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花钱的消费者、只会打折的零售商”,澳大利亚下一个倒闭的是谁?

共3700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阅读导航

  • 前 言

  • 征服了维秘模特,却逃不过倒闭潮

  • 170年老字号Harris Scarfe没能撑下去

  • 承载年轻一代青春回忆

  • 倒闭的国际品牌

  • 害怕支出的消费者

  • 懒惰的零售商

前 言

对于澳大利亚3200亿的零售产业而言,经历过2019年的寒冬,2020年的血腥洗礼已经开始。

新年开始仅两周,多达161家实体门店宣布关闭。

其中包括征服了维密模特的女装品牌Bardot,也包括存活了近170年的老牌百货连锁店Harris Scarfe,更有承载一代年轻人记忆的牛仔品牌真维斯(Jeanswest)。

这样的零售品牌还有很多很多,Ed Harry、Karen Millen、Zanui、EB Games等等。

1

征服了维秘模特,却逃不过倒闭潮

2019年11月,总部位于墨尔本的女装品牌Bardot进入自愿托管程序。

什么是自愿托管模式呢?实际上就是公司自愿被接管的一种破产形式。

意思就是:这间公司破产倒闭了,靠自己经营已经运作不下去,要找别人帮忙。

作为澳大利亚平价的快时尚品牌,不少人是这个品牌的忠粉。

他们的评价是:衣服时尚精致又便宜,紧跟流行趋势,每周不断更新款式,在ins上吸引了超过33.5万的粉丝。

不仅如此,这个品牌在小红书上也很火,广受华人女孩的喜爱,是来澳必败的品牌之一。

多年来,Bardot多年来一直紧跟时尚潮流,受到了各界时尚人士的追捧,其中包括维密天使Kendall Jenner、Bella Hadid和 Gigi Hadid

为此,Bardot还获得了“维密天使的私服”这样的称号。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征服了维密天使的品牌,却难逃破产的命运。

Bardot公司的首席执行官Basil Artemides称,零售行业价格战太过激烈,商品打折太狠,成为了压倒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陷入财务困境之时,Bardot在澳大利亚共经营着72家门店,雇佣了800名员工。

进入自愿托管程序之后,大约80%的门店会关掉,仅剩14家店继续运营,目的是打折清库存。

毕马威(KPMG)重组业务合伙人布伦丹·理查兹(Brendan Richards)说道,关店的决定虽然很“艰难”,但是却是“必要之举”。

他说:“我们的分析已经确定,关闭大部分店铺是重建企业财务,最大化出售或重组前景的必要步骤。”

关店计划将于2020年3月1日完成,包括新州的21家、维州的16家、以及昆州的9家。另外,西澳的5家、南澳的3家、澳首府领地的2家、塔州和北领地的门店也将受到影响。

2

170年老字号Harris Scarfe没能撑下去

2019年12月,距离圣诞节仅两周的时间,澳大利亚苦苦挣扎的零售业便又再次遭受了另一次残酷的打击。

已经169岁的澳大利亚百货连锁店Harris Scarfe宣布进入自愿破产托管程序。全澳66家门店的1800名员工面临失业。

对于很多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朋友而言,Harris Scarfe是个非常实惠的百货店。

Kmart和BigW虽然便宜,但品质有时候一言难尽。而Harris Scarfe里有很多质量非常不错的商品,同时又经常打折,尤其是餐具厨具,床上用品等。

但是,这个屹立在澳大利亚零售市场近170年的老字号,终于也还是没能顶住零售业寒冬。

目前,德勤合伙人Vaughan Strawbridge、Kathryn Evans 和Tim Norman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以期在2月2日之前关闭21家门店。

尽管如此,他们希望这家零售商能够成功出售。

如果Harris Scarfe被出售,这相当于第二次死里逃生。

早在2001年,Harris Scarfe就宣布进入破产管理程序,拖欠无担保债权人9300万澳元,以及公司5000万澳元。

后来,这家公司在重组后被救活,直到最近由Steinhoff International所有。后者本身就是一家陷入困境的国际零售商,自身财务状况也不好。除Harris Scarfe外,Steinhoff InternationalHIA拥有Best&Less、Freedom、Fantastic Furniture、Snooze和Plush等多个品牌。

Steinhoff随后更名为Greenlit Brands,并将Harris Scarfe、Best & Less、以及女装时尚连锁店Postie卖给了私募股权公司Allegro Funds。

有意思的是,Harris Scarfe宣布进入自愿托管程序,Allegro Funds成为它的所有者才9天 。

一开始,德勤重组部门与20多个感兴趣的买家进行了讨论。根据最新的消息,买家范围缩小至四个有力的竞标者。

3

承载年轻一代青春回忆

真维斯始创于1972年,是最具代表的澳大利亚本土服装品牌之一。

周三,毕马威(KPMG)的Peter Gothard和James Stewart被任命为真维斯澳大利亚公司的自愿托管人。

真维斯在全澳146家门店中雇有988名员工,以牛仔时装、衣橱基本款和孕妇装知名。

最开始,杨钊、杨勋两兄弟在香港开设了一家旭日制衣厂专门为它做贴牌加工。

“订单靠别人给总是被动,只有创名牌,发展零售才是出路。”

1990年,兄弟二人反客为主,收购了真维斯,并很快做到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休闲服装连锁品牌。

真维斯也曾一度将店铺拓展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在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中东、新西兰等地,都备受热捧。

然而,这次真维斯在澳洲突然倒闭,其实并不令人意外。

2017年,旭日集团曾警告称,澳大利亚人更愿意将可支配收入用于旅行或新的等离子电视等“生活方式支出”,而不是购买新牛仔裤,这导致了“死气沉沉”和“毫无生气”的零售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打折才能去库存。

毕马威零售重组业务负责人James Stewart表示自己希望有“救世主”可以出现。但是,在目前不景气的零售市场,买方市场的特征尤为明显。

他说:“公平地说,市场有部分零售市场正在出售,而其他资产可能没那么幸运。”

“真维斯是澳大利亚一个标志性的牛仔装品牌,在休闲和便装服饰市场上广为人知。与其他许多零售商一样,当前的严峻市场条件和来自网购竞争的压力造成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4

倒闭的国际品牌

事实上,近几个月来一些国际零售企业也在倒闭。

去年1月,男装零售商Ed Harry进入自愿托管程序,关闭所有在澳大利亚的门店。

一周后,澳大利亚运动服装品牌Skins表示,在瑞士法院申请破产后,澳大利亚公司濒临破产。

随后,美容零售商Napoleon Perdis 进入托管,关闭全澳56家门店。

3月,鞋履品牌“Shoes of Prey”宣布倒闭,一起倒闭的还有英国时装巨头Karen Millen,后者宣布关闭所有在澳大利亚门店。

10月,连锁餐厅Criniti's Restaurant 进入托管,全澳13个营业点中的7家关闭。

美国第六大葡萄酒商McWilliams Wines 由同一个家庭经营了140多年后,现在已任命托管人员。

去年11月,家居品牌Zanui 宣布进入托管。

同月月底,健身公司Muscle Coach 进入托管后,公司累积了近100万澳元的债务。

12月中旬,折扣零售商Dimmeys 在166年的经营后关闭了大门。

5

害怕支出的消费者

上一个圣诞季,零售交易情况并不乐观。对于那些在圣诞季表现不佳的零售商而言,破产可能一触即发。

澳新银行(ANZ)收集的最新数据表明,圣诞节期间的销售令人失望。圣诞节购物高峰期(从12月16日到节礼日)比过去几年要弱得多。

信用卡数据显示,2019年的销售额下降了5%以上。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BA)经济学家Blythe指出,目前零售行业最大的困扰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害怕花钱,而这正在伤害着我们所有人。

零售支出在澳大利亚经济中占据的份额最大。

Blythe说道:“零售支出占GDP的56%,因此受约束的消费者是澳大利亚经济面临的最大国内风险。”

工资增长的缺失、税收的增加、工作缺乏保障、家庭账单的增加,这些都助长了我们所有人的支出负担。

Blythe指出,房贷负债沉重,并且越来越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最新的数据显示,近些年房价的快速上涨,尤其是悉尼和墨尔本,不少买房的人背负的负债也达到创记录的水平。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BS)发布的季调后房贷数据,11月份,新增贷款金额增长了2.1%,达到36.7亿澳元,推动平均贷款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41万澳元。

在截至2019年11月的一年内,首次置业者的新增房贷平均增加了5.6万澳元,增幅为16%。

事实上,在2013年起,澳大利亚家庭负债收入比一直呈上升的状态,并且已经远远超出了“异常”的定义范围。

自1988年开始有负债收入比记录以来,总共116个季度中有76个季度,该比率均处于创新高的状态。

6

懒惰的零售商

Mortimer指出,在最近倒闭的零售商中,“懒惰”也是一个主要的特征。

他说:“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两大零售超市,Coles和Woolies的表现。”

“可以说,它们是懒惰零售商的代表。过去几十年来,它们彼此之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直到Aldi的出现。”

“在Aldi出现之前,澳大利亚商超并没有价格战。没有什么推动它们主动进行店铺投资、改善分销渠道、扩大自有品牌。”

“同样,目前的时尚和服饰类品牌不仅面临快时尚品牌的激烈竞争,并且还面临大幅折扣百货电商的围剿。”

Mortimer表示,许多时尚和服饰类品牌错误地把希望寄托在大幅折扣上。

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太难了。他们没有采购更好的产品,改善员工培训,反而只是打折。这是它们尝试应对竞争威胁的一种懒惰方式。”

“当您打折20%或30%时,这意味着您必须卖出更多的库存才能达到与去年相同的销售水平。”

“然而,销售涉及的物流和成本增加,这意味着情况继续恶化,最终您会倒闭。”

Mortimer表示,全年打折40%至60%已变得司空见惯。这种迹象“一直令人担忧”。

他说:“如今,打折已经成为了常态,消费者已经习惯从不购买全价商品。鞋类零售商对第二双半价的促销活动乐此不彼。同时,厨具零售商始终保持70%的折扣……。”

“如果您不能以全价销售,那么您永远都不会。”

END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BA)分析师Blythe指出,如果消费者恢复支出,那么将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局面。

零售业出现复苏、失业人数降低、工资增长加快,通胀开始回升。

澳储行行长才有可能睡得着,因为火灾应对不力而面临民众支持率下降的莫里森政府才有可能收回失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次降息并没有让失业率下降,也没能让居民增加消费。

因此,在政府没有出台财政政策支持的条件下,澳储行也是独臂难支。

Blythe说道:“我们认为最好的情况是,政府降低个税并采取更多的财政刺激措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