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和忆当年】系列诗词73(8首)我的感触与感怀(六)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邦和忆当年
系列诗词73(9首)
我的感触与感怀(六)
世事何尝无触动 古今多少感怀留
01. 七绝
叹天有不测风云
(平水韵)
2006年12月
去春聚首帝京城,还忆当年往事情。
谁料时移三季后,六猴只剩三猴行。
*六猴只剩三猴行:指去年在京一起餐聚的6同窗均属猴。不料一年后,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郑筱萸被双规,郑妻刘同学也犯案,而中科院研究员还连栋则患上癌症。
02. 五绝
元宵节思儿
(平水韵)
2007年元宵节
逢年过节,思念远方亲人乃人之常情。不知何故,今年尤甚——
今日元宵节,难言感慨生。
人生多憾事,最是思儿情。
03-05.七绝9首(录3)
西藏考察纪行
(新韵)
2007年10月6-15日
2006年7月1日,平均海拔4000余米、被称为“天路”之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吾于次年10月6日-15日,随省一民主党派考察团自南京乘特快列车至兰州,再经西宁赴西藏考察。一路上,青藏高原圣洁壮美的自然风光,神秘莫测的宗教色彩,瞬息万变的天气气象,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迥异的风土人情,无一不给余留下深刻印象,感到今生有此一行,足矣!故特作诗以记之(此组诗后发表在2015年省刊《文苑天地》栏目2014-4和2016.3.12.《古典文学网》上)。
(二)高原奇观
2007年10月7日—13日
天蓝云净宇穹低,兽异禽珍人迹稀。
尤叹沿途诸信众,居然匍地向前移。
*匍地前移,指“磕长头”,为藏传佛教最虔诚礼佛之一。磕头时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向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记,起身于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遇河流,先于岸边磕足河宽再行过河。入夜后,翌日从昨日处开始,绝不投机取巧。即便千里也要完成去圣城拉萨朝佛之愿望。
(三)拉萨感怀之一
2007.10.8-10日
久慕圣城终降临,最为赞叹气清新。
来生若有支边事,愿做高原一草民。
(四)拉萨感怀之二
2007.10.8-10日
绝世风华迷众生,高原雪域净心灵。
藏传佛教根深固,无处不闻祷告声。
06-08. 七绝4首(录3)
随省政协界别考察团考察黄山
2007.10.25-29.
2007年10月15日,余刚自西藏考察归来,10天后又随省政协界别考察团进行年度专题考察。此行专去黄山市,包括屯溪/黄山风景区/黟县宏村/歙县棠樾牌坊群和鲍家花园/以及原本属徽州地区而现为宣州市之绩溪县龙川村/胡氏宗祠等地考察,行程紧凑,内容丰富;且亦是余在时隔26年之后,作为一名六旬老人而再次亲登黄山,颇有感触,值得以诗纪念(此组诗后刊登在《文苑天地》栏目2016-2期上)。
(二) 再上黄山有感*
(新韵)2007.10.27
兔走鹰飞超廿载,今朝再度上黄山。
登高何惧年龄迈,步履依然似少年。
*指1980年曾首上黄山(见20-21页《首上黄山》)。
(三) 胡氏宗祠感怀*
(平水韵)2007.10.28
宗祠气势盖云天,已领风骚数百年。
代有雄才相继出,如今更是史空前。
*胡氏宗祠,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绩溪县龙川村,建于明嘉靖年间。该祠依山带水,气势飞动,有前后三进,内有保存完好的各种木雕,被誉为“徽派木雕艺术宝库”和中国古祠一绝。该村系胡锦涛总书记和近代学者胡适以及明代两任尚书(胡富和胡宗宪)之故乡。
【注】“奕世尚书” 坊之“奕世”2字,即一代接一代之意。该坊是为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而立。胡富是明成化戊戌科进士(1478),胡宗宪是明嘉靖戊戌科进士(1538),两人刚好相隔60年荣登金榜,故冠以“奕世”。因为胡富、胡宗完为龙川胡氏家族争光无限,人们为了永久地纪念,为此2人立坊多达13座,其中龙川就有7座。但如今仅留下这一座徽派功名坊中的精品。
(四) 棠樾牌坊群怀古*
(平水韵)2007.10.28
牌坊声誉五洲扬,御赐江南第一乡。
气势内涵皆罕见,纵横华夏数徽商。
*棠樾牌坊群,位于歙县棠樾村,为明清古徽州建筑艺术代表作,由七连座牌坊依次排列而成。每座据说均有一情感交织之动人故事。内涵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之伦理道德和“以人为本”之人文历史。同时亦是徽商纵横我国商界三百余年之重要见证。乾隆帝下江南时,曾大大褒奖牌坊主人鲍氏家族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相关链接:
《我的峥嵘岁月》(一)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