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雕塑公园看景观设计才是正经事
2018年第一篇。关于园林景观设计。
众所周知小秋是个花痴,因而辰山植物园常去,于月湖雕塑公园却是第一次拜访。临行之前询问设计圈里的老司机需要重点观察的节点在哪,答曰全园都是重点,那么,我还是老老实实拿着小本子做记录吧。
(月湖雕塑公园平面图,绿为春、黄为夏、橙为秋、蓝为冬,照片来自官网)
月湖雕塑公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园区占地1300亩,其中湖区面积占全园的三分之一,是由台湾金宝山集团总裁曹日章先生出资修建的一座集自然风景与现代造景艺术相结合的雕塑艺术园区。(以下简称月湖公园)
(公园鸟瞰实景,照片来自网络)
公园依托周边山林和湖水资源,以月文化为主题,设计专案雕塑、将湖岸规划为春夏秋冬四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区,应用相对的植被和建筑来表现各区的不同自然风光。
网上对于雕塑艺术的评论各执其词,但今天我要另辟蹊径、撇开雕塑不谈,我们来谈谈园区的植物设计。
(公园入口,列植八棵加拿利海枣)
以季节来划分空间区域的公园设计,小秋目前在上海只看到两例,一则是本案,另外一个是延中绿地,该案为加拿大WAA设计事务所与上海设计院共同设计。另外,在迪士尼星愿公园有冬园主题区,此乃后话,下次再谈。
(从冬岸回望春岸)
如何用植物来表现出不同的四季景观,自然是应用具有明显季相变化的树种来营造出当季的景观氛围。但在此之前,先要确定的是整体的基调树种,简单的来说就是如同绘画般,先确定出作为基础的底色。在这一点上,本案选用的是香樟、垂柳和水杉,三者中香樟为常绿乔木,垂柳和水杉为落叶乔木;香樟树形为阔卵形、可成林可孤植;垂柳为垂枝型、枝干飘逸、适宜水岸种植;水杉为尖塔型、秋色叶明显、常成片种植做背景兼顾隔离之用。
以本案为例,对于四季区域进行详细分析:
春岸区主要景观节点为游客服务中心、春岸广场和水上舞台,植物配置以春花为主秋叶为辅,开敞草地上数株大香樟呈散点状分布,林缘穿插秋色叶树种乌桕、榉树等,植物组团为乔木+地被的模式,如:玉兰+春鹃(早春花期),苦楝+金丝桃(花期暮春),另有桃花、樱花(花期仲春)等其他开花植物,使得春季花事不断、营造出轻松浪漫的春日氛围。
夏岸区为园区中最受欢乐的区域,这里有具有热带风情的人工沙滩、设施齐全的儿童乐园、以及月湖嘉年华和树上观景台等游乐区域。植物种类相对丰富许多,最具特色的便是高大十几米的棕榈类植物——加拿利海枣,以三两组团的方式散点种植于沙滩和游乐园等处。(月湖公园现有30棵加拿利海枣:入口处列植8棵,夏岸种植15棵,3棵位于秋岸的月山海旁,另外四棵对植于冬岸的月湖会馆前。)
夏岸区以香樟、广玉兰、雪松等常绿大乔为基底,搭配应季开花的合欢、紫薇,另有鸡爪槭和栾树等秋色叶树种点缀其中。夏岸区中被称作老巨木的观景台实际上为人造树型假山,高达26米,游客可登上其中远眺湖岸,其上满覆藤本植物(常春油麻藤、常春藤、紫藤等),常绿藤本的应用使其远观绿意葱茏,近看生机盎然。
值得一提的是,儿童戏水池旁的一景,看似随意摆放的景观石后为大小不一的毛鹃球组团,园路一侧的草坡上以四排小木桩做分级处理,点植三棵鸡爪槭,后排以珊瑚树绿篱遮挡设施用房、背景为香樟为主的常绿乔木组成的密林。此一处造景仅应用四种植物,整体效果干净简练又带着些禅意,颇有些日式园林的味道。
秋岸区多为开敞的空间,沿湖岸分布着咖啡驿站、月湖美术馆、秋月舫和月山海等景观建筑。其中月湖美术馆为双螺旋地景建筑,前后各有两个入口、建筑虽为两层但主要展览区为隐藏在地下的负一层,美术馆的屋顶上覆盖了草坪,绿色由地面一直延伸至天空,给人的感觉仿佛是这栋建筑自然地破土而生,如此般巧妙设计,建筑和环境和谐融合在了一起,让人倍感欢喜。馆内空间以黑白两色为主,布局简练风格大气,弧形的玻璃幕墙保证了室内的采光效果,亦是相当出彩的一点。
植物空间上同样表现出秋日的特色,沿着水边木栈道从夏岸行至秋岸,木栈道旁是湿地松+鸢尾的纯林带,湖岸边散植垂柳(秋末的柳叶青黄、随风摇曳,亦是极美),美术馆和水上广场周边皆为开阔的大草坪,草坪的边缘处片植了香樟、广玉兰等常绿乔木作为背景层,秋月舫至月山海沿路一侧则应用了水杉、杨树、榉树、银杏等秋色叶树种,当然秋日的桂花亦不可少,另有玉兰、杜鹃等春花植物。
月湖公园的最高点便是冬岸区的小佘山了,山下的湖岸旁是三层建筑的月湖会馆,其屋顶绿化以云南黄馨等常绿灌木为主。山上建立了登山步道以及可以直接通向山顶的自动扶梯,山顶有一座高12米的小教堂(当日并未登高、留待下次拜访)。从现有的植被状况来看,设计方应该是将小佘山上原有植被进行了保留和梳理处理,沿路栽植了香樟等乔木,地被植物则以常绿的茶梅和毛鹃为主。
园路一侧的湖畔依旧种植垂柳,原本建立在湖中的木栈道现因材质损坏原因停止使用。小佘山的另一侧设置了一处咖啡吧,其露天吧台的木质平台上保留了原有的香樟树,南侧的草地上摆放的是大型石雕作品——人间舞台,以香樟和水杉混植作为背景。冬日此地过于阴冷郁蔽游人寥寥,倘若夏日炎炎于此处饮茶闲谈,背倚青山、远观绿水,倒也十分不错。
冬岸的植物景观以常绿为主落叶为辅,常绿植物有香樟、香泡、女贞和湿地松等,落叶乔木为水杉、朴树、垂柳和光皮梾木等,以该区域的背景林带为例:湿地松+构树+珊瑚树+八角金盘,从上层到下层基本都为常绿植物,保证了景观中的冬季有绿亦兼顾了隔离的作用。此外,冬岸还设有一片樱花林,林内有一座开敞式的木质观景亭,用于观赏和休憩。
夏秋冬春四岸除却春夏两岸外,其他三者间界以桥作为连接,夏至秋的石拱桥两侧散植垂柳,冬岸至出口的石拱桥临岸片植水杉,另一侧则是梅花+海桐的搭配,其他两处一处为水幕桥、一处为平桥并无植物种植。
诸如此类的设计细节仍有许多,一个优秀的作品必然是值得反复观摩和学习的,此次拜访仅为管中窥豹,行文之中亦觉所得内容甚为浅薄,许多精妙之处仍然需要再次多次的持续观察和研究。
最后,此类景观设计分析为小秋首次尝试,个人所见不同难免会有认知误差的存在,如有不同看法还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