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历史上的县城,真的和大秦赋里演的一样,这么富裕和繁荣吗?

前言:

历史,似乎并不是电视剧显示的那般华丽和富裕。

前几天去父母家,老人正在看央视一套的《大秦赋》,因为网上传说此剧很火,于是好奇看了3分钟,我的天,电视剧中剪裁华丽的服装,油光水滑的头发,营养良好白净的脸庞,这是距离现在2200多年前的真实情景吗?
真实的历史当然不会是电视剧显示的那个样子。不说远的,40年前,大部分武汉黄陂人都还只能穿土布衣服(的确良在当时相当于现在的阿玛尼),用不起肥皂,洗发水更是听都没听说,在很多人的记述里,农民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而导致的面皮蜡黄,穿的衣服补丁摞补丁,住的房子四面漏风,屋子的地面都是黄土。
但无论如何,1970年代的黄陂,生产力水平比2000多年前的秦朝还是要高出不少,老百姓再怎么样在衣食住行也会强过古代,大秦赋里展示出的这么富裕的秦朝应该不是真的,一个历史剧,如果连当时的服装,建筑,生活方式都搞不清楚,你还能期待他们讲述的会是真实的故事吗?
下图中的剧照,无论是服装,打扮,还是手上拿的剑都距离真实的历史太过遥远(各位去湖北博物馆看看就清楚了(8号线2期开通后去博物馆很方便了),嫌远不想去的话,去盘龙城遗址看看也能发现古代人的住房水平到底如何)
看看国外的历史剧吧,描述中世纪(距今1000多年,比大秦历史更近)的电视剧《权利的游戏》中主角的打扮就合乎实际,头发自然生长,衣服拿绳子一捆,脸上更不会涂什么口红,那个年代科技和生产水平其实就那么低级(就算有钱,你也买不到高级化妆品的)
当然,小编的这种看法遭到了很多人的鄙视,他们说,看电视就图一个热闹,管他是真还是假,你这种人就是典型的直男和工科生,喜欢纠缠细节,动不动就讲逻辑,讨人嫌(小编承认他们说的很对,呵呵)

黄陂的县城

上面说的一大堆,其实是为了说明小编为啥想起要写黄陂县城。
武侠小说和电视剧看多了,总以为过去随便一个县城都很大,都很热闹繁华,既有县衙,还有酒店、DU场、戏院,游乐园等,甚至还有大侠隐居于不知名的街巷里面(小编年轻时就曾幻想回到古代,在喝酒的时候能碰到一位红颜知己)。
但实际上,真正的黄陂县城是很小的,除了不多的几个官方机构,剩下的不过是百来间民居而已。
1.黄陂县城的变迁
黄陂和新洲不同,3000年前就作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域而存在,在宋代以前,黄陂的县域变化很大,所以县城也东搬西迁,北齐时,朝廷将石阳镇改名为黄陂,到宋代以后,县治大致确定了就在如今的前川城区(1210年左右,黄陂县城搬至今日前川西部,后来因躲避金兵的侵袭,黄陂县城曾经搬至青山矶(今青山区附近)),自元朝以后,县城就在今日前川再也没有变动过(抗日战争期间,短暂迁移到北部山区)。
武汉的4个新城区里,县城800多年一直没变动的只有黄陂。古代,县城的书面名称是“县治”,解放后更名为城关镇,本世纪初前后改名为前川街道。
今日前川
2.黄陂县城原来的地理特点
过去,黄陂县城三面环水,上世纪70年代滠水河改道后,今日的前川街道只剩下东面临水了。
从清朝年间的黄陂县志上所绘的县城地图来看,小板桥、西寺、钓台、东寺、理林都在县城之外(这几个地名如今前川还在使用,小板桥是黄陂商业和小吃中心,西寺原来是个寺庙,如今已修了西寺大道,钓台位于城北,也修了钓台大道,东寺位于滠水河边,清代时哪里有个东山寺,如今该区域已成城中村,至于理林,现在的前川产业新城西河半岛是也)
土著前川人从这些就大致可以推出明清时代的黄陂县城大致范围了。
3.古代黄陂县城的大致格局
从清代绘制的县城地图来看,当时的县城主要有3横8纵道路(也有说“九街十八巷”的),三条东西向的道路中,北面是城隍街,中间是上正街,南边是上河街,几条南北向的街巷分别是:吴家巷、柳家巷、江家巷、玉带街、什仔街、戴家巷、裴家巷等.
从这些巷弄的名字,各位大致能够知道黄陂县城最开始是哪些家族在此居住(姓吴、柳、江、戴和裴的前川人才是真正的黄陂土著,哈哈)
  • 从地图上看,黄陂县城北面有三座庙,分别为城隍庙、武圣庙和大观音阁,县署、捕快衙门、戌衙也都在城北(记载中的县衙,只有三间房,多摇摇欲坠)。
  • 黄陂的学宫则位于县城的正中心(所谓学宫,包括县学和孔庙,县学是学生每三年一次的考试地方,通过的称为生员,即秀才,黄陂的学宫规模庞大,如今只剩下一座大殿了)
  • 南边则为市井所在(居民和街市)
这种布局符合过去城市的基本规划,以北为尊,官家衙门位于城北,城南为市井小民活动区域(北京市,城北的地位历来高于城南,各位现在也能理解当初前川为何要向北扩展了吧)

4.黄陂县城的城墙

从记载来看,黄陂县城的城墙最早于明代修筑,明代初(1369年左右)开始修筑,后续又多次加固补强,记载中的城墙高1丈二,周长2760步,。
清朝时,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清朝时候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23米左右,所以古代一步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15米左右,一丈的话约11.5米。按这样换算,明代时修筑的城墙高有近14米(约4层楼高),周长3714米(约3.8公里)。
数学题来了,高中水平,欢迎各位家长解答,题目如下:
  • 一个物体,周长为3.8公里,其包围的最大的面积应为多少?参考知识:周长相同的圆形和方形,其包围的面积大小是不相同的。
明末,李自成军队进攻黄陂县城,城墙尽毁,清代时再次重修,设城门6座,东门、南门、小南门、西门、小西门和北门。解放后,只有挨着滠水河的城墙被保留为防汛设施,其他城强先后拆除,上世纪70年代滠水河改道后,所有的城墙全部扒掉。
黄陂县城军事地位非常重要(武昌为省城,黄陂扼守北边门户),明代李自成攻打过,大清时太平军也攻占过,每次动刀兵,整个县城都是毁掉大半。
明代的城墙多为土制,清代修建的城墙使用的则是条石打底,青砖砌到顶,下图为西安城墙,黄陂城墙如果存在,虽没有西安的城墙这么壮观,但也应该威严肃穆。
真是可惜了,如果黄陂县城城墙还在,该是多么著名的一个旅游景点啊,而如今,没有了城墙的前川老城区,不过是湖北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老县城而已。

综述

这样看来,黄陂古县城和浙江横店修的那些影视基地完全不同,没有整洁的街道,没有宽大明亮的房子,没有一天到晚在街上逛的人潮,黄陂古县城的街道都是黄土,晴天一身灰,下雨都是泥,房子多为土砖所垒,百姓多穿麻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戏院,没有赌场,没有夜生活。
真实的历史,和我们电视剧上所演的完全不同。
▲黄陂过去的县城是没有这样牛叉的房子的
文章写到这里,有亲戚过来瞧见,说欧洲能和我们中华比?欧洲人穿那么破,是因为太穷,咱们中国过去多富裕,人人穿绸缎,家家住大房子。
横店拍出来的历史剧,武侠剧确实让很多人的历史知识发生了偏差!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