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园》对我的意义
窗外狂风肆虐,台风带来的雨猛烈地敲打着窗户;室内的我心潮澎湃,泪水早已打湿我的双眼。花了一个午后,我读完了10万字的《秋园》。本书写了主人公秋园的人生:秋园,1914年出生的一位普通女性,幼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经历了从富贵到贫困、饥饿、绝望的悲剧,堪称另一部《活着》。
近三年,我也在收集一些老人故事,这些故事和秋园的经历有惊人的相似。故事里的人,有的早已离去,有的还在卑微地活着,有的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从那个年代走来,是历史的一部分。可惜如果我不好好记录、整理,这些故事即将淹没在人类的历史长河。我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像《秋园》作者杨本芬女士一样,把我收集的故事完善汇集,让更多的“秋园”鲜活,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那个时代。
诚然,采访、记录、整理、写作需要大量的时间,这工作琐碎,费脑,费神,我常常半途而废。《秋园》的作者杨本芬女士,也是故事主人公的女儿,没有读过多少书,一生都在为生存挣扎:种田、切草药、当工人、坐汽车零配件生意……60岁,她才开始动笔。在家里的厨房,在洗菜沥干的瞬间,在等待炖骨头汤煮沸的空隙里,在一高一矮的两张凳子上,她一遍又一遍打草稿,足足用了16公斤的稿纸,最终让作品问世。相比杨本芬女士,不管是时间、空间,还是精力,我都胜她一筹,可是我既怕苦又怕累,还患有严重的拖延症。人生何其短暂,杨女士坚持和勤奋就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我也许能整出几篇像样的文章。
除了素材,坚持,写作还要文采,“引经据典”、“格言警句”恰恰是我的弱项。通读《秋园》,发现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简洁、质朴、及物的叙述。如202页描写饥饿的人“火车站里人如潮水,男女老少都有。有的大腹便便,一脸浮肿,有的枯瘦干瘪,肋条棱棱可数”;再如秋园在失去儿子时撕心裂肺地痛哭:“一个好儿子,一个听话的儿子,上午高高兴兴地出去,下午变成这个样子回来。你留下娘怎么过,要是我死一千次,一万次能换回我的命,我愿意!”这些文字是日常生活的写照、接地气,有生命力,这样的文字,我“跳一跳”,也许“摘得到”。当然,即便最普通的文字也需不断打磨锤炼,杨女士今年80岁了,还在坚持写作,她的公众号叫-----往事依然清晰。持续输入(阅读)、输出(写作),是我当下的目标。
写作当然是很难的,《读库》编辑老六说,写作就是考验一个人“无中生有”的创造力,也是一个勤学苦练的过程。感谢乐府文化,感谢出版人涂涂,感谢《秋园》,他们为我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愿我的后半生能够勤学苦练,努力用平实质朴的语言,把人世间的苦难变成可以感受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