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指向”消除校本课程建设“痛点”
课程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载体,而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概念中的一个部分,更能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也能直接反映师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
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痛点是:温度有余,深度不足。校本课程不是一个新兴事物,无论是研究机构还是中小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上都有不同程度从理论到操作层面的建构和实践。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围绕课程思考课程、为了课程建设课程等误区,学校站在发展规划的战略角度思考校本课程建设,相应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也以学校意志作为出发点,忽视了作为校本课程实施对象——学生的具体诉求,以至于有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甚至形成经验而被推广,但学生的素养在课程实施中到底得到了怎样的提升、提升到了什么程度?课程目标是否达成、达到了什么程度?这些问题则不得而知。其实,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那么,如何消除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痛点?我觉得应有以下3个指向。
一是指向个体差异。“全面发展”的实现主要依托国家课程的落实,校本课程则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个体差异是学生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遗传和环境交互影响显示出的彼此不同。这种差异包括每一个学生在学习风格、认知能力、个性特长、发展愿景等方面的不同,正是校本课程建设一个重要的前置性依据。无论是哪一个领域的校本课程,如果不能指向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就会脱离它存在的土壤,也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必然难以行之有效,进而导致校本课程失去其本该拥有的活力和生命力。
二是指向生命成长。“为了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应秉持的教育哲学,自然也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原点。《论语》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而不断变化的生命个体,因此校本课程不能是静态的、固化的。校本课程应该让教育的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在建设逻辑和内容建构方面要体现出不同的知识模块、素养层次和思维阶段。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学校需要看到学生在知识、素养、思维等方面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三是指向未来变革。校本课程要体现预见性,要能够在当下的生活常态中看到未来变革的可能,更要敏锐捕捉学生在走出校园后所需的核心竞争力,并围绕这个方向进行研判和构建,否则就难以实现校本课程的真正育人功效。在基础素养、核心素养得以落实的前提下,还有哪些能力和素质是在日趋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的大潮中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培育的?这应该是学校需要着力探究的。课程是学校与学生间最亲密的结合点,纵观新课改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课程建设一直是其中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部分。
校本课程建设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个性、自主、健康的发展,学校不应该有任何功利目的。校本课程正是基于“从学生立场出发”的理念,需要跳出技术层面的单一性和实施层面的功利性,通过对整个课程体系的重构、补充和优化,最终回到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来。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松江九峰实验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1年11月03日第7版
作者:杨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