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竟还有一个不逊于敦煌的石窟
很多人哪怕来到了甘肃,也只知道去敦煌莫高窟。
一般人哪怕听到了天水,也只记得伏羲董卓姜维。
其实,甘肃天水还有四大名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 小不懂摄
它不仅是四大石窟中建造难度最大,年代跨度最久的,还是东方雕塑艺术的陈列馆。
为什么说它是雕塑陈列馆?
因为麦积山是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一动刀子石头便成粉末状哗啦哗啦往下掉。所以,工匠们只能做泥塑。
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年至417年)时期开始,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各代雕塑同处一堂。
而且这些雕塑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
麦积山考古研究室主任夏朗云说:“麦积山石窟起源于十六国后秦时期,早期佛像高鼻宽肩,长腿细腰,是明显的印度风格,到了西魏时期,佛像清俊秀美,面容和蔼,服饰风格上已显汉化,至隋唐时期,佛像则明显趋于中原文化,观览一气,佛教中国化进程一览无余。在麦积山石窟,不仅能看到佛教向东的传播脉络,也能看到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以及中国文化自东向西的传播。”
因此,历史学家范文澜说麦积山是“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中国美术馆馆长、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主要创作者刘开渠也评价说:“敦煌如果是一个历代壁画大画馆,麦积山则是我国历代一个大雕塑馆。”
麦积山石窟的开凿也是历经艰难。
最早选定麦积山凿窟修像的是被称为“汉传佛教奠基者”的鸠摩罗什。
《不负如来不负卿》里的鸠摩罗什,帅吧?
当然出家人是没钱的,出钱的是十六国时期后秦的第二位皇帝姚兴。
顺带说下,姚兴的坟冢就在甘肃天水。
而且,麦积山石窟很有可能是最早的皇家修建的石窟(早于北魏的云冈、龙门石窟)。
由于麦积山石窟开凿在距地面80米的悬崖绝壁上,所以修建难度特别大。
这么高怎么建?
这难不倒我们中国人!
在天水当地就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具体做法就是:从下堆积木材,达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
——西北荒漠化佛教出力不少啊!
——“基建狂魔”的称号可不是白来的,是有深厚历史渊源的。
虽然早期的麦积山石窟在技法等方面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皇家石窟相比较为落后,但人家毕竟修的时间长,所以也发展出了它独有的特色。
简单说来,按照历史时期,麦积山各朝各代石窟都有各自的特点:
后秦(公元384-417年):创始阶段--剽悍雄健 第74、78窟
北魏(公元386-534年):辉煌发展阶段--秀骨清像 第115、133窟
西魏(公元535-556年):精练提高阶段 --秀骨清像 第127、121窟
北周(公元557-581年):创新阶段--珠圆玉润 第4、62、44窟
隋代(公元581-618年):新发展期--丰满夸张 第37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新发展期--丰满夸张 第5窟
宋(公元960-1127年):大规模重修期--写实求真 第165窟
其中,在121窟的左右壁角,有两对塑像,比丘、比丘尼两两贴近,低声耳语,被称为"窃窃私语"组像。
这组像与其说是佛门弟子私下交谈,但看起来更像一对少男少女在脉脉含情、互吐心曲。
——当时塑像的工匠不怕被佛祖怪罪么?负责审查的和尚就这么“过”了么?
这是极其少见的世俗化的雕像,充满了人世间的情趣。虽然经历了一千多年历史的变迁和洗礼,但站在这些艺术品前,我们似乎仍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
——这种跨越时光的感悟,正是麦积山石窟历经千年而不朽的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121窟“窃窃私语”像
还有123窟的一双童男童女,44窟石窟中的主佛,都具有这种“凡俗气息”、“人间之味”。
甚至还有人把44窟的主佛像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这里还有一段爱情故事,我就不说了)。
123窟童男童女像
44窟主佛
734年,唐玄宗在位期间,天水一带发生了7.0级的大地震,麦积山山体分裂成东、西两崖。
雕塑、壁画均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凌空架设的栈道也断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麦积山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
东崖保存有洞窟54个,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楼上的七佛阁等最为精美。
西崖则聚集着万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价值的洞窟140个。
为了保护文物,麦积山没有像张家界一样加装电梯,还是采用了栈道之字形木梯的形式。
远远看去,整个麦积山特别像以前红白机时代的过关冒险游戏画面。
望望那陡峭的崖壁,像我这样的胖子以及一些腿脚不好的老人家,估计就别想“通关”了。
本文是《趣谈中国汉字/书法史》姊妹篇,《笑画中国美术史》(暂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钟,收获受用一生的知识,你值得拥有!加关注看之前文章,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