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 | 诸神的黄昏@《巨人的陨落》


评分截止至2020/2/29

来源于豆瓣


关于《巨人的陨落》有这样的评价:全球读者平均3个通宵就能看完。
我用了两个白天加一个晚上终将这“世纪三部曲”读完。
读完后的几点感受:真实的历史小说、个人命运随时代动荡的不确定性、对人性与社会复杂的无奈。
真实的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的阅读于我最大的困难是:你始终需要警惕哪些是真的,哪些又是是小说虚构的。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在没有任何背景知识依托的情况下,几乎对此没有辨识能力。
举中外两个关于历史真假的例子:
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民间儒生将古文经书埋藏起来,直至汉代才被相继发现,经学便出现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两个学派。
为了谁能准确解释儒家经书,两个学派在历史上发生多次的今古文之争。
历史上的宗教,即便是有着共同起源,可随着后人的释义的不同,基督教也分成了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
对于历史的解读和演绎便更需如履薄冰、胆战心惊。
即便亲身经历着历史事件的人,由于缺乏上帝视角,只能从自己所见所闻去猜测历史全貌,难免偏倚。
比如,在这次疫情中,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的商铺的老板也不知道究竟是哪只野生动物上携带了这次肺炎病毒。
而所有事后回顾性的讨论、演绎和分析,都不能保证准确还原历史本身,只能无限接近。甚至会因为缺少某个史实依据而无法演绎。
这是一个矛盾,还原历史很困难,不然就不会有“罗生门”的存在。
对于想了解历史的人来说,读正史无疑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可是文言文本身的阅读障碍以及相应枯燥乏味的阅读体验成为了门槛,筛选淘汰了大多数人。
不幸我是其中的一位,对于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也很难提起兴趣,即便偶尔的阅读也是凭借强大的意志力。
与之相对应的历史小说,便成为这类人的爱好之一。脱胎于史书《三国志》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后者远比前者被更多人熟悉。
可历史上关羽根本就没有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的也是孙坚;更没有所谓的三英战吕布的情节。
这又是一个矛盾,小说是需要情节的跌宕起伏及扣人心弦;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枯燥无味,经不起杜撰演绎。
对于想走近历史的人来说,这是矛盾。
历史小说本身就是矛盾的,只存在架空历史的小说,借着历史背景讲作者想表达的核心。
《三国演义》讲仁、义、礼、智、信、勇;讲“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讲百姓拥戴明君、向往和平。
从严格意义来说,《巨人的陨落》也是历史小说。
在我读它的时候,这两个矛盾,也常在脑海中浮现。
但庆幸的是,肯·福莱特也考虑过类似的问题。
在书的首页的作者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小说出版前,都会请历史学家审读书稿,绝不容许出现任何史实错误。
书的页末写有“虽然是小说,也可以当正史来读”
为此,在书的每本分册最后都会有张人物表,列出书中出现的每个重要人物。
特殊之处是其中有个类别“真实的历史人物”。意味着告诉读者哪些是真实发生的,哪些会是杜撰虚构的。
在小说完结的最后,作者回答了读者“如何划分历史和虚构的界限”
真实人物的演讲都符合当时的记录;真实人物到访某个虚构场景也是符合当时人物习惯;真实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对话也是其实际上说过的话。
作者在书中是绝不会出现“那些不可能真正出现的对话和场景,比如真实人物历史上此时在另一个国家,在小说中却出现在这个国家”
作者的原则是:要么某一场景真实发生过,或者有可能发生;要么某些话真正说过,或者有可能说。
这是我见过的最有诚意的作者,他用自己的原则尝试冲破困境。
读完小说后,会发觉其实历史的真相显得并不重要。
读完《巨人的陨落》,再听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或许能听懂的更多;也想读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也更能懂《共产党宣言》中那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
命运的不确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威尔士的矿工少年比利、刚失恋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格斯、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格雷戈里列夫、富有而英俊的英格兰伯爵菲茨伯爵、痴情的德国特工罗伯特、冲破世俗的女勋爵茉黛、敢爱敢恨的女管家艾瑟尔……
书中主要人物关系图
在社会阶层的动荡中,所有被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被推动着发生:
英国女性获得投票的权利,本来令父母蒙羞,未婚先孕的女儿艾瑟尔用自己的努力争取男女平等,成为议员;
本来高高在上的贵族失去了权威,瘸着腿的菲茨伯爵让路于曾经的女管家艾瑟尔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变革最为彻底的,是俄国。
结局最为伤感的,也是俄国。
沙皇被推翻,二月革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也被推翻,十月革命的炮声将布尔什维传遍世界各地,苏俄国内战争即将尾声。
一切都向着美好前进。
参与这场革命的格雷戈里以为自己的子女不会再过上自己那样的生活,可是却发现那个欺压无辜、残暴成性的沙皇警察平斯基如今成为秘密警察,继续以革命之名欺压无辜、实施暴力。
那些被控有反革命罪的普通工人被枪决,在倒下的躯体周围,鲜血浸染雪地,那颜色与飘扬的赤旗相映衬,令人毛骨悚然。
人在历史、时代的潮流中能做些什么?
是时代的弄潮儿?还是被裹挟,卷向模糊的未来?
有的人是弄潮儿,威尔逊和列宁便是弄潮儿。
在斯蒂芬·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14个历史特写中,威尔逊“国际联盟的梦想与失败”和列宁乘坐“封闭的列车”从流亡地回归沙俄,两者被称为是划破黑夜的星辰
可谁又知道威尔逊为了获得美国人民对国际联盟的支持,摆脱对手的打击,搭乘火车发表全国演讲。
最终在演讲途中昏倒在地,终结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可谁又知道十月革命后,列宁被誉为独裁者。
只有这种独裁才能打消内外势力勾结,只有这种独裁才能终结那只企图将红色政权扼杀在摇篮的黑手。
多数人还是被裹挟着,就像书中的俄国工人格雷戈里那样。
十一岁那年
因为父亲在属于贵族的土地上放牛,亲眼看着父亲被当众实行绞刑。
十六岁那年
和母亲一起罢工游行,试图推翻沙皇和那些贵族,却迎来无情的射击。
抱着母亲的尸体,十一岁的弟弟列夫在身旁,一直在哭。
十六岁的格雷戈里成了一家之主。
二十五岁那年
老实木讷的他救下了被沙皇警察平斯基欺负的乡下女人卡捷琳娜,他喜欢这个女人,却发现她喜欢自己的弟弟。
当他终于攒够去美国的船票钱,却因为弟弟杀人的缘故将船票给了弟弟,自己留下来照顾怀有弟弟骨肉的卡捷琳娜。
因为和沙皇警察结怨的缘故,自己被迫离开工厂,去往生死未卜的战场。
在部队中,这个俄国工人认识到军官的愚蠢、无情和腐败,为了活着,为了照顾远方的卡捷琳娜,他甚至射杀愚蠢的军官。
因为他能让部队活着,渐渐获得普通士兵的认可,建立自己的威信。
最终在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中成为第一集团军的指挥官,成为了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成员。
可是却发现曾经与他工厂共事,带给他布尔什维克启蒙的朋友被秘密警察以叛国罪抓捕而枪毙。
这是多么魔幻,雪地中的鲜血与飘扬的赤旗相映衬,令人毛骨悚然。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谁都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
人性的无奈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对书中刻画的人物从极度厌恶转变至同情。
情绪的反复或许也意味着人终究是复杂的动物
列夫在美国担任维亚洛夫家族的司机,凭着自己的花言巧语以及长相,诱骗老板的女儿奥尔加发生关系,加上抛弃怀孕的俄国女友以及对哥哥的善意绑架,使其放弃去美国的船票。
列夫绝对不是个令人喜欢的角色。
可是在被老板发现女儿怀孕,此时女儿已经和美国的参议员贵族订婚,意味着家族丑闻的曝光。“暴君”维亚洛夫将列夫带到仓库,暴打一顿。
这一刻我意识到其实奥尔加有这样的严苛父亲,让其禁止和男性交往才会促使他没能拒绝列夫的诱惑。
列夫为何变得如此不负责任,是因为有个始终为他承担责任、替他收尾的哥哥
俄国误杀了人,哥哥将去美国的船票给了他,列夫从小到大都在哥哥的保护下。
哥哥本来就不应该是个合格的父母,本来应该有的父母在哪?
这一切都是原罪,我反倒同情列夫。
后来列夫在俄国战争再次见到久违的哥哥,将欠哥哥的船票付清,也拒绝哥哥让其回到俄国的念头。
因为如果他回到俄国,会在格雷戈里与卡捷琳娜造成隔阂,毕竟卡捷琳娜怀有他的骨肉,伤害到爱自己的哥哥。
不如他与那艘移民的船一起消失,做个负心汉。
这一刻,列夫圆满了。
社会的复杂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
在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同盟国中的德国、奥匈德国是邪恶的;协约国中的英国、法国、美国是正义的。
可真的是这样的吗?
一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即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被暗杀。
正常的逻辑是奥匈帝国要惩罚塞尔维亚。
俄国担心奥匈帝国攻击塞尔维亚会影响自己黑海的贸易路线,于是调动军队。
德国于是在俄国军团调动的同时,启动施里芬计划,举大军压境法国,至此一战爆发。
可德国为什么要启动施里芬计划?
德国由于地处法国和俄国之间,法国觊觎着普法战争中被德国侵占的阿尔萨斯-洛林,所以法国和俄国结盟,意味着德国需要双线作战。
为了避免双线作战的情况,俄国制定施里芬计划。德国大军先调往西线,举全国之力用六周的时间解决法国,后再反击俄国。
书中罗伯特、茉黛、格斯都尝试和平解决萨拉热窝所带来的困境。
比如让德国与法国、俄国谈判,可是被罗伯特的父亲否决。
因为在德国看来,施里芬计划所需要的是时间,所谓的谈判是缓兵之计,也是对盟友奥匈帝国的背叛。
多米诺骨牌一旦启动,谁都阻止不了。
没有谁是邪恶,谁是正义。
德国为了让俄国革命,从而促使俄国脱离战场,暗地给列宁资金支持,无产阶级的革命资本来源于资产阶级国家;
英国保守党领袖因为支持女性拥有投票权意味能增加几百万保守选民,而拒绝党内贵族对男女平等的非议,因为有党派利益才推动变革
德国为了牵制美国,甚至希望和墨西哥结盟,对美国宣战,夺回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以及得克萨斯州,为了拖延美国参战,甚至不惜牺牲另一个国家的人民。
英国政府那些为了避免报纸等媒体报道损伤国民士气而对媒体进行审查控制,进行偏颇的报道。
回到书的标题《巨人的陨落》,我理解其中包含着三个层次:
传统强国英、法、德、俄在一战中伤筋动骨,失去了传统强国的地位,暗指巨人的陨落。
沙皇俄国的贵族阶级以及中产资产阶级被工人等无产阶级推翻,暗指巨人的陨落。
资产阶级国家中男性政治的传统风俗被男女平等观念的消解,暗示巨人的陨落。
巨人的陨落,诸神的黄昏。

札记 | 阅读像是旅行,每本书都是一个旅伴。有的难相处、有的风趣幽默、有的让你舍不得离开、有的希望能和他再次旅行……每次旅程结束,总要和旅伴告别,让每一封札记成为最好的告白。

(0)

相关推荐

  • [转载]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兴建夏宫、流芳百世

    (2021-10-08 06:52:14) 转载▼标签: 转载原文地址: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兴建夏宫.流芳百世作者:花开了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原创1 喜欢0 赠金笔阅读(58)┊ 评论 (5)┊收藏( ...

  • 一战法国出钱出枪俄国出人对付德国 结局悲中带喜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得正憨.这一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都将登场.法国人对单凭自己的力量与德国对撞有点力不从心,于是,他们想到了东方的俄国.狮子大开口,去信跟沙皇尼古拉二世商量,老尼啊,你们 ...

  • 每日运势 | 人文历史:2018年7月6日·五月廿三

    清末名臣李鸿章参加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并与之合影 一.每日运势 2018年7月6日 农历五月廿三 戊戌年戊午月己亥日 值神:朱雀-黑道(凶) 十二神:执(吉) 廿八宿:东方亢金龙(吉) 当日内受 ...

  • 你能想象一个被世界驱逐了千年的民族吗?

      文/于凡诺   你能想象吗? 一个民族被全世界驱逐了千年会是怎么样子? 这个不幸的民族叫做犹太民族,以下我们来看看他们颠沛流离千年的时间线.     一 希伯来人的迁徙与立国   犹太人的祖先是希 ...

  • 一记耳光导致的亡国:12万士兵阵亡,14万士兵被俘,高级将领自尽

    坦能堡在历史上出现两次意义重大的战役,第1次发生于1410年7月15日,德国将其称为"坦南贝格会战". 这是波兰.立陶宛联军与条顿骑士团的决战,对欧洲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历史情节后 ...

  • 一代枭雄,神秘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不经意间站在了欧洲权力之巅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一二十年,是欧洲历史上最风云变幻的时期,一系列重大事件一次次的影响着欧洲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一大批灿若群星的重要人物粉墨登场,在这其中,法国皇帝拿破仑无疑是最耀眼的那一个,以至于 ...

  • 诸神的黄昏——1916-1918年德国公海舰队的挣扎和没落

    132 人赞同了该文章1966年5月30日,2艘英国海军驱逐舰从奥克尼群岛的斯卡帕湾启航,驶入北海.与此同时,2艘德国海军护卫舰也从威廉港启航,经赫尔戈兰湾向北航行.次日,正值日德兰海战50周年纪念日 ...

  • 看我们用粘土手工拯救雷神Ⅲ诸神的黄昏

    粘土次元的穿越之门已经为你开启 愿粘土原力与雷神同在 漫威的英雄故事 最近又增加了一页新的篇章 雷神Ⅲ:诸神的黄昏 雷神在萨卡星上 意外的见到了失忆绿巨人浩克 在一场激战后 他们恢复了往日的记忆 为了 ...

  • 记者手记:射击诸神的黄昏:有的告别,有的到来|射击

    (东京奥运)记者手记:射击诸神的黄昏:有的告别,有的到来 中新社东京7月24日电 题:射击诸神的黄昏:有的告别,有的到来 中新社记者 宋方灿 没有埃蒙斯,没有"神枪侠侣",没有神逆 ...

  • 齐新光诗选:诸神的黄昏(组诗)

    作者简介 齐新光,贫穷与美貌.幻灭与才华集一体的光明诗人.4年,靠卖诗为生,走遍中国全部省份300多个城市:一朝为人,终生战斗,不屈不挠,无畏无惧.中国21世纪最具革命性的诗人,中国首本原稿诗刊< ...

  • 2006年世界杯,诸神的黄昏

    回想起来,2006年似乎是近几届里故事最多的一届世界杯了,揭幕战德国队就青春逼人,中国解说员的咆哮解说,后来C罗暗算鲁尼后的眨眼,再到决赛齐达内头槌马特拉齐黯然谢幕-- ▲世界足球博物馆收录了2006 ...

  • 诸神的黄昏 — 鉴定工具篇

    张扬最不羁的态度,射向仿冒品的子弹 暴躁  狂妄 目中无人 愿做古玉圈的一股清流 微信:17013 欢迎您的加入 商品刷屏.三天可见.关闭朋友圈 以上三类网友请勿添加,速删见谅 商周.春秋,战汉为本群 ...

  • 一尺之水丨诸神的黄昏——金融租赁同业危机

    文/圳青 来源:零壹租赁智库 引子:资管新规.去杠杆.地方债务.贸易战.股市爆仓潮,时代的洪流之下,家国命运交织在一起,金融租赁何去何从,前方是坦途,还是深渊地狱,这一尺之水,能否一跃而过. 本文为& ...

  • 诸神的黄昏 || 欧洲屈辱史

    公元789年,苏格兰海边小镇的一个市场上,当地税收官员向正在与居民做生意的海上来客收税,身高达两米的几个北欧商人勃然大怒,杀死官员,抢走市场上的物品,登上来时的龙头长船,飘然而去.这一去是他们再来的开 ...

  • 【北欧神话12】诸神的黄昏,世界的毁灭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讲谈社」→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这是[北欧神话]第 12 篇文章 光明之神巴德尔死后,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光明渐渐消失,芬布尔之冬来临了.   芬布尔之冬是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