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越出息,父母晚年越孤独?看完这3个案例感觉有点道理
前几天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观点:
孩子越是出息,父母的晚年越孤独,甚至很可能变得凄惨?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小编搜集了身边三个案例,看看当事人是怎么说的。
案例一
单位的同事小吴是家中独子,现在杭州工作,月薪两万,老家在东北。
因为距离遥远,一年也就回老家一趟,有时候赶上在单位值班,过年也回不去。
小吴找的对象是杭州本地人,以后就要在杭州定居了。
他父母也曾经来杭州住过一阵,但是实在是不习惯南方城市的生活,住了三个月就回老家了。
父母也曾经说服小吴,要不还是回老家找个工作吧,一家人还能经常见面,将来有了孩子还能帮忙带一下。
小吴却冷漠地说:
“回老家?老家有月薪两万的工作吗?
老家镇子上最大的商场,在杭州就是个社区超市的规模。
我已经见识过好的世界,不可能接受降格的人生。”
案例二
邻居王阿姨六十岁,有三个子女。
两个孩子现在都在国外,一个是金融精英,一个是大学教授。
最小的儿子在本地,私企打工,月薪四千,每到周末就带着老婆孩子回家蹭饭。
可是王阿姨说:
“还好我这个小儿子没出息。
如果像他大哥大姐那样,他们确实是有本事,给我长脸,我也高兴。
但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出息,都不在身边,我晚年就太凄凉了。”
案例三
远房表妹今年28岁,是一名年轻的钢琴家,据说已经获了不少奖了,在圈子里小有名气。
前段时间表妹的父母看她年龄不小了,给她张罗对象,全都被她拒绝了。
表妹说她现在还不想结婚,只想搞事业。
父母劝说了好多次未果,只能随她去了,前段时间得到了一个机会,出国留学,预计四年。
等她回来都32了,还不知道啥时候能结婚生娃,就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
整理完上面三个故事,小编想到了作家龙应台写过的一句话: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是目送孩子越走越远,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看来,“孩子越出息,父母晚年越孤独”这个观点,多少还是有些道理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主要有2个原因。
第一,儿女太有出息,未来的人生注定不“属于”父母。
大部分家庭,大部分父母都是普通人,屈居于某个寂寂无名的小镇,甚至农村。
有出息的孩子,他的未来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
“他的征途,属于星辰大海。”
小地方,小镇,小村子,小家庭……
对于那些有出息的人来说,是那么的无聊和无趣。
有能力、有志向、有勇气的年轻人,注定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样接受一份平庸的工作,围绕在父母身边。
但站在父母的立场,又不可能拦着有出息的子女去追寻更好的人生,再不舍也只能放手。
第二,这届年轻人普遍在亲情上有些淡漠,长大后远离父母变成了常态。
有时候在电视上或者网络上,看到一些“愚孝”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个中年人,六零后或者七零后。
那些“愚孝”的人,通常是家中的大哥或者大姐,总是会给自己周围的人带来困扰,因为比自己的小家庭,他们更在意原生家庭的利益。
但从八零后开始,你很少听说,谁家孩子非常的“愚孝”,心里只装着父母和原生家庭。
社会对八零后的评价,往往是“自私”、“只顾自己”、“不听话不孝顺”等等。
到了九零后更是如此,九零后比八零后更加自我,更加注重个性。
再往后,零零后那就更不必说了。
为什么“孝”的观念在我们这样一个注重传统的社会里,颜色越来越淡,比重越来越轻了呢?
很大一个原因是,以前的传统大家庭结构丧失,所以“孝”文化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
以前,一大家子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生活在一起,老一辈的人掌握着绝对的“权力”,这个权力,既包括物质的,金钱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
年轻一辈对老一辈必须事事服从,才能稳定住家庭地位。
并且这种风气会一代代传下去,每个人都是既得利益者,以及“潜在的既得利益者”。
每个人都会想:
只要我尽了“孝道”,那么我的下一代也会有样学样,等我老了也会享受相同的待遇。
然而到了近些年,传统的家族被打散成了一个个小的“三口之家”。
而且八零后、九零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变成了全家人奉献和付出的对象,成了地位最高的人。
在小家庭长大的独生子女,享受着来自父母、祖父母全部情感和物质的多重投入,又普遍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
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他们,会更注重自身的想法,而非他人的目光。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懂的东西越多,情感就越淡漠。”
时代改变了人存在的模式,也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讨论
子女越出息,父母的晚年可能越孤独,你觉得这话对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