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林程的家族往事
人世间
开枝散叶五林程
在阳新县洋港镇上畈村村委会不远处,矗立着一座宏伟的建筑,这便是“五林程氏”宗祠。这个祠堂和它背后的故事,是研究鄂东南乃至中国的姓氏文化、移民文化、宗族文化和祠堂文化不可多得的标本。
五林程氏的来历
五林程氏来自徽州篁墩。在中国姓氏史、移民史和文化史上,篁墩是一个显赫的存在。它是新安士族的发源地,当地众姓,以程氏最为显赫。程氏自晋代始迁祖程元谭徙居新安,任新安太守,居篁墩。至南朝,其裔孙程灵洗也出任新安太守。程朱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兄弟俩就是程灵洗后裔,朱熹先祖入徽的第一站也是篁墩。
南宋末年,歙县篁墩人程泽被朝廷派往黄州担任知州。其时,蒙古南侵,战乱频仍,在蒙古铁骑强大的攻势下,黄州州城失守,军民被祸,程泽亦在殉难之列。
程泽的妻子汪氏和五个儿子程邺、程郾、程鄎、程鄱、程鄮,匆匆将他掩埋,便与仆从数人一同逃难。他们渡过长江,稍作喘息,风闻蒙古军即将渡江,只得继续转移。一家人慌不择路,来到兴国军朝阳里(大约在今阳新县龙港镇、洋港镇一带),在一个叫王家铺的地方落脚。住了两年,受当地土著居民排斥,一家人只好化整为零,各自寻找谋生之地。
程泽长子程邺,又名法通,居兴国军朝阳里大林,即今阳新洋港镇上畈村程家栋。次子程郾,又名法隆,居兴国军朝阳里株林,即今阳新龙港镇月台村瓦窑垅。三子程鄎,谱名法兴,居兴国军仁义里(今阳新木港镇一带)青林。四子程鄱,又名法现,居通山柳林,即今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镇程许村。五子程鄮,又名法玄,居江西武宁县桃林(在今武宁大洞乡)。程泽之妻汪氏与第三子程鄎一同生活,殁后葬木石港东春乡,其地今名程泽畈,正是以程氏而得名。因五处地名中都有“林”,这一支程氏后来便被称为“五林程”。
程泽的生前身后事
程泽是五林程氏的湖北始祖,关于他,有三个问题尚待厘清:其一,他是否进士出身?其二,他是否曾任黄州太守(知军)?第三,他是否于城破之时遇难?
在五林程氏的多种资料中,都介绍程泽考取进士,登第之时,一说在景祐年间(1034-1038),一说在景定年间(1260-1264)。然而笔者在安徽歙县自宋至清的进士录中查不到他的名字。说他是黄州知府,但历代《黄州府志》也查不到他的名字。乾隆黄州府志所载秩官数量稍多,其中宋代知军32人,并无程泽。光绪黄州府志中,宋代知军增加了一人,依然没有程泽。当然,兵火战乱,导致载记缺失,文献零落,进士、秩官名录不全,是常见之事,不可据此断定宗谱所载失实,但若要证实,亦须进一步查考。
程氏五林一宗谱载:“程泽,宋景定间进士及第,出守黄州,卒于官。”这里亦称程泽为黄州太守,但未说殉城死难。乾隆三十二年(1767)重立的程泽墓碑记则称,“公字闰父徽歙篁墩人宋景佑登进士第出守黄州殉乱卒于官不得归歙”,称其“殉难”。那么他是寿终正寝还是城破殉难呢?
程泽的坟墓就在当时的黄州府城清淮门外,定惠院之西杏花园,且有碑志在。如果死于城破之时,则当时兵慌马乱,应该是没有条件择地安葬的。据此推测,他“卒于官”但未死于难。不过,或许的确是殉城而死,且被草葬,乱平后重新建墓。而宋元易代之后,在蒙古异族统治下再称殉难,就犯了大忌,故后人在碑刻家谱中不得不隐饰其事,改称“卒于官”;明兴元亡,这种忌讳就没有了,因此又恢复“殉难”之说。这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改朝换代,国事屡经变易,程泽之坟一直有人祭扫。至明代,黄冈人奚世亮,任福建延平府同知,摄兴化府事,拒倭寇月余,力战而死,朝廷感其忠义,赐右参议,归葬黄州,其葬地正在程泽墓旁。至清代,程墓碑刻尚存。再后来,程泽墓地四周为人侵占,成为民居和菜地。当时该地又多了个名字——槐树岗。清乾隆三十二年,程氏后人程士棠等将墓地周围买下,立据为凭:“黄冈县夏汉文同男必宏,……花地一湾,共计三块,坐落土名槐树岗定惠院之西杏花园,切近兴国州程姓之祖,程泽太守之墓侧,父子商议,央托中邻,三面踩明四界,情愿出卖与程太守后裔,程法通、法隆……五户子姓众等为业,当日得收,时值价银陆两正入手收讫,其地卖后,契明价足,听从管业,……今欲有凭,立此大卖契,永远为照。”程氏后人又从杨姓、郭姓等另外几户买得程泽墓周围其他零碎地块,各立据为凭。
然后,程士棠根据黄冈县修志示谕“遗宦职官墓域有家谱可核令采入志”的规定,恳请县府将程泽墓载入县志。其时县志已经成书,故未能如愿。程氏固争,酿成纠纷,激怒县令杨某,程士棠被押回原籍兴国州收管。清道光二年,程泽后裔、汉阳府学教谕衔管训导事程才濂再次向湖北学使陈情吁请。经不懈努力,程泽墓终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被采入黄冈县第四部县志,但《秩官志》中仍未收录其姓名事迹。程泽墓1949年前后还在,墓址在今黄冈市黄州区青砖湖路黄州老汽车大修厂内。
程氏宗祠的迁变
程泽后裔在鄂东南开枝散叶,瓜瓞绵延,逐渐繁衍壮大。
程泽长子程法通定居的兴国军朝阳里大林,在今洋港镇上畈村一带。程法通的九世孙程廷富,生有七子,各子又各传其后,至明洪熙、宣德年间,已成一方大姓。程廷富的三世孙程万庆、程万迪兄弟二人领衔,于明宣德八年(1433)动工兴建家祠,正统元年(1436)竣工,面积约80平方米,名曰“富公祠”。大林程氏以此家祠为纽带纪念先祖,敬宗收族。
富公祠建成之初,供奉程伯符、程婴、程灵洗、程泽、程法通、程廷富共六位程氏先祖的神主。这六人的选择颇有讲究:程伯符为颛顼后裔,周代诸侯,程国开国之君,国亡,子孙遂以国为姓。他是程氏得姓始祖。程婴更是名垂青史的义士。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杀赵盾,灭其族,赵氏门客公孙杵臼、程婴二人矢志为主公报仇,一慷慨赴死,一抚孤成人。后景公立赵氏后,诛屠岸贾,程婴则杀身以报杵臼。程灵洗,新安郡海宁人,南陈名将。先隶王僧辩帐下,后随陈霸先南征北战,累官至安西将军、郢州刺史,封重安县公,后世累封至忠烈王。程泽为程氏入鄂始祖,程法通是大林落业祖,程廷富是发家之祖。因此,虽名富公祠,其实祭祀的是程氏历代名人。
天长日久,富公祠逐渐倾圮,明成化元年(1465)毁于火灾。明弘治元年(1488)程廷富后裔集资重修,新祠堂面积扩大到三百多平方米,一进三重。因程廷富字汝发,重修后的家祠易名为程发祠堂。明隆庆三年(1569),程泽的十六世孙程国君率族人重建祠堂,将祠基进一步扩大,并易名为程氏宗祠。
明末,程氏宗祠毁于战乱。清康熙三年(1664),族人再次重修,并增建牌楼。乾隆六年(1741)、道光八年(1828)、光绪二年(1876)三次重修。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祠堂毁于侵华日军之手,祠内一切陈设付之一炬。1946年祠堂重建,因资金匮乏,内战继起,至鼎革之际尚未完工。
2005年,程氏族人集资修复宗祠,主体由砖木结构改为钢筋水泥结构,且扩大到800余平方米,工程费时五年,于2010年基本竣工。2012年元旦,来自全国和北美、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程氏族人齐聚上畈村,参与了程氏宗祠落成典礼。
从程氏宗祠的重修和名称演变可以看出,该祠起先名富公祠,是五林程氏之程法通裔孙程廷富一支的家祠。(鄂东南一般称祖堂,也称正堂、宗堂。)后来易名为程发祠堂,再后来易名为程氏宗祠。随着名称的改变,祠堂规模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它由大林程氏其中一支后裔的支祠,发展成为大林程氏共同的支祠,再发展成为五林程氏共同的宗祠。这种变迁,既反映了一姓繁衍壮大的历程,也是时代嬗变、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生动体现,可以说是社会变迁和姓氏繁衍的活标本。
2015年,程氏宗祠与众多祠堂一样,在政府文化部门的指导下,被改造为上畈村文化礼堂,在新时代增加了新的功能,成为村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这是祠堂文化的又一次嬗变,其意义也非比寻常。
五林程的繁衍和凝聚
因为程氏祠堂的凝聚作用,自明代中期以后,兴国州朝阳里发源于大林的程氏各庄,便被统称为程发。
明嘉靖年间,朝阳里程氏各庄已有2700余众。而鄂东南七山二水一分田,其时地瘠民贫,为谋生路,族人不得不渐次外迁。阳新县陶港镇、三溪镇、大王镇和大冶市陈贵、金山、罗桥、金湖、茗山以“程发”为名的村庄,均由朝阳程氏发旺衍生而成。留在朝阳里当地的程发各庄,分列于朝阳河上游两岸丘陵低山地区,至今已经繁衍24个庄门,其中枫树下庄属于龙港镇大力村,其他23个庄均在洋港镇境内,包括上畈村14个,燕窠村7个,中罗村2个。24个庄共计4500余人。
现在,黄石境内的五林程氏支脉有180多个庄门,湖北通山、蕲春、鄂州、郧县,江西、陕西、重庆、河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都有五林程后裔,可谓枝繁叶茂,遍布全国,延及海外。
程泽第五子程鄮(法玄)的22世孙程万年, 谱名英梁,武昌府兴国州下双迁里(即今通山县燕厦乡)上湖畔庄人,系五林程氏之桃林程后裔。程万年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中武举,乾隆二十六年(1761)中恩科武进士。蓝领侍卫加一级衔。任广西宾州参将、宾州武备,升四川叙马营游击。奉檄出征金川,平定苗民反叛,继统兵入藏,抚定察木多部诸番,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
鄂东南的一些族姓,分枝散叶,人多面广,为维持族人的世代团结和血脉亲缘,前人设计了包括建立祠堂、共祭先祖等重要的活动和仪式。例如,在阳新、大冶一带,“接太公”就是一种普遍流行的聚族娱亲方式。“接太公”又称“太公过案”,大冶的彭、陈、张姓,阳新的柯、赵姓等,都按照一定的章程举行仪式,鄂州沼山的杨姓、花湖的梅姓等也定期举行“接太公”仪式。阳新县太子镇的“接太王”则将本姓太公扩大到徐、费、李、黄、何等五姓,而且衍生出一些神奇的传说。还有些乡镇,“接太王”接送祭祀的实际是孙权、甘宁等历史名人,大冶果城里的“土主会”则是另一种形式的民间神祇崇拜。
五林程氏也有“接太祖”的成例,而且活动颇有规模,程发一系自明弘治年间起就按24庄轮流祭祖并“过案”。每年清明期间,该年当值庄门与上年当值庄门办理交接手续,以木轿接送太公木神像,敲锣打鼓到派下各庄巡游,巡游结束后在接案庄的祖堂安放神像,举行庄严的祭祀仪式。来年继续这一仪式,轮回不息。
五林程氏的朝阳里宗亲还有吃长寿面的独特风俗,也是始于明代,但不是年年举行,而是量力而行,不定期举办,逢承平无事、五谷丰登才大办一次。具体做法是,重阳节当天,邀请族中耆老在宗祠相聚,共话亲情,同吃长寿面。被邀者须是年满六旬的男性族人。其间因战乱和饥荒影响,有些年份参与其事的耆老人数极少,不得已将年龄下限改到55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均寿命的增长,年满六旬的族人越来越多。自2015年起,女性族人也在邀请之列,但受邀者不论男女,必须达到70岁以上。
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但血脉相连,亲情不断,五林程氏收族敬宗之习俗,意味深长,值得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原载东楚晚报2020年4月22日第16版)
◆ ◆ ◆
有态度,有温度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