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时,究竟要从书里读到些什么呢?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些形式上的差异或假定,毕竟论坛主题的“开掘”才是最需要我们关注的。
一如几乎所有聚集性场合的安排,此次论坛应该怎样开场,所拟议程又该如何推进,想必智库主办方都是有预先筹划的。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活动刚一开始那一刻便被一个意外的提问打断了。一个读者急不可耐地举起手,然后站起来就说:“我能先问一个问题吗?”主持人先是一愣然后回答道:“当然可以,请问!”
那么,在那次论坛上,我本人又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的呢?与作家许开祯的“四读”理论略有不同,平时我在读一本书时,可能要更加侧重深藏于书中的某些深层次的常易于被大家无视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极有可能使我们在满足于单纯知识的获取之外,在主动求索的基础上不断锤炼出一种新的能力,从而使我们自己也能逐步靠向一条“思想者”的路径,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被动接受者的读者。那么,采用这样一种“主动求索”的读书方式,我们又试图从一本书的阅读中读到些“什么”呢?我的回答是:
一读问题。那就是我在翻开一本书后,总是要首先明确地搞清楚这本书是专门用来研究或解决什么问题的,这一问题可以是久拖未决的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也可以是作者新近自己提出来的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当然,若是作者自己新近提出的问题,还要看它是否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特点,以便评估问题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从一本书所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中,通常可以让读者迅速圈定作者写作的基本内容,从而做到在阅读中沿着问题本身的脉理和作者的思路一起向前延伸,使阅读从外部被动的接受性阅读变为内部的主动性、探讨性阅读,提高阅读的精度和深度。
例如,我们都已知道的,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写“情”的,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写“欲”的,而施耐庵的《水浒传》则是专门写“义”的等等,这里的“情”、“欲”、“义”,其实就是作者们各自的“问题”。当然,文学作品是可以这样来概括其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的,但若论学术著作的“问题”,那就要看它究竟提出了何种理论“命题”了。一句话,凡是一本书,总要有它意欲开言的“问题”或“主题”,我们不能稀里糊涂读了一通,到头来甚至连它在写什么,试图要研究或解决什么问题都搞不清楚,那就谈不上读书了。
二读角度。大千世界,人生社会,人性人心,都是多维度的存在,它们就像是一个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总会看到不一样的形状和色彩,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也。因此,不管一本书要研究或要解决的是久拖未决的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还是作者自己新近提出来的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通常都是有其独特角度的,有时哪怕是前一类问题,也恰恰是因为它转变了研究的角度而被赋予了新的价值。
对于读者而言,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一本书的问题“角度”,这与掌握这本书的问题是什么其实是同样重要的,在掌握了问题是什么的基础上又了解到了问题的角度,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协调自己与作者的“立场”,从而在阅读进程中把阅读视为是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同频“讨论与对话”。
三读方法。掌握了一本书所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作者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所选取的观察角度是在何处何方,那就要进入到一本书的最核心部分了,即它的研究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之所以说研究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一本书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基于这样几点识见:
一是研究或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往往会在面对同一问题甚至是在面对同一问题、选取同一角度的情况下,得出非常不同的结论,这就是“结论、观点随着方法走”的道理,这与同一种食材通过不同的烹调方法产生不同风格、味道的菜肴均是一般;
二是从多年的阅读经历中我发现,方式方法的不同往往还会导致至少三种极端奇异的研究效果,那就是:一流的问题加上一流的方法会产生一流的成果;一流的问题诉诸二流的方法,则产生二流的成果;而二流的问题如果遇到了一流的方法,则有可能迸发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意。
在阅读一本书中,我本人常常会把该书作者所采用的研究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转化为如下这样一个疑问:作者将会如何看待或思考这一问题呢?务请大家不要忽视这一转化。这是因为,在我看来,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模仿并最终学会作者的“思维方式”更加重要;知识可能会过时老旧,但一旦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我们就不仅学会了一套创造新知识的本领,实质性地提升了我们自己的能力,它甚至还有可能改变我们自己的人生走向,伴随我们一生。所谓“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当然是从一本书的作者的方面来说的,即他与其给予读者以知识(鱼),不如给予读者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渔)。但从我们读者的方面来看,我们就不仅要获得知识(鱼),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即学会捕鱼的本领。
四读意义。读一本书,还要学会提取书中的意义。那么,这个“意义”是什么呢?它可以是一笔知识的财富,可以是作者独辟蹊径、鞭辟入里的高超思维,也可以是作者在写作时注入其中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当然也可以是作者写作时的文字表达、遣词造句以及谋篇布局的句段方法。通过对于这些意义的领悟与把握,我们扩充和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比较中校验了我们的价值观念,丰富了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了我们的审美水平,进而推动我们自己的生活乃至整个人生迈上一个新台阶,达到一种新境界。
从上面的叙述中,大家一定已经看出,在回答“读书究竟是在读什么”这一问题上,我也提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四读理论”,但却与作家许开祯的“四读理论”有着迥然的差异。我个人以为,许开祯的“四读理论”更适合于知识的获取与积累,它能开人眼界,拓展胸襟,丰富人生,因而更多地强调了读者的被动接受性;而我本人的“四读理论”则更注重于从读书中获取能力进阶的动力与手段,因而更多地强调了基于读者自身需求的主动需求性。这两种“四读理论”并不存在孰优孰劣、孰高孰低的比较问题,毋宁说,它们是在把同一本书所承载的内容当作了一个多面体看待的前提下,看到了这本书的不同方面。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不必过分在意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感谢支持“冰点时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