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
序
1.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是不能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问题的根源,如果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2.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3.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碍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
(心理治疗和鸡汤的不同,在于鸡汤一直在强调心灵的修炼,根本不去触及本质问题,而心理治疗的关键是修通,修通是建立在对现实的客观认识和接纳之上,意味着你必须深入到生命的内核之中去面对最深处的黑暗。)
第一部分 自律
一、问题和痛苦
1.人生苦难重重。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2.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局部的自律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3.生活中遇到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解决它们,就会带来新的痛苦。
4.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
总结:人生存在着源源不断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会引起痛苦,而解决问题又会引起新的痛苦。勇敢面对并且通过自律解决问题,是心智走向成熟的过程。
二、推迟满足感(第一原则)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的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三、父母的过错
1.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父母就像上帝那样位高权重。孩子缺乏其他模仿的对象,自然把父母处理问题的办法全盘接受下来,并视为金科玉律。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心领神会,并奉之为最高准则。父母的生活混乱不堪、任意妄为,孩子们同样照单全收,并视为不二法门。
2.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富有爱心的父母,善于审视孩子的需要,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他们也可能在面临痛苦抉择时,与孩子一道经受痛苦和折磨。孩子也当然会逐渐意识到,父母甘心陪着忍受苦楚的一片苦心。他们未必立刻流露感激之情,却可以领悟到痛苦的内涵和真谛,他们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3.孩子童年时能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长大后内心就会拥有安全感。所有的孩子都害怕被遗弃。孩子到了六个月大,就会意识到自己与父母彼此分离,这使他们感觉无助。他们知道,依靠父母提供物质资料,才能获得生存,遭到遗弃就无异于死亡,所以害怕任何形式的遗弃。父母对此都有敏锐的直觉,他们向孩子做出保证:“我们是爱你的,永远不会丢弃你不管。”“爸爸妈妈当然会回来看你,我们会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我们是不会忘记你的。”父母做出保证并以切实行动配合,孩子到了青春期和青年时期,潜在的恐惧就会消失,就不会只贪图一时的安逸,甘愿以某种方式推迟暂时的满足感。他们知道,只要耐心等待,他们的需求最终都会实现,就像家庭和父母做出的保证一样。
总结:要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就必须学会自律;要养成自律的意识,对安全感产生信任,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这些心灵的财富,来自于父母表里如一的爱和持之以恒的照顾。
四、解决问题的时机
1.除非存在智力障碍,不然只要花时间学习,就没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2.忽视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我说过:直面问题会使人感觉痛苦。问题通常不可能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阻碍心智的成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问题降临,必将带来程度不同的痛苦体验。尽可能早地面对它们,意味着推迟满足感,放弃暂时的安逸和程度较轻的痛苦,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如此才会得到回报。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得到更大的满足感;而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总结:当问题一旦出现,就必须直面并解决。缺乏耐心、想马上解决或者希望问题自行消失的态度都无益于问题解决。
五、承担责任(第二原则)
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
六、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
1.神经官能症患者常常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不应该”挂在嘴边。不管做任何事,他们都觉得能力不及他人,他们缺少勇气和个性。人格失调症患者则强调“我不能”、“我不可能”、“我做不到”,他们缺少自主判断及承担责任的能力。
2.人生一世,正确评估自己的角色,判定该为何人、何事负责,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无法逃避的问题。评估责任归属,必然让我们感觉痛苦,从而产生回避倾向。从内心出发,做出权衡,当事人须自我反省,其中的痛苦和折磨,令不少人望而却步。
总结:我们要正确评估自己的角色,判定该为何人、何事负责。如果是属于自己的责任,就要勇敢承担。不是自己的责任,就交回给责任方。
(觉得自己可以或者应该解决一切问题是一种不现实的自恋。)
七、逃避自由
1.他是成年人,应当自己做主。幼小的孩子依赖父母,当然情有可原,父母独断专行,孩子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对于头脑清醒的成年人而言,他们则可不受限制,做出适合的选择。诚然,选择也不意味着没有痛苦,自由不意味着与痛苦绝缘,不妨“两害相权取其轻”。我相信世界上存在压迫性的力量,可是我们有足够的自由与之对抗。
2.作为成年人,整个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他们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永远都会感到自己是个牺牲品。
总结:成年人具有选择和决定的机会,具有行动的自由,可以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
(不自由是自由的前提。)
八、尊重事实(第三原则)
尊重事实,意味着如实看待现实,杜绝虚假,因为虚假与事实完全对立。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对现实了解得越少,思维就越是混乱。虚假、错觉和幻觉,只能让我们不知所措。
总结:我们要根据现实和自我的变化,不断地修改对现实的观念,而不是死守固有的观念。
九、移情:过时的地图
1.把产生于童年时期,并似乎一直适用的对于现实的观念和反应(它们通常具有特殊的意义,甚至具有挽救生命的重要性),不恰当地转移到成年人的世界里,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移情”。(不同的心理学家对“移情”有不同的定义)
2.首先,他很难去接受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值得信任的。他认为如果冒险去信任他们,无异是偏离了固有的地图。其次,要想修订地图,他必须重新评价他的父母,他必须承认父母其实不爱他,他们的冷漠根本就不正常,他的童年也不正常,承认这些,无疑会给他带来剧烈的痛苦。第三,“任何人都不值得信任”这一结论,是他根据自身体验做出的某种调整,这曾使他的痛苦感受大大降低。把这种调整完全放弃,做出新的调整,对于他是异常艰难的事。他宁愿维系过去的心态,就是不能信任任何人。他还不自觉地产生主观臆想,进一步来巩固自己的信念。
总结:固有的认知是过去思维和应对方式的产物,是一种自动化的模式。抱残守缺,不根据现有事实进行修正,而奉若真理,只会是强迫性的重复。
十、迎接挑战
我们必须超越自然。和原始人相比,现代人已经发生诸多的变化,这说明我们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与生俱来的本性,发展第二天性。人之为人,或许就在于我们可以超越本性,乃至改变本性,尝试去做不合本性的事情吧?
总结:通过自我反省或心理治疗,向过去经验和自我意象提出挑战,接受长期甚至经常的碰壁的自律,才能使心智走向成熟。
十一、隐瞒真相
1.我们应遵循如下规则:首先,永远不要说假话,避免黑色谎言。其次,要牢牢记住:一般说来,不说出全部真相,基本上就等于说谎;非得保留部分真相,那一定是情非得已,且是出于重大道德因素的考虑。第三,不可因个人自私自利的欲望,例如满足权力欲、刻意争取上司的欢心、逃避修订心灵地图的挑战等等,将部分真相隐瞒下来。第四,只有在对对方确有好处的情况下,才可有选择地隐瞒部分真相。第五,尽 可能忠实地评估对方的需要。这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规则,只有以爱为出发点,才能做出恰当的评判和选择。第六,评估他人对事实的需要,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还要记住,在评估别人运用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的能力上,我们通常都是低估而非高估了这种能力。
2.一个人越是诚实,保持诚实就越是容易,正如谎言说得越多,就越是要编造更多的谎言自圆其说。
总结:谎言的背后只是无尽的谎言,会成为一种束缚,让你无法坦然自得。而面对现实的人,可以摆脱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
(说谎的人要吞一千根针。可是谎言有时候还真的是自我保护或者保护他人的一种方式。)
十二、保持平衡(第四原则)
1.要获得正常的生存,生气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反击方式。从来不会生气的人,注定终生遭受欺凌和压制,直至被摧毁和消灭。必要的生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生存。我们受到侵犯,不见得是侵犯者对我们怀有敌意。有时候,即便他们果真有意而为,我们也要适当约束情绪,正面冲突只会使处境更加不利。大脑的高级中枢———判断力,必须约束低级中枢———情绪,提醒后者稍安勿躁。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想使人生顺遂,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还要具备即便生气、也可抑止其爆发的能力。我们还要善于以不同的方式,恰当表达生气的情绪: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直接;有时需要心平气和,有时不妨火冒三丈。表达生气,还要注意时机和场合。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灵活的情绪系统,提高我们的“情商”。
2.放弃固有的人格、放弃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或意识形态甚至整个人生理念,其痛苦之大可想而知。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或早或晚,都要经历需要放弃的重大时刻。
总结: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需要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责任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其最高原则是“放弃”。
(很多东西放不下,有时候就是因为对自己或者某个特定的人事认同感太强,感觉一旦放弃,自己就成了叛徒。是做叛徒,还是做自己未来的刽子手?这也许是一个无法两全的选项。)
十三、抑郁的价值
1.对那些有勇气承认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选择放弃,是获得成功必经的一步。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常常要经受多次的放弃,其经受的重大改变,甚至多于一般人一生的改变。他们须在短时间内,放弃同等比例的“过去的自我”。
2.人生各个阶段,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只有放弃过去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才能顺利进入人生下一阶段。不少人不敢面对现实,或者无法放弃早已过时的过去,以至无法克服心理危机和精神危机,所以只能止步不前。
3.按照人生危机发生的时间次序,权且简单地加以归纳: 不需要过多考虑外界要求的婴儿时期、想象中无所不能的幻觉、完全占有(包括性方面)父亲或母亲(或者二者)的欲望、童年的依赖感、父母的扭曲形象、自以为拥有无穷潜力的青春期感觉、无拘无束的自由、青年时期的灵巧与活力、青春时代性的吸引力、长生不老的错觉、对子女的权威、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力、身体健康的独立性、自我以及生命本身。总体说来,这些危机是我们在迈向成熟的人生中,必须放弃的生活环境、个人欲望和处世态度。
总结:抑郁是一种显著的信号——想适应新的状况,就要做出重大改变。说明潜意识渴望面对事实。因放弃而感到抑郁是自然而健康的状态,当我们找到出路,这种抑郁状态就不再延续。
十四、放弃与新生
1.放弃自我,是耗时长久、逐步适应的过程,我们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需要学习一种极为重要的保持平衡的心理技巧,我称之为“兼容并包”。这是促进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工具。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
2.我必须超越现有的一切,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消除由个人经验产生的成见,才会获得成熟的认识。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步骤:消除熟悉的过去,追求新鲜的未来。面对陌生的人、事、物,我需要让昔日的经验、当前的需求和未来的期待一并出席,共同“会诊”,对我的需求和现实状况进行评估,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决定。为了体验新鲜事物的独特性,我必须以包容一切的姿态,说服既有的成见和观念暂时让位,让陌生、新奇的事物进入感官世界。在此过程中,我必须竭尽全力,尽可能呈现出成熟的自我、诚实的姿态、巨大的勇气,不然的话,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是过去经验的一再重复。为了体验所有人、事、物的独特和新鲜之处,我必须让它们进入我的灵魂,并且驻足扎根。我必须完全释放自我,甚至不惜把过去的自我完全打破。(萨姆·基恩《致舞神》)
3.自律,就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必然经历放弃的痛苦,其剧烈的程度,甚至如同面对死亡。但是,如同死亡的本质一样,旧的事物消失,新的事物才会诞生。死亡的痛苦是诞生的痛苦,而诞生的痛苦也是死亡的痛苦。生与死,好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要建立更新的观念与理论,旧有的观念和理论就必须死去。
4.那么,我们是否有可能完全避免心灵的痛苦呢?或者说,我们是否能把心灵的痛苦降至最低呢?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说它是肯定的,是指:完全接受痛苦,在某种意义上,痛苦就不再存在。我们经由成长和自律,可以使心灵包容的能力增强,接近尽善尽美。从另外一个方面说,答案也是否定的。世界需要有能力的人,心智成熟者则是最好人选,他们的内心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做出各种决定。在全知全能的状态下做决定,远比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下,要经历更多的痛苦。
5.但容易做出决策的人并不意味着是最好的决策者。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
6.为了放弃,首先必须拥有某种事物。你不可能放弃从来没有的事物。这类似获胜前就想放弃胜利,完全无从谈起。同样,首先确立自我,才能够放弃自我。为数众多的人,就是因为缺乏实践的欲望,害怕痛苦的感受,致使心灵无法成长。他们相信可以实现某种目标,却不愿为此经受痛苦。有的人为了达到精神的更高境界,甚至不惜到沙漠隐居,或放弃适合的职业,去学习做木工,他们以为通过表面化的模仿,就可以走捷径,达到超凡的精神境界。他们没有意识到,长期以来,他们停留在幼稚的精神成长阶段,只有从头做起,进行自律,才是惟一的捷径,如同他们须经历不可或缺的青春期、青年时期和中年成长阶段。
总结:死并非生的对立面。旧的事物消亡,才能为新事物的产生腾出位置。
(当我们说很多事情已经过去的时候,指的只是时间层面的。在内心层面,过去是很难过去的,尤其是痛苦的部分,因为人类记忆的特点,无论储存还是提取,都不是时间所能减弱的。而且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多,再忆就可能变成自动化的过程。放弃自我这件事,连大脑都和你暗自较劲。)
第二部分 爱
一、爱的定义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1)首先,爱与不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2)其次,爱是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爱是自我完善,意味着心智不断成熟。爱,能够帮助他人进步,也会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爱的努力,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自己也同样获益。
3)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我们终归会意识到,爱自己与爱他人,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轨道,二者之间越来越近,其界限最后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泯灭。
4)第四,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它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我们爱某人或爱某种事物,就不可能坐享其成,而是要持续地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获得成长。
总结:真正的爱是行动,是自主选择的,是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的意愿。
(要警惕那些以爱之名来限制和阻拦你进行自我完善的人。他们只是害怕改变且害怕失去你。这样的爱是很自私的。而凡是恐惧失去对方,必将失去。)
二、陷入情网
1.坠入情网,似乎能够使之实现“逃亡”,摆脱孤独和寂寞(尽管这种摆脱是暂时性的);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
2.坠入情网,是情感和心灵的退化现象。与心爱的人结合在一起,跟童年时与父母相伴的记忆彼此呼应,仿佛体验到幼年时无所不能的快感,我们又感觉到强大有力,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实现愿望。我们感觉爱无比强大,能够征服一切,我们的前途充满光明。但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感觉是虚幻的,常常与现实脱节。这种感觉就和一个两岁大的幼儿,自认为能称霸世界一样不可理喻。
3.残酷的现实,迟早会击溃两岁孩子的幻想,也会击溃我们的爱情之梦。日常琐事和难题,会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冲突。男人渴望性爱,女人却因心情不好而予以拒绝;女人想要看电影,男人却想留在家里看电视;男人想把钱存进银行,女人却想拿来买洗碗机;女人想谈谈自己的工作,男人却想谈谈他的工作。双方都惊讶而痛苦地意识到,自己没有跟对方融为一体,欲望、爱好、想法相去甚远,局面好像难以改变,差距好像无法缩短。各自的自我界限重新合拢,他们又恢复成为两个不同的个体。幻觉破灭,就可能面临劳燕分飞的局面。毋庸置疑,若想避免这种情形,他们就必须面对现实,学会真正的相知和相爱。
4.坠入情网,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不是有计划、有意识的选择。你完全可能爱上某个与你毫不相称的人,甚至不愿接受对方身上的缺点,可你却对对方产生深深的依恋。与此同时,也许另一个人各方面都很出色,值得你全身心地去爱,你却始终不能坠入情网。成年人有时会以理性和原则作为约束,控制自己不顾一切的狂热行为。为此,他们甚至要忍受难以想象的痛苦,这是理性和感性较量的必然结果。另外,不管自我约束如何严格,你只能控制恋爱进程,却无法创造出恋爱的感受。恋爱的激情到来时,你可以凭借愿望和意志力做出反应,却不能凭借它们创造恋爱的体验。
5.坠入情网,只能使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发生暂时性的崩溃。自我完善,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坠入情网却可能无需气力。坠入情网的经历终结,美好时光归于结束,自我界限必然恢复原状,你感受到的只是失落和幻灭,而心灵绝不会因此成长。真正的爱,却可使自我界限扩充,而且不再恢复原状,这是坠入情网无法实现的结果。
6.坠入情网不是真正的爱,其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仅仅是自我界限暂时的崩溃吗?在我看来,它与人的“里比多”(性的需求和原动力)有关,或与受基因支配的生物交配本能有关。坠入情网,是人类内在性的需求和外在性的刺激,产生的典型生理和心理的反应,意义在于增加人类生殖机会,促进物种繁衍和生存。或者说,坠入情网是人类基因对于人类理性的征服,使我们心甘情愿地落入婚姻“陷阱”。
总结:陷入情网只是为了脱离“自我界限”带来的孤寂感,但这种幻想注定失败。陷入情网也只是力比多的怂恿,是基因对理性的征服。只有脱离情网,才能真正相爱。而真正的爱,能够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能够扩充自我界限且不再恢复原状。
爱情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可以遮蔽一个人存在的虚空,爱情的渺小之处在于它只能遮蔽这个虚空而已。对于解决自我的渺小感,爱情只是伪币。 ——刘瑜
三、浪漫爱情的神话
总结:浪漫的爱情只是一种神话,是可怕的谎言,让我们误以为彼此是上天注定,能永远幸福地在一起,然后安之若饴地成为爱情的奴隶。可是现实会摧毁这种想象。没有谁和谁是天作之合,我们都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四、自我界限
1.真正的爱,是自我完善的特殊体验,跟自我界限有着密切关联。陶醉在爱的情感里,我们感觉灵魂无限延伸,奔向心爱的对象。我们渴望给对方滋养,我们希望对方成长。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吸引,迫使我们产生冲动,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献给对方,心理学家把这样的 激情状态,称为“精神贯注”。我们贯注的对象,正是所爱的人或所爱的事物。倾心于自我界限以外的某个对象,就会使之占据我们的心灵。
2.对于某种事物长期的爱,使我们生活在精神贯注的境界里,自我界限开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就会归于消失,而我们的心智就会成熟,爱不断释放,自我与世界的区别也越来越模糊,我们与外在世界融为一体。随着坠入情网的彻底终结,我们一次又一次产生狂喜,我们与所爱的对象真正结合。也许它不比坠入情网的激情更加狂热,但它更加稳定和持久,也使我们更为满足和惬意。
3.放弃自我界限,才能认知真正的现实。把自己孤立起来,感觉自己是宇宙中独立的个体,就不可能体验到宇宙的和谐统一。
4.首先拥有某种事物或完成某些目标,才有资格“放弃”它们。
总结:长期的真正的爱,使我们生活在精神贯注的境界里,自我界限开始延展并归于消失,与外在的世界成为一体,从而达到高峰体验。
五、依赖性
1.没有别人就无法生存,意味着你是个寄生者,而对方是寄主。你们的关系和感情,没有自由的成分。你们是因为需 要而不是爱,才结合在一起的。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选择一起生活罢了。
2.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过分的依赖只能导致病态。当然,我们必须区分病态的依赖和通常对于依赖的渴望。人人都有依赖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强大、更有力的人关心自己。不管我们看起来多么强壮,也不管我们花多大的心思,竭力做出无须关心的样子,但从内心深处,我们都渴望过依赖他人的感觉。不管年龄大小,不管成熟与否,我们都希望拥有称职的父亲或母亲陪伴左右。心理健康者承认这种感觉的合理性,却不会让它控制自己的生活。假如它牢牢控制我们的一言一行,控制我们的一切感受和需要,那么它就不再是单纯的渴望,而是会成为过分依赖的心理问题。
(消极性依赖人格的特点3-9:《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3.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心理学家称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在所有心理失调现象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 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只是苦思如何获得他人的爱,甚至没有精力去爱别人,如同饥肠辘辘者只想着向别人讨要食物,却不能拿出食物帮助别人。他们寂寞和孤独,永远无法体验到满足感。
4.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患者的典型特征。他们不在乎依赖的对象是谁,只要有人可以依赖,就心满意足。只要通过与别人的关系,让他们获得某种身份或角色,他们就会感觉舒适,至于那是什么身份,对他们并不重要。他们的情感关系,貌似热烈,实则脆弱,因为他们构建情感的目的,只是为填补内心的空虚,甚至达到来者不拒的地步。
5.消极性依赖患者未必永远自私自利,但其动机无非是想牢牢抓住某个人,获得需要的关心和照顾。假如无法达到目的,他们就不会为别人(乃至为自己)做任何事情。
6.消极性依赖心理的特征之一,是缺乏真正的爱。患者童年时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终日与孤独和空虚为伴。他们觉得没有资格得到别人的爱。在他们的心里,世界无情而混乱,别人总以异样的眼光对待他们。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深深地怀疑,所以长大以后,他们不顾一切地寻求他人的爱,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他们尽可能维系同别人的情感关系,宁愿牺牲对方的独立和自由,这样一来,更容易使彼此的关系出现障碍。
7.真正的爱和自律性相辅相成。父母缺乏自律性,且没有给予子女足够的爱,子女也就不可能自尊自爱,更不知如何给予别人真正的爱。消极性依赖患者过度依赖的倾向,正是人格失调的一种特殊症状。他们不肯推迟满足感,只贪图暂时性的快乐,始终不能面对现实。
8.倘若情感出现问题,他们就会归咎他人。他们每每活在失望和沮丧中,而且认为是别人没有尽心尽力。他们容易忘记别人的好处,单单想到其缺点和不足,并为此感到消沉,产生怨恨。
9.为数众多的消极性依赖患者,其实都是瘾君子,有的喜欢酗酒,有的迷恋吸毒。他们有某种“容易上瘾的人格”———他们只对别人上瘾,从别人身上汲取需要的一切,而且永不餍足。要是遭到别人拒绝,或无法获得好处,他们马上就会转向杯中物或者注射器,将它们作为情感和精神的替代品。
10.过分强烈的依赖感,多是来源于童年时期———患者父母缺乏爱的能力,且将不幸延续给下一代。只想获取却不愿付出,心智就会永远停留在婴儿期,这只会对人生构成限制和束缚,只会给人际关系造成破坏,而不会使情感走向完满,也会使卷入其中的人跟着遭殃。
总结:把依赖当作爱是对爱的误解。真正的爱是独立、自由的。
(一个人如果爱自己,那么爱谁都没差。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那么爱谁都没用。)
六、精神贯注
1.培养某种特殊嗜好,是自我滋养的有效手段。要学会自尊自爱,就需要自我滋养。我们也要为心智以外的“自我”提供养分,比如,我们必须爱惜身体,好好照顾它;我们要拥有充足的食物,给自己提供温暖的住所;我们也需要休息和运动,张弛有度,而不是永远处在繁忙状态。
2.其实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父母应该成为值得尊敬的领导者、指挥官,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总结:真正的爱关注心智成熟,会带来心灵的滋养和”精神贯注“(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吸引,迫使我们产生冲动,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献给对方的激情状态)。
七、自我牺牲
1.不合理的给予以及破坏性的滋养,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给予者以“爱”做幌子,只是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心智的成熟当一回事。
2.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是两回事,我们却常常混为一谈。我们真心去爱某个人,是因为我们需要去爱别人;我们生儿育女,是因我们自己想要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在于我们渴望成为充满爱心的父母。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充,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
总结:自我牺牲不是真正的爱。其真正目的可能只是为了维系自我的美好形象。
八、爱,不是感觉
总结:爱是行动,不是空想。把爱挂在口头上或者只去想象是轻而易举的,但是通过行动去爱却相当困难。
九、关注的艺术
总结:爱的重要体现形式是关注。而体现关注最重要的方式是倾听,包括“接受者的倾听模式”和“给予者的倾听模式”,两者同样重要。
十、死亡的风险
总结:选择完整的人生,选择生活与成长,也就选择了面对死亡的痛苦。在“死亡的指引下,我们会清醒地意识到人生短暂,爱的时间有限,应该好好把握。
十一、独立的风险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总结:真正的爱给与我们安全感,教会我们自尊自爱,让我们拥有勇气根据自我需要自主选择前程,实现完整的自我,获得心灵的独立。
十二、承诺的风险
总结:爱需要承诺才会产生安全感,但承诺是具有风险的,一是承诺本身,而是可能会经历意想不到的挑战。
十三、冲突的风险
总结:真正的爱会承认对方是与自己不同的、完全独立的个体。给予这样的认识,就不会觉得高人一等,就可以避免爱的冲突。勤于自省可以避免冲突。但是在对方出现问题时,我们也需要适当地提出建议,适时地质疑,果断的拒绝。
十四、爱的自律
总结:爱需要约束,放任爱的欲求是无法得到真正的爱的。
十五、爱与独立
总结:爱和被爱者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将对方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十六、爱与心理治疗
总结:心理治疗最重要的原则是要彼此做出承诺,要进行卓绝的努力,为了病人的成长而不断努力。(真诚、共情、有条件积极关注/移情、反移情)
十七、爱的神秘性
总结:爱是神秘的,从社会生物学、普通心理学和宗教也许可以得到解答。
第三部分 成长与宗教
一、宗教与世界观
1.我们毕竟不是“超人”,我们无法超越自身文化、父母乃至童年经验的影响,我们只能依赖狭窄的人生参照系来待人处事。人类世界充满矛盾,人们面对自己和他人,有着各种感受和观点,它们起源于过去的经验。
2.我们都熟知“盲人摸象”的寓言,其实我们就像寓言里去摸大象的瞎子,没人知道这个“怪物”真实完整的面貌。我们一味地坚持自己的“小宇宙观”,为此不惜与别人对抗,不惜把每一场争执扩大化,甚至将其演变成一场圣战。
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也就是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不仅包括意识思维层面,也包括潜意识层面。世界观形成的基本因素来自于家庭。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理解,进而建立与现实相适应的世界观。
二、科学的宗教
1.心智的成熟,其实就是从小宇宙到大宇宙的历程。只有学习和进步,才能摆脱昔日经验的限制。我们必须消化和吸收新的资讯,扩大我们的眼界,敢于涉足最新的领域。
2.我们必须放弃落后的、陈旧的“自我”,把陈腐的、过时的认知踩到脚下,及时抛弃狭隘的人生观。但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似乎不做任何改变更符合我们的惰性。我们更容易保持现状,更愿意使用以“小宇宙”为基础的旧地图,我们不想让旧有观念遭受丝毫损伤。
3.科学本身也是一种宗教,其重要信条包括:宇宙是真实的存在,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观察,人类对宇宙的观察具有重要价值;宇宙的运行遵循若干规律,而且是可以预测的;人类容易受偏见和迷信的误导,在解释宇宙时易犯错误;人类要形成世界观,理应具有足够的怀疑精神,理应接受科学方法的指导,由此总结出观察宇宙的经验。还有,除非经过亲身体验,否则,我们就不可以自以为无所不知。另外,科学方法的提炼,虽然来自实践经验,但我们仍不可相信单纯的经验,唯有多次重复实验而获得的经验,才是值得信任的“知识”。还需要补充一句:只有在相同情况下,其他人通过类似的经验,也能够得到不一致的结论,这才是可靠的经验。
总结:要想摆脱童年经验、文化教条和父母似是而非的“小宇宙”,我们必须保持怀疑一切的科学精神。科学对于塑造世界观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凯茜的故事
(治疗后由迷信宗教到不信神灵)
总结:古老的宗教是禁锢心灵的非理性观念,是落后而陈腐的,过分迷信就会成为心灵的束缚。
四、玛西娅的故事
(治疗后由无神论者到相信上帝)
总结:对于没有信仰的人,重新唤起信仰,可以进入更辽阔的大宇宙。
五、特德的故事
(隐士的生活、优柔寡断、缺乏激情)
总结:人生的某些痛苦,原本就是难以避免的,生命原本就是矛盾、庞杂的组合。作为成年人,我们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能力。
六、婴儿与洗澡水
1.科学家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意识到,和其他任何宗教一样,科学也可能流于教条主义。
2.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
3.心智的成熟,意味着走出迷信,进入不可知论,再脱离不可知论,真正认识神灵的存在。
总结:面对宗教问题,不能过分简单化,无论是认为大有好处,还是视若致命的魔鬼,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采取平衡、客观的立场并不容易。
第四部分 神奇的力量
一、健康的奇迹
总结:本能的传统观念无法解释偶然事件。
(问了一系列最近我万分困惑的事情,但是这一节给的答案然并卵- -)
二、潜意识的奇迹
1.潜意识被意识摈弃和排斥,这正是问题的所在。人类有潜在的性欲和愤怒,是自然而然的事,他本身不构成问题。人类的意识却不愿面对这种情形,不愿承受处理消极情感而带来的痛苦,因此宁可视而不见,甚至加以摈弃和排斥,才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2.为在复杂的社会上获得生存,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人人都戴上了面具。因此,意识塑造的自我,与潜意识塑造的自我,有时相差甚远。不过,意识思维的能力终归有限,它常常将真实的自我暴露出来。不管如何掩饰,潜意识都会看清真相。所谓心智的成熟,意味着要聆听心灵,让意识的自我接近真实。
总结:潜意识是比意识思维更“聪明”的部分,能够觉知我们更深层的部分。“集体无意识”是继承来自祖先经历的智慧。人类的思维现象让人感到无比敬畏。
三、好运的奇迹
总结:心灵感应等超自然现象可能与潜意识有关。这些现象可能给我们带来好运,提供意外的帮助,应该懂得及时把握。
四、进化的奇迹
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的努力,而且必然是艰辛的过程,它必须与自然力量对抗,还要反抗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我们习惯于保持原状,我们热衷于使用陈旧的地图、方法;我们习惯于走平坦的道路,害怕道路上荆棘密布。在反抗自然性的过程中,心灵还要同熵的力量对抗。
总结:人类的进化是不断击败自然规律的奇迹,而心灵的成长也需要与自然力量对抗,这种对抗注定是痛苦的,但是可以使我们走向心灵的成熟。
五、熵与原罪
1.阻碍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就是懒惰。我们总是逃避必要的痛苦,惯于选择平坦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惰性使然。懒惰是爱的对立面。
2.我们抵抗现实的动机,固然来源于恐惧,但恐惧的基础却是懒惰。他们害怕不得不做出大量的工作。
3.懒惰就像魔鬼一样狡诈,使得当事人不仅擅长伪装和欺骗,还会想方设法让懒惰变得合情合理。当我们进入新领域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懒惰的情绪并产生恐惧。
4.一个人的心智越是成熟,越是能觉察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自我反省,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与懒惰对抗是永恒的战争。
5.我们的心中,每个人都有一个病态的自我和一个健康的自我。健康的自我喜欢改变和进步,愿意为心智成熟冒险。病态的自我不惜代价享受舒适,逃避自我。不同的人,这两部分的力量是不同的。
总结:懒惰是人的原罪,每个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是我们内心熵的力量。它始终与我们对抗,阻止我们走向心智的成熟。
六、邪恶的本质
总结:对邪恶的基本看法
1)邪恶是真实存在的;
2)所谓邪恶,就是为所欲为、横行霸道的懒惰;是运用一切影响力,阻止他人心智的成熟,阻碍别人自我完善的行为。
3)至少到目前人类进化的这一阶段,邪恶是不可避免的。人的心灵具有熵的力量,也拥有自由意志。是两种对立的力量。某些人可以平衡,而一些人却势不两立。
4)熵是一种庞大的力量,是人类极恶的体现。
七、意识的进化
总结:心智的成熟就是意识的进化,就是认清我们的责任和决策的能力。意识获得成长与进步,意味着它开始认同潜意识熟知的一切,两者逐渐融合。
八、力量的本质
1.真正的自知自觉,总是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反省。应该态度谦虚,脚踏实地。
2.当心灵汲取到足够大的力量,固然令人感觉愉快,同时也能使人恐惧。一个人知道地越多,就越是难以采取行动。因为我们一旦采取行动,人生历程就有可能改变方向。另外,我们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预测到后果,考虑到我们可能承担后果的责任,就更加难以采取行动。
3.心灵的力量不断积聚,还会带来孤独感。心智成熟到无所不知的人,难以找到水准相当的。
总结:心灵的力量不属于我们本身,而是来自于与上帝的契合,让我们心明眼亮,如同上帝一般全知全能。
九、俄瑞斯忒斯的传说
总结:改变的过程殊为不易,心理治愈的根本在于来访者勇于自律并承担责任。当改变一旦发生,曾经带给他痛苦的一切,就变成了赋予智慧和经验的吉祥使者。
十、抗拒潜意识的暗示
1.我们具有爱的能力和成长的意愿,不仅取决于童年时父母爱的滋养,也取决于我们一生中对潜意识的体会。有了潜意识的眷顾,即使没有父母的爱与照顾,我们也可以克服心灵创伤,成长为具有爱心的人。
2.也许出于被动、依赖、恐惧和懒惰的心理,你希望看清前方的每一寸路面,确保旅途的每一步都是安全的,你的每一步都有价值,可是很遗憾,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心智的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
总结:心理问题的产生,来源于抗拒潜意识的暗示,不愿直面人生的真相。而心智成熟的力量,除了父母爱的滋养外,还取决于潜意识的体会。
后记
总结:心理治疗的意义无可替代,但是是否起作用,还是取决于来访者的兴趣、意志力和是否配合。
(李松蔚《问答丨如何改变一个人,或更多人?》)
全书总结
人生苦难重重,接受这一现实可以使我们平和地面对人生中可能遭遇的问题,而不是觉得世不容我、满腹抱怨。
问题发生时,我们感到痛苦。但是改变问题的过程所带来的痛苦可能远远大于问题本身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宁可被问题折磨也不愿意去面对的根本原因。
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自律。自律的基础是自尊自爱。这种能力的获得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童年早期父母爱的滋养,二是对于潜意识的体会。
真正的爱关注心智的成长,陷入情网不过是顺从欲望,浪漫爱情不过是美好神话,自我牺牲也不过是自私的内心清白。真正的爱是独立的、承诺的、关注的。
体会潜意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内心需求,而且有时候还会出现“心灵感应”、“心想事成”的奇妙境遇。潜意识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拒绝潜意识就是在拒绝成长。而压抑是造成心理问题的本质原因。
自律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的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承担责任意味着厘清责任的归属人,并且勇敢地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尊重事实需要我们不断地根据经历修正自己的认知思维,不断地扩展人生的地图。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需要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责任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它是童年经验、文化教条和父母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只是过去经验的总结,是狭隘的,也是时滞的。但是这是一种自动化的进程,是我们行为模式的驱动力。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这种狭隘的认知而引起的不理性行为。并且抱持怀疑一切的精神,不断探索,来修正和丰富自己的世界观。
阻碍心智成长的最大障碍是懒惰。这是人性使然。很多问题其实都只是在企图掩盖懒惰的事实。对抗懒惰,其实是反自然的过程,不能依靠蛮力,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智慧。
自律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越是往前走越是孤独。但是,在自律的顶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高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