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帛书版第八章:上善若水也被篡改,源于儒道理念之争
《道德经》第八章,这一章就改得有点明目张胆了。首先第一处,“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帛书版本的“有静”,被传世版改成了“不争”。然后第二处,“予善天”被改成了“与善仁”,堂而皇之地把《道德经》所批判的仁,在此处赋予了肯定的意义。
这样做,就对读者正确理解《道德经》造成了人为的阻碍,因为前后矛盾不能自洽。并且这个阻碍一直持续了千年之久,可谓影响十分恶劣。
我们先看“不争”和“有静”的语境。想象一下,“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水到处奔忙做好事,利益大众而从来也不求回报,对不对?那如果换成“有静”,是不是一下全变了,变成水静静的就在那,万物如有所需尽管来随意取用。
这两者看似都是利万物,但其中的差别不简单,甚至涉及到了理念之争。一个是主动有为,儒家所推崇;一个是静而无为,道家所推崇。但是从现实来看,水到处奔忙的话,发洪灾的可能性居多;正常情况下,大都是万物有所需而自去取用水。至于说“不争”,《道德经》全文多处出现,肯定是符合道家理念的,但放在这里,明显是“有静”比“不争”更合适。
我们再看“与善仁”和“予善天”。《道德经》在全篇对仁基本都不是正向的肯定,比如“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比如“大道废,案有仁义”、“绝仁弃义”,比如“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等等。这里出来个“与善仁”,明显与《道德经》主旨不符,其实应该是“予善天”。
“予”,给予,使人得到;“善”,高明、上等;“天”,上天。“予善天”意思是说,最上等的给予,是顺天应时。有句话叫“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出自《史记》,是道家代表人物范蠡所言,讲述的其实就是“顺应自然”的道理。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话说当年越王卧薪尝胆打败了吴王以后,又觉得吴王可怜,想放他一马。范蠡就说,吴王之所以落到今天这个下场,就是因为当年天赐越国给他他不要,才让您有机会东山再起。这就是逆天的下场,今天您也要逆天而行吗?天赐予的你不要,就会有祸事发生;机会来了你不行动,自己反而会遭殃。
我们看这里的“天与弗取”,“与”其实是给予的意思,并不是“与善仁”中的待人、交往的意思。所以这里很明显是被人篡改了,把“天”改成了“仁”,正确的应该是“予善天”。下一句接“动善时”,和范蠡所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刚好相应。
好我们看第一句,“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这里的“善”,很多人把它理解为“善于”的意思,也可以说得通,但是不够贴切。因为“善于”和能力有关,而与品行无关,这一章很明显是在讲品行而非讲能力,所以这里的“善”应该作“上好”、“上等”来讲。
上等的什么呢?德,善往往与德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品行。最上等的品行就好像水一样。水有利于万物,而又无为守静,安然地处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所以品行与道很接近了。然后接下来列举了七条水之善。
其一,“居善地”,居之善,在于地。水总是居住在地上,为什么说居住在地上是善呢?因为在天上容易根脚不稳,失根则无本,所以居住在大地之上,才是护持了自己的根本,才能安稳。因此善于居住的人,会选择居住在地上。
其二,“心善渊”,心之善,在于渊。渊本是形容水之深的,水可以形成大海一样渊深而又博大的存在,正是因为它有渊深博大的心胸。因此善于养护心灵的人,选择让心怀博大宽广。
其三,“予善天”,予之善,在于天。水之所以可利万物,正是因为它被万物所需要,在它们需要的时候出现,也就从来不会被拒绝。所以最上等的给予,在于顺天应物,而不是强迫对方接受。我们知道儒家推行礼,礼的核心便是强迫对方接受,《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说:“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谁不听从就围攻谁。因此善于施予的人,会选择符合天时地势,应物而成。
其四,“言善信”,言之善,在于信。水,澄澈而清,明明白白地把自己展露在世人面前,而从不弄虚作假。《道德经》形容其“无以易之”,没有什么能让它发生改变,所以大家从不会怀疑它,而听从于它。因此善于发言之人,会选择有信。
其五,“政善治”,政之善,在于治。治是“大治”、“治世”的治,为安定之意。水是利万物而有静,最喜安定的,因此可以造福四方。所以为政的关键也在于安定,不滥施政,不侵扰百姓,不乱折腾捞取政治资本,则民自化自安,天下治矣。因此善于为政之人,会选择安定。
其六,“事善能”,事之善,在于能。做自己擅长的事,就会得心应手,因为具备这方面的才能。水,以天下之至柔可以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同样是因为自己具备柔弱不易的特性,故而可以无往而不利,攻坚强无所不能胜。因此善于做事之人,会选择自己所擅长的。
其七,“动善时”,动之善,在于时。水,我们知道它是乘时而下,随势而成,哪里低它就流向哪里,雨季到了它就奔涌而至。随方就圆,与时迁徙,所以行动从来不会遭受阻碍。因此善于行动的人,会选择合适的时机。
这七条,就是水之上善的具体表现,综合为一来看,便是“不争”。居住在地而不争高;心怀宽广而不争上;顺天应物而不争强;言之有信而不争巧;无为施政而不争功;处事有方而不争能;应时顺势而不争先。
“夫唯不争,故无尤”,正是因为不争,所以从来也不会受到阻碍,遭到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