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怀念曾经调皮捣蛋的童年,根本不知道啥叫补习班
记得小时候每年一到7月份放了暑假,就会变得特别开心,因为那是一段漫长、热烈、欢快的假期,除了开学前最后几天要狂抄作业,全程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各种调皮捣蛋、撩猫逗狗、摸鱼打雀,上窜下跳,就连在太阳底下疯跑似乎都乐趣无穷。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快乐的根源就在于放假,远离学校和功课,大概就是那个时代男孩子最开心的事了。
所以,看邓超自导自演的《银河补习班》,莫名的亲切,马飞其实不单单是一个角色,马皓文的儿子,而是那个年代所有男孩子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别人轻易能做好的事,自己却总是做不对,被老师看不上。
一直感觉自己的爸爸很了不起,直到有一天被现实打脸。
有一个像地球仪那样爸爸亲手做的玩具。
曾经在柜子上画出身高。
被大一点的孩子围攻,欺负。
青春期开始叛逆,不好好学习。
妈妈为了赚钱每天忙的像狗一样。
忍受妈妈的各种花式差辱,比如说:你长了前十年的脸了么。然后再振振有词的说:我这都是为你好!
被父亲的一句话影响,比如说永远不认输。
家里多了一个乍看挺可恶,其实还挺可爱的孟叔叔。
有一个年轻漂亮的老师。
不喜欢在学校里听讲写作业,却喜欢偷偷研究与飞机有关的知识。
有一段时间每天撒着欢的在外面野,尽情的挥霍童年。
这样的男孩子在90年代遍地都是,满大街疯跑,可是现在,2019年的大街小巷里,现在却基本上看不到了,因为现在的孩子都太乖了,每天像被看押的犯人一样,早上起来被送去上学,枯燥的一整天,然后放飞被接着送去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晚上回家还要写作业,别说出门和小朋友自由玩耍,就算在家里表现不好都要被苦口婆心的批评。
这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吗?还是我们这一代家长强加给他们的,我们是不是在为孩子搭建未来的同时,也在撕毁他们的现在,看完《银河补习班》,每一个大人应该会有自己的触动吧。那时的我们,根本不知道啥叫补习班,不也成长得很快乐。
所谓“银河补习班”,其实是倒霉老爸带着儿子疯玩,玩得开心,成绩还嗖嗖往上涨,表达的是一种我们在乎分数,却不会为分数放弃童年的观念,是想让年轻的孩子们都能够拥有一个90年代那样自由自在的童年,而不是每天被功课和补习班轮得抬不起头,直不起腰。
这部让孩子们扬眉吐气的电影还真切的还原了那个年代的真实风貌,比如说混乱却又温暖的家,小城市的市井和单位,充满了隔阂、误解也不乏善意与理解的人际关系,在改革大潮里经历欣喜与挫败,人生就像过山车,今天还拿着大哥大吆五喝六,明天可能就得两手空空重头再来,办个事要盖了几十个章,感受被当成皮球踢的痛苦。
当然,这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它只是有着真实的情感,有着对童年和年代的追忆,并尽可能让所有人笑起来,哭起来,让大观众和小观众都能感受到同样的欢快与感动。在这样一个暑假里,它可能不是最好的电影,却一定是家庭观众最需要的电影,它除了可以让你看完想拥抱自己的亲人,还让大家明白了,孩子们缺的不是各种高效的补习班,而是玩耍和亲人的陪伴。
可能有人说,影片中的金曲用的有点多,什么《亚洲雄风》《好大一颗树》《晚秋》《走四方》《当年情》,动不动就进入卡拉OK时间,有情绪不够音乐凑的嫌疑,还有老爸太完美,大洪水逃生太离奇,其实我们的童年就是这么离奇,这种充满梦幻和恍惚的感觉,正是我们70后80后的轻狂本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