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正军级,55年却仅授大校军衔,活了107岁,至今健在

引言:新中国成立后,从1955年第一次授衔到1965年取消军衔,共有1604位将领授予将衔,他们就是令我们致敬的开国将帅,时光飞逝,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开国将帅们大都离我们而去,如今只剩下10位开国少将,而年龄最大的就是1961年授予将衔的张力雄将军,如今他已经107岁高龄。

其实在55年授衔时,张将军就是正军级干部,按资历是可以评为少将的,而像他这样正军级被授予大校衔的还有两位,二十四军代军长梁金华和六十军政治委员刘暄,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张力雄将军的军旅生涯。

长征前后的浴血奋战

1913年,张力雄生于福建上杭,1932年中央苏区总部发起扩大红军队伍,踊跃参军的号召,在红军的大力宣传下,张力雄是才溪乡第一个报名参加的,受他影响当地很多青年踊跃参军,而表现最为出色的张力雄,在参军不久,就接到进入红军学校进修的通知,几个月后毕业后的张力雄被任命为红34师的100团一营机枪连指导员。

1934年9月,张力雄时任随营学校政委,当时他接到任务是率领800多名学员,在白云山一代阻击敌人,他们血战了三天三夜,抵制住十多倍于己敌人的疯狂进攻,为中央红军转移赢得了时间。

这一战也是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战,因此战功在长征后他被任命为红5军的45团政委,而45团的任务就是担任全军的后卫,这个任务非常辛苦,危险性也很大,但张力雄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把能够执行最艰苦的任务当成一种荣誉。

张将军一生征战无数,多次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作战,但要说他一生最难忘最艰苦的战斗,那一定是高台战役。

1936年的最后一天,红五军在军长董振堂的率领下,一举攻占高台县城,在各单位宣传努力下,动员穷苦百姓,很快在高台建立了革命政权,但十几天后,敌人就集结2万多人,在大炮的配合下,向高台县城发起进攻,战斗中张力雄左腿被子弹击中,他先被老乡藏在一处夹墙里,不久被送出城找到大部队,后来张力雄听说高台失守,红五军全军覆没,连军长董振堂都牺牲了,与他并肩多年的战友们几乎都没有活下来。

与皮定均将军的战友情

回到延安后,张力雄进入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留任抗大工作,1943年调任太行第七军分区担任政治部主任,军区司令是皮定均,当时他们是第一次搭班共事,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开辟豫北抗日根据地。

当时他们困难不仅仅是来自于敌人的骚扰和侵犯,还有豫北地区的困难现状,在1942年这里刚经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再加上日伪军的烧杀抢掠,当地群众缺衣少食,经济也非常困难,但两人是在枪林弹雨中拼杀了十余年,经历了多年残酷战争和艰苦环境的考验,任何困难也难不住他们,两人合作非常默契,在一年多中,指挥大小战斗300余次,用缴获的粮食接济了灾民,他们的实力也在迅速增大,最重要的是成功开辟了拥有数十万人的豫北抗日根据地。

在艰苦奋战的岁月里,两人建立深厚的战友情,1944年皮定均调离时,他把一架德国望远镜送给张力雄,这份纪念他们革命友谊的礼物,张力雄一直保存至今。

抗战胜利后,几支部队在桐柏地区成立中原军区,张力雄任第一纵队第三旅政委,而皮定均为第一旅旅长,虽然两人不再是搭档,但毕竟在一个纵队中,只不过在中原突围中,皮定均留下来率领一旅掩护主力撤退,再见时两人已是在淮海战场,建国后皮定均担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而张力雄担任第13军政委,两人分别戍守祖国的东南沿海和西南边陲。

高风亮节的开国将军

1955年授衔时,皮定均被主席特批为中将,而担任军政委的张力雄被授予大校,正军级授大校衔,部下为他不公,但他说:“我坚决服从上级的安排,给我授予大校衔,就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你们想想,还有不少优秀将领离开部队不能授衔,比起他们,我是幸运的。”

张力雄将军虽然对此不在意,但组织上对他的功绩评定是公正的,1961年张力雄被授予少将衔,也成为开国将军,如今老将军已经107岁,成为年龄最大的健在开国将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