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长生》原文与解释

wagjr《长生》是阳明暮年的作品,写的很好。但是除了最后的“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其实确实并不够出名。我觉得可能是大众并并不理解他的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悟。其实要理解这首诗我觉得首先要认可“性灵不灭”灵魂长存等观念。或者至少读者不要是自以为“科学”“智慧”代表的“唯物主义者”。世间有没有灵魂呢?人死之后心灵还在吗?其实我们都不能想清楚,也不能明确清晰的知道或者证明是怎样的。但是更有利的事实,好像证明心灵长存世间。孔子敬鬼神而不谈论鬼神,而宋代易学家邵雍也说过“世间确实有世人看不到的鬼神一类的事物”(原话我记不清了)。而苏轼也曾写《紫姑神记》记录自己亲眼看到的请神活动。现在网上也在流传《柿园败将降乩诗》《苏小小降乩诗》《步虚禅师预言诗》等文章。关于此类信息很多,荒诞的我就不列举了,简单说一些。关于心灵等话题至少是存疑的。关于唯心唯物的争论,很多人唯心是狂想。唯物主义者认为一切都是物质组成的,世间一切基于物质的。所有道理也都是物质的性质和道理。这种观点有道理但是不能完全否定唯心主义的一些观点。我简单概括一下,陆王等人好像认为任何有形的事物都不是永恒的,都是在变化的。有形事物变化的背后都是有不变的力量在支撑推动着。这种力量就是““心”?所以陆氏兄弟说“大抵有基方筑室”,认为“心”是事物存在基础。又说“支离事业竟沉浮”,就是说事物围绕“心”而变化。哪什么是“心”呢?似乎以“意识”“力量”“阴阳”解释更好。理学家有“心即理也”“性即理也”“心物一元”等说法。好像没有非常标准统一的答案。其实关于心与理的关系我是存在疑惑的。但是也认可存在联系。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他应当是认为意识长存世间而不灭的。关于理学(心学部分)就不多讨论了。现在简单解释一下全诗。《长生》王阳明(嘉靖6年)长生徒有慕,苦乏大药资。名山遍深历,悠悠鬓生丝。微躯一系念,去道日远而。中岁忽有觉,九还乃在兹。非炉亦非鼎,何坎复何离?本无终始究,宁有死生期?彼哉游方士。诡辞反增疑。纷然诸老翁,自传困多岐。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曾经我内心中只有对于“长生不老”的羡慕和渴望,却苦于缺少梦寐以求的“大药金丹”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为此我遍访名山深入其中去追求,岁月悠悠一无所获,只是两鬓渐渐生出了白发。就这样微弱的身躯被内心的一丝执念趋势着,距离真正的道理却越来越远。直到中年心中才忽然感觉到,真正的“长生”是在这里啊!并不什么炉鼎金丹的说法,也不是什么坎离变化的道理。(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引易理为长生金丹的根本理论,坎离是八卦中两卦,炼丹者认为易卦包含长生的道理)天地自然心灵与物质同在,本来就没有终始,难道还有所谓的死生之期吗?他们那些游方之士,诡异的理论反而让人白白增加很多疑惑。可怜当他们成为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老翁时,依旧自我固执而困于繁多的歧路。其实天地因为意识(每一个人的心灵)的存在而存在,怎么还用另外去寻求长生呢?圣人的心灵与意识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的涟漪。而“良知”是我的老师指引着心灵的道路。关于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说既然心灵是世界的主人,圣人同常人一样,都是这个世界存在过思想和意识。可能圣人的认识更深刻,但也不是绝对的“是非标准”。那么人该怎样存在于世界呢?王阳明认为以良知为指引。黄宗羲曾说“天理即良知”可以说是是一种不错的说法。关于天理是什么理学家的看法也难以统一。编辑于 2019-10-03

(0)

相关推荐

  • 丹经玄微:《指玄篇》白话直解 下篇

    指玄篇 白话直解 下篇 一 世人宜假不宜真,难度长生上品经. 不免天机重漏泄,灵丹只是气和精. 世人喜欢假话不愿意听真话,就难以领悟让人长生的上品经典.不如把天机再次泄露,丹道炼的只是气和精. 二 道 ...

  • 我心光明。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誰最中國」 王阳明,是一个奇人. 十二岁那年,王阳明听老师讲:天下第一等事是好好读书,考取功名.王阳明当场表示反对,他说: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个圣贤. 王阳明说到做到,后 ...

  • 宋朝的理学人物

    ​中晚唐儒学复兴运动 北宋理学的发展,实际上是整个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当中的一支.而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实际上是从唐代儒学复兴运动而来的,所以要讲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就要从中晚唐的儒学复兴运动以及古文运动开始 ...

  • 王阳明心学及其当代意义——王德峰(讲座文字转录)6

    阳明心学 我们上午讲了孟子的心学.这是开端,然后我们又讲了禅宗的心学,用佛教的语言讲的心学.然后,我们现在就来看这个心学在中国的最高成果--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第一层意思,就是我上午讲第一个命题,心即理 ...

  • 金匮要略甘草干姜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原文]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咳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 [诠释]吐涎沫而不咳,其人口不渴,此乃肺痿虚寒,阳气不布.聚津为涎,因未 ...

  • 方观乘《玄关》原文及解释

    ​<玄关>原文: [原文] 先师化道,不出天地范围,一理贯通,能使人超悟.一入门先猜来意,未开言先要拿心.洞口半开,由此挨身而进,机关一露,即宜就决雌雄.要紧处何劳几句,急忙中不可乱言:只 ...

  • 伤寒论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弱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 ...

  • 王羲之《书论》原文及解释

    王羲之<书论>载于朱长文<墨池编>等书.其论既承卫铄,又继蔡邕,重要的是"字居心后","意在笔前"之"心".&quo ...

  • 心易占卜玄机(原文 白话解释)《梅花易数》

    求学须自悟,释义仅参考 陈明点校 新订邵康节先生梅花 观梅拆字数全集卷之二 心易占卜玄机 天下之事有凶吉,托占以明其机:天下之理无形迹,假象以显其义.故乾有健之理,于马之类见之:故占卜寓吉凶之理.于卦 ...

  • 伤寒论小青龙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导读:<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那么伤寒论小青龙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 ...

  • 金匮要略小半夏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原文]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诠释]饮邪蓄胃,水气上逆,易致呕吐,呕吐是水饮之邪寻求外出的一种动作,故不宜止,饮去则呕吐自消.况且屡患呕吐之人称之呕家,常呕 ...

  •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伤寒论原文及解释,欢迎来参考! [原文] ...

  • 洗髓经功法原文和解释!

    少林武术作为一种人文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健身.御敌.竞技的人体形态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少林功夫是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 少林功夫和其他派别不同,讲究的是"禅武合一".少林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