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孟子》赏析(10)大体与小体

《孟子》赏析(10)大体与小体

——第二单元 论人性本善 第七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二单元的第七节,节选自《告子上》,孟子阐释大人、小人与大体、小体的意义,以及“思”的重要性。我们分两段来解析。

第一段,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这里的“钧”字,与平均的“均”字同音,是“都”的意思。“大人”:指品德良好的人,即君子。“小人”:指品德不好的人。“从”字,指跟随。“大体”,指心。“小体”,指耳、目、口、鼻、四肢之类。

这段话的意思是,学生公都子问道:“同样都是人,有的是君子,有的是小人,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跟随本心所具有的善性行事,就是君子;跟随耳、目、口、鼻、四肢的欲望去做,就是小人。”

第二段,公都子问:“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耳目之官”的“官”字,指器官,引申为官能。“物交物”,指物与物接触。第一个“物”,指人的“耳目之官”,第二个“物”,指外物。“引”字,指牵引,引诱。“心之官”,指心的官能。“思”,指思考,这里特指心所具有的道德思考能力。“思则得之”的“之”字,指义理。“大者”的“大”字,指大体,也就是心。“小者”的“小”字,指小体,也就是耳目之官。“不能夺”的“夺”字,指侵犯,强取。

这段话的意思是,公都子又问:“同样都是人,有的能随其本心行事,有的却随着耳、目、口、鼻、四肢去做,这又是为什么呢?”孟子说:“耳、目、口、鼻、四肢这类器官不会思考,因而易受外物蒙蔽。耳目之官与外界事物相接触,就会被引诱过去。心这个器官则有思考的能力,只要思考就会得到人的本性的善,不思考就得不到。这是上天赋予我们人类的。先立定大体的本心,小体的耳目之欲就不能夺取心的主宰了。这就是君子。”

综上所述,孟子在回答为什么有的人成为君子,有的人成为小人时,提出了“大体”与“小体”的概念。“心”,因其具有道德思辨能力,故而是体之大者,也是体之贵者;耳目等器官,因其没有道德思辨能力,故而只是体之小者,体之贱者。“心之官则思”,突出了心的功能,强调了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孟子指出:人之为恶,是因为人的本心不能发挥道德思考的作用与判断的能力。因此,必须“先立乎其大者”,首先树立心的统帅作用,只要心的统帅作用树立起来,“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其它感官也就不会被外物所蒙蔽而误入歧途了。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当然,人类的心智活动来自人脑神经系统的综合反映,这是我们现代人的常识。其实,不仅在我国古代,其他民族如古埃及人、古希腊人等,也都曾认为人类心智活动的器官是心。中华文化在语言运用中,把“心”作为思想器官的代名词,这个传统习惯一直影响到今天,“心之官则思”,成为后世经常引用的名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揭示了心,也就是人的学习、思考、辨别能力,是一切价值意识的根源,“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因此,如何立定大体,保持本心,以发挥其道德思考的作用与判断能力,是人们在道德修养活动中首先要解决好的最主要的课题。

附:

|原文|

公都子问曰:“钧①是人也,或为大人②,或为小人③,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④为大人,从其小体⑤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⑥。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⑦。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⑧,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⑨,先立乎其大者⑩,则其小者不能夺⑾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告子上》

|注释|

①钧:同“均”。

②大人:指品德良好的人,即君子。

③小人:指品德不好的人。

④从其大体:跟随本心所具有的善性行事。从,跟随。大体,指心。

⑤从其小体:跟随耳、目、口、鼻、四肢的欲望发展。小体,指耳、目、口、鼻、四肢之类。

⑥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耳目等器官的官能不会思考,易受外在事物的蒙蔽。官,器官,引申为官能。

⑦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耳目之官与外界事物相接触,就会被引诱去了。物交物,指物与物接触。第一个“物”,指人的“耳目之官”,第二个“物”,指外物。交,接触。引,牵引,引诱。

⑧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心的官能就具有道德思考能力,只要思考就能得其义理。之,指义理。

⑨此天之所与我者:心是上天赋予人的。此,指心。我,泛指人类。

⑩先立乎其大者:先建立大体的本心,善性。大,大体,指心。

⑾小者不能夺:小体的耳目之欲就不能夺取本心,善性。夺,侵犯,强取。

|译文|

公都子问道:“同样都是人,有的是君子,有的是小人,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跟随本心所具有的善性行事,就是君子;跟随耳、目、口、鼻、四肢的欲望去做,就是小人。”

公都子说:“同样都是人,有的能随其本心行事,有的却随着耳、目、口、鼻、四肢去做,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耳、目、口、鼻、四肢这类器官不会思考,因而易受外物蒙蔽, 耳目之官与外界事物相接触,就会被引诱过去。心这个器官则有思考的能力,只要思考就会得到人的本性的善,不思考就得不到。这是上天赋予我们人类的,先立定大体的本心,小体的耳目之欲就不能夺取心的主宰了,这就是君子了。”

(0)

相关推荐

  •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

    赏析 / 严勇 .音频 / 张佳 译文 心这个主宰在思考,思考就能有所得,不思考就不能有所得. 赏析 这是孟子谈用心思考重要性的一句话. 孟子弟子公都子问:都是人, 为什么无私的人是君子,自私的人是小 ...

  • 呻吟语卷一之 礼集 [性命、存心、倫理、谈道]

    转:做人谷的博客 呻吟语卷一之性命  正命者,完卻正理,全卻初氣,未嘗以我害之,雖桎梏而死,不害其為正命.若初氣所鑿喪,正理不完,即正寢告終,恐非正命也. 德性以收斂沉著為第一,收斂沉著中,又以精明平 ...

  • []《卷上·徐爱录》身之主宰便是心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仍然讲<传习录·上卷>,有一段涉及到王阳明所理解的格物问题.我们总体上说王阳明所理解的格物致知,和朱熹所理解的格物致知意义差别是很大的.我们原来也讲到过,在朱熹那里的格 ...

  • 语音版《孟子》赏析(34)学应务本

    <孟子>赏析(34)学应务本 --第五单元 论教与学 第五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五单元的第五节,节选自<离娄下>,孟子抓住水"有本不竭, ...

  • 语音版《孝经》赏析(10)圣治章第九

    <孝经>赏析(10)圣治章第九 各位网友,上一讲孝治章,阐述明王以孝治天下的道理.曾参听老师讲述明王孝治,以致和平的美好景象后,又问圣人之德与孝道的关系,孔子因其问而说圣人之治,这就是我们 ...

  • 语音版《孟子》赏析(51)孔子集三圣之大成

    <孟子>赏析(51)孔子集三圣之大成 --第七单元 尚论古人 第四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七单元的第四节,也就是本讲座的最后一节,节选自<万章下>, ...

  • 语音版《孟子》赏析(50)禹稷颜回同道

    <孟子>赏析(50)禹稷颜回同道 --第七单元 尚论古人 第三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七单元的第三节,节选自<离娄下>,孟子论述大禹.后稷和颜渊因所 ...

  • 语音版《孟子》赏析(49)五圣之德

    <孟子>赏析(49)五圣之德 --第七单元 尚论古人 第二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七单元的第二节,节选自<离娄下>,孟子称赞禹.汤.文.武.周公五位 ...

  • 语音版《孟子》赏析(48)知人论世

    <孟子>赏析(48)知人论世 --第七单元 尚论古人 第一节 各位网友,从今天开始,我们讲<孟子>系列的第七单元"尚论古人",共选取四节课.现在讲第一节,节 ...

  • 语音版《孟子》赏析(46)不为与不能

    <孟子>赏析(46)不为与不能 --第六单元 论政治 第七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六单元的第七节,节选自<梁惠王上>中的保民而王一章,孟子劝请齐宣王 ...

  • 语音版《孟子》赏析(45)王道之始

    <孟子>赏析(45)王道之始 --第六单元 论政治 第六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六单元的第六节,节选自<梁惠王上>,孟子回答梁惠王之问,阐述儒家关于 ...

  • 语音版《孟子》赏析(44)驳许行“君民并耕”说

    <孟子>赏析(44)驳许行"君民并耕"说 --第六单元 论政治 第五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六单元的第五节,节选自<滕文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