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明 | 我的父亲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
的
父
亲
杨宏明
对于父亲,我知之甚少,那是由于在我不到10岁时,父亲就病逝了。但是从母亲及他人的只言片语中,我对父亲还是有一个总体的印象。记得父亲常剃着光头,高个,豪爽,幽默,是位小有名气的队干部,是位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因而,现在想起来,仍不免亦有几分骄傲与感动。
父亲的童年悲苦而传奇。听母亲讲,出世不久,他父亲就去世了,其母无奈改嫁他乡,是近房的嫂嫂将啼哭的他摇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才将其送到他母亲那里。“拖油瓶”的日子不言而喻。后来由于他的顽皮,近房的长辈们又将他“绑”了回来。回来后,无田地可种,更是孤苦伶仃。为了生计,十多岁的他不得不做了“长工”。在地主家,犁田打耙学着做,稍有不慎就挨骂;脏活重活不得不做,还时常要忍饥挨饿。后来,由于父亲的机灵能干,赢得了主子的信任和尊重,从此 ,父亲腰板也硬了许多。一次收工,屋里没点灯,父亲的脚给踢了,于是他大发雷霆,吓得地主媳妇们躲在房里不敢出来。还有一次,早饭过后,父亲仍没有回来,无奈地主只得叫人去找,结果,在田埂边只捡回一把银晃晃的锄头。原来,父亲独自一人到麻布贩布去了。
“雄鸡一唱天下白”,父亲也一样分得了田地、耕牛与房屋,从此过上了自给自足的日子。可父亲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毛病,那就是酷爱赌博。据长辈们讲,父亲一个晚上竟输掉了一头牛和齐楼板的一屯子谷。说者言语神态毫无贬损之意。这也难怪,30好几的人,仍是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汉,如此的“慷慨”,也就在所难免。直到1952年娶了媳妇,才开始改掉了身上所有的恶习。
常言说得好:“浪子回头金不换!”父亲从此摇身一变,令人刮目相看。由于人缘极好,又由于积极能干,敢作敢为,不久,父亲当上了小队长。此后,父亲的组织才能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了。作物种植,活路分工,一切井井有条,群众的积极性很快调动起来了。因而在大跃进年代生产队多次被评为先进农业社,父亲也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劳动模范。
父亲工作上是一个能人,在家里也是一名称职的慈父。也许是其特殊的经历吧,他对妻子特别细润,即便是有什么不顺,也从不轻易发脾气;对儿女们更是关怀备至,呵护有加。我同母异父的大哥,在其叔婶家饿得骨瘦如柴,父亲听说后,把他接到自己的身边。为了孩儿们少挨饿,他常常自己挨饿,也一定要把分得的少得可怜的食物用破纸包着带回家,即使是在病重的日子里,心里念念不忘的也还是儿女们。四弟出世后,日子更加艰难,工分粮抢不进来,还要为治病发愁。这时,有好心人上门了,劝说父亲把你的四儿子给别人家,人家答应给四百元钱给父亲。父亲听说后婉言拒绝了,并再三嘱咐妻子说:“儿子是自己生的,日子再苦也不能送人。不管怎样,你一定要将他们抚养成人啊!”不久,父亲便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这时,四弟才九个月。
“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摸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每当听到刘和刚唱的这首《父亲》时,我就想起了我那英年早逝的父亲。对于父亲,我虽然了解不多,但处处却能感受到他的神韵,因为父亲铸就了我善良坚韧的个性,让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与亲情的魅力,父亲的优质元素正在我们及他的孙子们身上得以发扬光大。
向上滑动阅览
杨宏明新创新诗小辑(第四辑)
杨宏明新创新诗小辑(第五辑)
杨宏明新创新诗小辑(第六辑)
杨宏明新创新诗小辑 (第七辑 )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