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1

人为什么活着?好像无解。

但不同的人又能给出不同的答案。比如:佛说,活着是为了渡苦海;儒家说,活着无外乎为了功名;而道家讲,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

当年咪蒙被以贩卖焦虑“罪名”封号清出互联网的时候,人们还没有现在这么焦虑,好像更无意“躺平”。短短两年时间,现在想躺下,连块舒服的地儿都不好找了。

每当谈论起凭什么把人生走完的时候,就会想起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观点,他说,人要靠激情活着。

确实是这样,人生没有了激情,也就昏昏欲睡了,和死了也没有什么两样。

激情可以来自很多方面,比如,发财、高人一等,甚至是报仇。

不过,在当下社会,我们活得都越来越功利了,活成高人一等的样子应该是大部分人的激情。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没有离过家乡的人没有这种感受。

那就是,当你离乡多年之后,如果你和家乡的人还一样,是没有人瞧得起你的。

其实,这样大家都平等,交往时也不会有太多障碍,半斤对八两,这样不好吗?

不好。你一定要活成高人一等的样子,有那种爷回来的感觉,大家才会排着队地恭维你,有可能也包括你的至亲。

很多时候,中国人需要的是一个能崇拜对象,而非一个能平视的人。

罗素在他的自传中,写过一段很有名的话,他说:

“支配我人生的三种激情,它们虽然简单,但是非常强烈,具有压倒之势。它们是: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对人类的苦难抱有情不自禁的怜悯之心。这些强烈情感如同阵阵狂风,路径全无规则,将我刮到各处,让我掠过极度痛苦的深邃海洋,濒临绝望的边缘。”

罗素讲的三种激情,第一种是出于生理的,第二种是出于理性的,第三种出于社会责任。

也可以理解为对真情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也就是政治的追求。

不过,这段话的后半段就完全是情绪化、文学化的表达了。

因为罗素还是一位文学家,他的《幸福之路》、《婚姻与道德》一直是比较好的文学鸡汤,他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是“西欧思想、言论自由最勇敢的君子,他的活力、勇气、智慧代表了诺贝尔奖的原意和精神”。

2

罗素作为一名哲学家,在他1912年就发表了《哲学问题》,成了分析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1945年出版的《西方哲学史》更是被世人奉为哲学史的经典。

罗素1872年出生于威尔士的英国贵族家庭,1970年去世,活了98岁。他的祖父约翰·罗素勋爵在1840年代曾两次出任英国首相,他自诩是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的继承者。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把哲学的注意力从思考世界起源转变为思考人生,他的智慧和勇气启迪了后来的无数哲人。

外国的就不用说了,中国的也很多,你比如王国维、梁漱溟这样的哲学家后来都成了人生指导师。

人生确实需要反省、自察,要不然确实也不值得过,只能深陷于功利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十几年前,我结识了一位老者,副厅级退休,今年九十多岁了。可他还为自己的孙女嫁了一个小学校长的儿子而愤愤不平,虽然二人是深圳大学的同学。

九十多了,照样有想不明白的事情,这种“未经省察的人生”最终也只能愤愤不平。

当然,苏格拉底强调的是人生的理性,从探究人性的本原,到领悟社会的秩序,再到思考经济的规律、历史的大趋势。

不过,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和科普作家斯蒂芬·平克却拉起了另一条反对苏格拉底的战线。

平克认为,我们的人性并非理性,也不自由,更谈不上平等。现代脑神经科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乃至社会学的观点,无不时刻提醒我们,理性本身有其局限性。只有能够教会我们谦卑的学问才是好学问。

如果做到谦卑,那就是要知道自己多无知;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无知呢?那就是要把自己的知识边界扩大,知识的边界越大,才知道未知的范围有多广。

这就如同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圆里是你知道的,圆外是不知道的,只有这个圆越大,你才能感知到圆外的世界有多大。

可以说,罗素是为自己画了一个大大的圆,而圆的外延也更加广阔。

罗素首先是个数学家,他11岁的时候跟着哥哥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学,他16岁入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28岁写出《数学原则》,这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对逻辑哲学和数理哲学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罗素在数学成就上最有名的就是罗素悖论,或者叫理发师悖论。

小城里的理发师放出豪言:他只为城里人刮胡子,而且只为城里所有“不为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么他应不应该为自己刮胡子就成了一个悖论。罗素悖论提出了一个数学集合的缺陷,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最后给这个集合理论打补丁。

罗素的数学逻辑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数学家,如计算机学科的先驱艾伦·图灵和约翰·冯·诺依曼的研究。图灵奖是当今计算机界最高奖,约翰·冯·诺依曼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3

100年前,1920年10月12日,罗素应梁启超、胡适等为代表的中国公学、中国尚志学会(一个官方的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学会等机构邀请,携他的情人勃拉克乘“波多”号轮船抵达上海,开始了近十个月的中国之行。

罗素到中国之前,罗素在中国知识界中的声望甚至超过今天。

这主要是因为一个人的翻译,这个人叫张申府,周恩来的老师、入党介绍人。

1920年时任北京大学助教的张申府与陈独秀、李大钊创立《每周评论》,成为《新青年》的编委,他首次在杂志上向国人介绍了罗素。

1919年至1920年,在不足14个月里,张申府就翻译、注释和撰写了10篇罗素论文。《新青年》只给三个人办过专号:前两个是马克思和易卜生,第三个就是罗素。

对这段历史,张申府曾骄傲地写道:“有些现代的新学说新人物是我第一个介绍到中国来的,有些名字也是我第一个翻译的,后来都流行了,比如罗曼·罗兰、罗丹、罗讷、巴比塞、伊本讷兹等都是。以后大大同情中国的罗素尤其是,这是我对于国家的一种贡献,我深自引以为光荣。”

对于这位25岁的罗素专家,罗素本人是认可的,他曾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讲:“中国的张申府先生,比我还了解我的著作。”

罗素在中国十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故事,很八卦也很传奇;见了很多知名学者,在北大等高等学府做过多次演讲,在长沙演讲时的中文记录员是毛泽东。他回国后出版那本著名的《中国之问题》。

罗素不懂中文,之前对中国也知之甚少,所以他的观点完全是一个局外人的观点。在中国期间,为他担任翻译的是28岁的是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兼通数学、现代物理的语言学家赵元任。

4

在《中国之问题》书中,罗素谈到了中国人的三大缺点。

第一、贪婪。

他认为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官员都是贪婪的,甚至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当官就是为了能够有权力更好的贪钱而不是为百姓谋取福利。

第二、怯懦。

罗素认为中国人缺少主动的勇敢,就比如在近代的战争(指的是抗战以前)中,中国人的部队总是遇到稍微强大的阻力就溃不成军。

第三、冷漠。

罗素认为,这是中国人存在的最大问题。中国人很少主动参与对他人有益的事情,大家都怀抱着一种事不关己就不去管的态度。看到别人身上发生灾难以后,幸灾乐祸的情绪更多而不是一般的同情。

有意思的是,罗素给中国开出“药方”与他刚来华时批评布尔什维克暴力独裁,提倡自由民主恰恰相反。

罗素在访华最后一次题目为《中国到自由之路》讲演中提出了改造中国的十条建议,其中他强调:“在目前产业幼稚、教育不普及的中国,不能模仿西方的模式采用民主的体制,而必须经过一个专制的过渡期。若避免资本主义而发展实业,需仿效俄国的方法,第一步惟有采用国家社会主义为最切当。”他还认为,中国需要一个纪律坚强的革命组织,以暴力扫除军阀,建立革新政府。

好像之后,一切都按他的想法发生了。

罗素还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反对军国主义,推动反核运动。

1954年4月,罗素发表了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宣言对核武器带来的危险深表忧虑,并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冲突。宣言的签字者包括11位著名的科学家,其中10人均为诺贝尔奖得主。

当你觉得人生很无聊的时候,不妨试图了解一下别人的看法,扩大你的认知边界。学会让自己的大脑中保持不同的声音,学会自己反对自己,学会自己包容自己。

这样的人生才是“经省察的人生”,是“值得过的”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