、远离虚美才能上出正宗的语文课。如果任凭兴之所至而忽悠文本,那不是对语文的不敬吗?
你想同时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吗?可不要忽视了兼容——忽视兼容不是优质的语文课!
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和载体表现为语文的形式,人类文化作为产物和载物蕴涵成语文的内容。语文的形式和内容就像一叶花瓣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因此教学中必须两者兼容,做到“兼之有度、容而无痕”。
就量而言要“兼之有度”。尽管语文须臾不离人文,但过度渲染人文内容却会使语文课发生质的变化。那么何以为度?文本切合实际的“三维目标”便是参照系。凡是超出或影响整体目标、喧宾夺主的内容就应忍痛割爱、断然芟除。
就质而言要“容而无痕”。尽管把握了度,但若工具性与人文性机械相叠、明显割裂,或牵强凑合、貌合神离,也仍是两张皮,而不是容而无痕。所谓蕴藉不露、涵泳感悟、渗透熏染、潜移默化,才是容而无痕的教书功夫和育人艺术。
如何在兼容中探究、品味和学习文本中语文的妙处?那就不但要从形式到内容上“因文解道”“披文入情”,还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因道悟文”“循情学文”。即不但要探究文本用什么样的词句传达了什么样的含义,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用什么样的材料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做到既读出作者,也读出自己,另外更要回过头来,品味文本为了传达这样的含义运用了怎样的词句,妙在何处,我们怎么学?为了体现这样的思路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妙在何处,我们怎么学?为了证明这样的观点选用了怎样的材料,妙在何处,我们怎么学?做到既懂领悟的门径,又学表达的本领。这实际上是一个引导“感知—理解—应用”的过程,尤其是一种联系生活、多元理解、合作建构、发掘令人怦然心动的语文奥妙从而增强语感、更好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试想,在这样浑然一体、融会贯通的兼容过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形式和内容还能分割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