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忙冬”
印象中儿时的冬天是“闲冬”,如果不是大雪纷飞天、黄沙飞扬天、冰冷刺骨天,小村的街头巷尾总能见到三五成群闲聊的人们。但我的父亲是不在其列的,从我记事起,父亲的冬天总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
冬天要忙一家人的烧柴。立冬过后,场光地净了,田野也显得冷清起来,父亲除了给街坊邻居帮忙修房盖屋之外,准备烧柴是最重要的事。这时候村前村后大树上干枯的树枝、沙丘背风处飘落的枯叶、河道里一望无际的蒿草、地头废弃的秸秆,都成为我家烧火的好材料。父亲在院子里空地上用木棍扎成围栅,一垛一垛积累起小山一样的柴垛,这是我们一家八口一日三餐烧的柴火,更是冬天取暖的必需品。大雪纷飞时,我家的炕总是烧得热气腾腾的,一家大小围坐在热炕上,小的读书,写字,母亲和姐姐做家务,一家人其乐融融。
冬天也是父亲给家里增砖添瓦的好季节。我们村坐落在黄河故道,随着风雨冲刷,村后的沙岗会裸露出一些砖瓦,据说是黄河改道前的村居。冬天闲不住,父亲总是起早贪黑地去捡拾能用的砖瓦,有时候运气好,也偶然会挖出三两层完整的房子根基,有完整的砖块,父亲总是喜出望外,如获至宝,有时甚至忘了吃饭。
我并不理解父亲为什么在严冬也这么忙,即使冰冻三尺也不停歇。后来,母亲才告诉我:父亲与伯父分家时,是一根扁担把家挑过来的。一头筐里是我的大哥大姐,一头筐里是锅碗瓢盆,父亲和母亲在村外这个打麦场里起火搭灶,用木棍和草席搭建草棚,开始了这个新家的生活。后来我和弟弟妹妹相继出生,6个孩子,8口之家,是父母辛辛苦苦支撑起这个家的,没钱买砖瓦,父亲就想办法。到我上初中时,家里已盖起6间房子、一间厨房、半人高的围墙,垒房砌墙的砖瓦都是从废墟上捡来的。
冬天,父亲还会想办法给家人改善生活。有一年冬天的一天,父亲带着我去村外的一条不宽的小河里捉鱼,我看着平静的水面很纳闷,这里会有鱼吗?只见父亲在河边走了几个来回,仔细端详后,找水较深,水草多的河段,开始用铁锨把河水截成几小段,截好后在一头用水桶往外排水,当露出地面时,里边的鱼虾变得活跃起来,噼里啪啦地在泥中挣扎,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禁不住口水直流。
父亲小时候上过几天私塾,几乎没啥文化,他说的话有时候还是很耐听。父亲常说:“要想过得好,就要(比别人)起得早。”“你在睡觉(别)人起早,人家过得比你好。”“力气攒不住,不用也浪费。”“冷天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父亲的话粗理不糙。
父亲对儿女的教育更多的还是身教,身教胜于言传。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勤劳、学到了节俭、学到了自强不息、学到了永不放弃,学到了人生无“闲冬”。只要你努力,冬天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