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读史摘记——了不起的忽必烈

凭我有限的历史知识,一直觉得元朝不过是一个短命的,依靠武力残暴征服天下的野蛮王朝。近日细读《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的“元史”,发现自己太偏狭了。幸好有不同的文本能拓宽阅读视野,提升自我认知。

蒙古帝国领土曾经囊括曾经整个亚欧大陆,版图面积在鼎盛时达到了4400万平方公里,东以现俄罗斯的萨哈林岛为界,北至北冰洋,南到马六甲,西至白俄罗斯的第聂伯河。作为蒙国帝国中国部分的大元,包括现在的中国、外蒙古全部、俄罗斯西伯利亚及爪洼中南半岛。

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在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奋勇拼杀基础上,忽必烈终于在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在他的统治时期,大元达到了鼎盛。

下文摘录《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关于忽必烈的事迹,方便自己记忆,也可从中窥探元朝盛世的一个侧面。

一,  受母亲唆鲁和帖尼别和妻子察必的影响。

能干又聪明的唆鲁和帖尼别的做法:

①她确保儿子们要有文化,对于渴望统治一个伟大帝国的人来说,有文化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

②她以自己的表率作用教导他们一些基本的政治准则。例如,在中国北方她的属地里,她既不剥削汉族臣民也不在这个地区进行抢掠。她意识到鼓励而不是干预当地的农耕经济便会增加税收。

③她对宗教实行宽容政策。尽管她本人是一个聂思脱里派基督教徒,她向佛寺、道观以及伊斯兰宗教学校捐助金钱以及其他具体的支持。她认为在自己的分地上对宗教的赞助会使她更容易进行统治。

④在对自己分地的管理中,她吸收几位汉人幕僚设计出的管理汉人臣民的适当制度。

⑤在忽必烈的童年和青年缺失父爱的时代(父亲拖雷离家在中亚或中国征战),唆鲁和帖尼招募一位名叫脱罗术(Tolochu)的畏兀儿人教忽必烈读写蒙古文,并确保通过汉人幕僚使忽必烈受到汉人方式的影响,

⑥她为忽必烈争取到了第一个官职。说服大伯窝阔台将邢州封给忽必烈管辖,邢州地处河北地区,在1236年拥有上万户的人口。

⑦妻子察必劝告忽必烈防止蒙古家臣把他分地中的肥沃农田变成牧羊的牧场。她的理由是如果忽必烈鼓励这种转化,他不仅会破坏自然农耕经济,而且还疏远他的汉族臣民。

⑧察必还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尤其热衷于吐蕃佛教。她对佛教的热情肯定促使他支持这种宗教。忽必烈认真地考虑了察必的各种见解。

二,军事展露头角:

①1252年七月忽必烈接受兄长(也是皇帝)蒙哥发动远征的命令。1253年九月他向大理进军,大获全胜,忽必烈36岁第一次军事远征是凯旋而归,自己军队损失很小。战争后他把蒙古的控制扩展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一个向中国南部发动进攻的基地和一条扩大与缅甸及印度贸易的通道。

②1258年年底,忽必烈率领军队从开平出发在长江中游的鄂州渡过长江和南宋作战。1259年9月中旬,忽必烈获悉蒙哥的死讯,他的兄弟要求忽必烈返回蒙古本土选举新的大汗。此时忽必烈刚刚到达长江北岸并且正准备向南入侵。按《元史》和波斯史家拉施特的说法,他告诉使者:“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遽还”? “我们带着一支多如蚂蚁和蝗虫的军队来到这里;我们的使命尚未完成,我们怎么能够返回,难道仅仅因为传闻”?他没有立即返回北方1259年整个冬天忽必烈的军队坚持对南宋作战。他们首先渡过长江,接着围攻坚固设防的鄂州城。

1260年初,阿里不哥的一个盟友向开平城进军。忽必烈必须放弃对鄂州的围攻,向北回军迎击阿里不哥。忽必烈从鄂州撤出大部分军队,只留下一支象征性的军队保卫已占领的地区。忽必烈在1260年春天抵达开平,5月5日仓促召集的一次忽邻勒台上被选举为大汗。

导致:宋将领贾似道利用忽必烈的突然撤军命令向蒙古的这支小部队发动进攻,并且迅速击败蒙古军,收复了宋朝领土。贾似道由于不了解前因后果,因为小小的胜利错误地引导宋廷拒绝与蒙古和解。

三:宽容政策:

①1251随着他的兄长蒙哥在争取汗位斗争中的对手们能得到相对宽大的处理,他起到一定作用。

②1253进攻大理时,姚枢劝说下忽必烈阻止了不必要的杀戮。忽必烈命令部下制作一幅带有禁止杀戮字样的帛旗,城内的居民确信如果投降,他们的生命可不受伤害。由于这种保证,大理选择了投降。忽必烈没有食言:居民没有受到伤害,他们的政府系统只有很少的改变,并且允许段氏家族和忽必烈指定的宣抚使分享权力。

③1258年,组织宗教团体的论战,并进行裁决。他召集300位佛教僧侣、200位道士以及200位儒士和朝廷官员对有争执的问题进行辩论。最后他赞同佛教观点,道教徒被宣判是辩论的失败者。但是忽必烈没有禁止道教,仅仅抑制他所认为的过分行为。他惩罚道教徒的温和态度得到汉人臣民的赞同。

四:分地管理有方。

①在自己的封地内,忽必烈通过鼓励农业以及宗教上的宽容政策寻求与他的汉族臣民保持良好关系。

②他笼络一批志同道合的幕僚,其中大部分是汉人。忽必烈接受刘秉忠(1216—1274年)劝说,培养、保护和使用被他描述为国家财富的儒士;接受刘秉忠建议,对汉地臣民制定不过分沉重的税收和军事义务;1256年,接受刘秉忠建议,在自己农耕世界的新分地内建设一座都城。选择了一个夏天气候凉爽,四面环山,水源丰富,近汉人农业边缘地区和蒙古人牧场,内城有殿堂和官府,外城是猎场,名为开平的新城(即上都)。开平成为连接蒙古和汉人的重要中转站,传统的蒙古人就不能指责忽必烈放弃传统而站在汉人一边。

赵璧(1220—1276年)向忽必烈讲演儒学。姚枢(1201—1278年)是对忽必烈影响最大的儒士幕僚,姚枢是一位“务实并多才多艺的且善于使自己的传统学识适用于新环境的儒士”。

③他常和聂思脱里基督教徒、吐蕃佛教徒以及中亚穆斯林教徒磋商,而不把自己囿限于汉族幕僚之中。

④依靠儒士幕僚的支持和协助,他发展农业、发行纸币鼓励贸易并且征收赋税。

⑤不把自己局限于作为幕僚和行政官员的儒士中。军事方面,忽必烈依赖蒙古统帅的建议及辅佐。他把当前的和以后的军事行动都委托给蒙古人。他用畏兀儿人和突厥人作翻译、地方长官和文书主管。

通过以上种种,忽必烈为他的帝位做好了充分准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