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金石录 | 《弘齋藏三代吉金文字》拓本707品 (二)
在整理本期图片时,恰好看到《文汇报》发表了近期对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仲威先生的访谈——《我想倡导古人在碑帖上的审美和价值观》,文中仲威先生言述高屋建瓴,在此引用文中三段话作为开篇。
其一:“在古人这里,铭文是主角。今天的人,因为铭文内容感动不了他,他不识这个东西,就不重视。今人能够欣赏的就是视觉的美。”
其二:“本来,中国文物收藏里面,最有声望的人收藏青铜器,然后是古籍碑帖,其次才是书画瓷器各色杂件。现在我们全反过来了,玩小铜板也以为是宝,把钟鼎大器给忽视了,这是刻画无盐、唐突西子了;把晚近整幅拓片当成主流,还以为自己是在象牙塔的顶端。”
其三:“如果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概括成四个字,就是金石书画。而这五千年文化,以石鼓文为中点。之前2500年是甲骨青铜。现在的书法家认得曹全碑、张迁碑,但前面的虢季子白盘、大盂鼎、大克鼎上的铭文,都不认识。如果他们能辨认出上面的铭文是西周晚期还是西周早期的,那说明我们的书法教育就对了。书法史是五千年的书法史。所谓金石,我们现在还不够重视“金”,只做了一半。”
前一段时间曾发一链接——清《陈乾藏吉金文字》拓本集。此集内拓本虽只有九品,却涵盖了“毛公鼎”、“散氏盘”、“大盂鼎”、“虢季子白盘”等等,可谓无一品不精。近期看到《弘斋藏吉金文字》,8函,每函4册,共32册,收录吉金文字拓本达707品(再次确认,哈哈)。拓本涵盖钟、鼎、盘、尊、壶、鬲、觥、觚等等吉金铭文,几乎包括了三代彝器所有器型,同时还收录了部分青铜兵器和陶器铭文拓本,弘斋所藏不可不谓之“丰”。
——编者按
第五册
第六册
第七册
第八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