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成就恒定

作者简介:

道格·莱莫夫——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美国畅销书作家、权威教育家、著名培训师。道格是教育、发掘人类潜能、积极心理学等领域的权威专家。代表作有《像冠军一样教学》。

艾丽卡·伍尔韦——非凡学院首席主管。每年都要培训成千上万绩效卓越的教师以及企事业单位员工,因培训效果显著而备受推崇。

凯蒂·叶兹——纽约非凡学院分院创始人。曾参与全美广受推崇的"新型领导者"项目。

阅读此书,其实是个意外的邂逅,因为我原本想看的是下面这本……

书虽买错,却也不虚一读。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发生在顶级运动员、教师、医生身上的实例,告诉我们如何利用经过仔细筛选且相对简单的方法,让人们成为特定领域的高手。全书六个章节、42个小节,将要点通俗干练地罗列陈现,如其英文名可直译为“成为高手的42条原则”。

一、如何理解“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单纯的时间投入

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在《异类》中提出了“一万小时法则”,指出人们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练习一万小时是起码的条件。这是近年来在“自律”or“专业能力”等话题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概念,或者说衡量标准。前段时间因意外不幸离世的NBA巨星科比,伴随他出现的常有“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以体现长年不懈的刻苦训练和专注投入,成就了其伟大的职业生涯。

“刻意练习”看似与“一万小时法则”类同,但时间只是结果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同样的学习时间,成效却各有不同,这是不同方法产生的不同结果。“熟”未必就能生巧,单一的练习并不能使人完美,而只会让人一成不变。唯有用心观察、思考、改进,再加上足够的实践积累,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或技能。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刻意”。

我们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是“将行动等同于成就”,沉溺于过程中的自我满足和自我感动,却压根儿不在乎各种潜藏的隐患。

忙忙碌碌、熙熙攘攘的表象,让我们忽略了这番辛苦究竟能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产出。

找对方法很重要

“苦练成就恒定”,书中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练习的本质是不断地重复,可以帮我们把一项技能变成身体的本能、思考的习惯,但也可能白费功夫、毫无收获,结果的好坏取决于方法是否正确。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自己少年时练习篮球。这事起步于初中的一个暑假,每天上午我都会去附近的篮球场,练!投!篮!是的,只练投篮,因为那时我对篮球的认识只限于“进球得分”,运球、传球、战术配合等等完全没有概念,而且也没有人教,只是自己看电视学(央视五套《篮球公园》)。基本上,整整一个暑假我都在练投篮,而且全是罚球线上的原地投。以至于到后来,三分线以内的定点投篮还不错,其它的……嗯,现在我不承认自己会打篮球。

在练习时,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内容不要太多。如果练习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关注较多的内容或细节,就极容易顾及不暇。即便整体结果貌似还不错,却可能在个别细节上埋下隐患,最终将错误的动作越练越“完美”。如果内容太多,也往往会让教练无法准确了解练习者对每个技能动作的掌握水平,更别提及时纠正。所有埋下的隐患,终会在某一天使练习者进入瓶颈期,甚至导致失败的结果。

二是难度不要太大。认知科学家丹尼尔·韦林汉姆在《为什么孩子不爱上学》中提到:

当人们面对稍微跳几下就能够到的挑战时,进步得最快;人们喜欢在难度逐步递增的环境下解决问题,这意味着当他们知道自己学得还不错时,会有足够的积极性接受挑战。

从这个方面理解,练习的难度不宜超出练习者当前能力水平太多,避免因持续的挫败导致练习者失去继续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一味去挤名校的门槛,结果原本表现很优秀的孩子进入新的集体后,发现高手如云且超出自己太多,个别自尊心太强的接受不了这种落差,逐步变得自闭、内向、消沉,这种让人唏嘘不已的现象,可作为一个反面例证。

换一个角度:如果练习的成功率达到100%,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这说明难度还不够,练习者可能无法从中获得成长。

坚持“80/20法则”

“80/20法则”被科学家视为可以解决一切的金科玉律,而事实也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我们的学习和练习中,坚持践行这一法则同样也会带来丰厚的收益。

对于20%的核心技能,我们的目标应该是练精练透,让它们成为思维底层的基本逻辑,不需大脑参与即可行动的身体本能,而不应仅仅停留于熟练的状态,所以应当分配更多的精力。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对技能掌握程度的变化,20%的核心技能也会随之改变。因而我们需要定期评估,重新确立20%,然后再度专注。

“脑洞大开”是如何产生的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人们经常会在淋浴、刷牙或者晨跑时脑洞大开,冒出一些新的点子。作者的解释是,这些周而复始的动作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行为,人们不需要思考下一步要做什么,大脑会在意识尚未到来时就指挥身体做出动作。此时,有意识的思维变得无所事事,便开始“自己找事儿干”,创新便有了条件。

许多高级思维活动是以机械式学习为基石的,创造力之所以能被释放,是因为思维自由了。习惯性练习能够将动作变成无意识行为,节省练习者的思维空间,使其更具创造力。

二、如何实践

最短路径:复制成功者

在练习之前,首先需要搞清楚如何才是正确有效的练习方法。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在绝大多数领域已有成熟的研究成果,也有各自的领军人物。要想缩短掌握技能的周期,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向高手学习。通过吸收他们的认知、经验,我们能够迅速建立起对事物的基本认知框架;通过复制他们的技能,我们能够迅速跨过进入新领域的第一道门槛。

这种学习方式其实已经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还是图书馆中琳琅满目的书籍,又或是自媒体上的教学视频,都是这一原理的实际体现。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明确自己的需求,筛选出适合的内容,然后“学而时习之”。值得注意的是,向成功者学习必须找准他们达到目标的底层逻辑,而不能仅仅看表面技能,否则复制将是无效的,甚至是错误的。

分解细化,专攻精练

每一种技能都是由众多细节组合而成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不可替代的。我们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是在重视整体效果、追求最终结果时,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特别是被我们认定为无关紧要的细节。每一个细节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各个细节之间又有连贯性、连续性,前后影响、相互制约。因为对个别细节处理不够准确,导致了“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结局,我们却往往陷入迷茫不知缘由。

将练习分解成诸多小细节,也是为了让练习者能够快速掌握技能。通过按时间先后顺序的分解细化,可以有效控制练习者在短时间需要接收的信息量,让练习能够更加专注,不至于因需要同时关注的点太多而手忙脚乱。

多年前,我曾学习过网球,训练时经常同时出现握拍手势不对、击球动作不对,教练反复指导却始终未能有效纠正。后来由于工作变化,没有再继续练网球,这个问题也就不再困扰我了……反思一下,如果当时自己在场下多花一点时间专注练习握拍,然后再上课时再专注练习击球,可能我的网球拍现在也不至于不知道搁哪儿。

发挥“示范”的可视化效果

我在学习做新菜时,最常用的方式是上网搜菜谱,照谱做动作。但在实践过程中却经常会产生各种疑问,最终的成品大多也远不如预期。后来我发现母后大人不时弄出的新菜,无论外观还是味道都是很好的。探究之后,我得知她学新菜不看菜谱,而是看电视中的美食节目,那种有完整的现场制作过程的。通过在线教学、亲眼观摩,在大脑中建立了操作全程的直观印象,动手实践时可凭记忆中的画面“按图索骥”,加上多年的家庭主厨经验做支撑,自然不会差到哪儿去。

所谓“眼见为实”,示范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练习者建立直观印象,包括操作过程和最终效果。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仅仅知道操作的步骤还不够,毕竟文字所能表达的信息量是极为有限的,完整描绘眼睛在一瞬间所看到画面所需的文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何况“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先看别人操作一遍,再用精练的语言文字作为提示和记忆,可让练习更快、更有效地靠近目标。

示范的另一个作用,则是给练习者一个保证:这个技能是可行的。这个作用主要通过示范者所展现的结果来体现。

在示范前,示范者需要告知示范内容的关键要点。大多数人在开始练习前如同一张白纸,既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更不具备透过表象看到真实世界的能力。如果不提前告诉他们在观摩中应该注意看什么,那么他们所关注的也许会是那些毫无用处的地方,甚至可能按自己的误解吸收与成功背道而驰的错误信息。

三、值得注意的

合理安排专项练习和实战演练

专项练习的目的是准确掌握动作细节,而实战演练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实战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练习者有效运用技能的能力。“有效”的含义有二:一是正确选择,即迅速判断当前情况下应该采用哪种技能;二是正确整合,即在紧张的情景中(至少比专项练习的情景紧张),综合应用已掌握的技能。实战演练的要求,只有三条:第一是逼真,第二是逼真,第三还是逼真!环境的设置要逼真,人员的动作和心理状态要逼真,演练的内容尤其是突发情况要逼真。

在时间分配上,作者倾向于多专项练习、少实战演练,着重将基础技能变为身体本能,打好了基础再通过实战演练进一步促进融合。

注重反馈

一是注重正向反馈。不仅要指出练习者做得好的和存在不足,更关键的是要给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而不是笼统的表扬或批评之词。尤其对于不足,反馈的内容应着眼于如何纠正,即多说“要做什么”,少说“不要做什么”。只有让练习者清楚下一步该做什么的反馈,才能称之为有效的反馈,否则就是“正确的废话”。

二是注重即时反馈。随着时间的延长,我们对事件的大脑记忆、身体感受都会逐渐淡化,因此反馈的时间越晚,效果也就越差。简单来说,就是要“趁热打铁”。作者认为,“反馈是否及时远远胜于反馈的质量”。这个观点我认为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提供反馈的人具备足够的该领域知识和专业能力。如果是懂得不太多的外行,我更倾向于多考虑一下再说话,以免“开黄腔”。

三是对于接收到反馈的人,应该“先行动,后反思”。有一类人,无论对方是什么人、谈论什么话题,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挑刺予以反驳,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辨出真理,而仅仅是为了反对而反对,通过反驳别人凸显自己的优越感。这类人被称之为“杠精”。接受反馈,尤其是针对不足的反馈,需要有一颗强大的自尊心,毕竟接受批评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每个人的思维深处都有自我保护机制,对来自外界的批评天然性地会产生排斥,几乎会本能性地出现辩解、否认等行为。但是通过后天的训练,我们可以有效控制思维、情绪,可以仔细聆听,可以接纳批评并消解、融合、改进。在接收到反馈时,不宜直接用主观认识做出判断,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先按照反馈意见执行,然后根据执行的效果判断这个意见可否有用,用事实而非想像做出结论。

精准模仿

模仿不是一件难事,但精准模仿却是不容易做到的。我们最容易出现的失误,是在模仿过程中加入主观因素,用自己的理解和习惯对动作进行改造。而往往就是这微小的改变,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这也是同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水平完全不同的原因之一。诚然,没有哪一种技能是完全适用于所有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也需要对技能加以融合才能变为自己的,但融会贯通应建立在完全掌握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学习之始。

在开始学习时,必须保持“空杯心态”,首先完全了解掌握所有细节,并以照搬照抄的模式进行足够的实践,然后再依据实践结果做出针对性地改进完善,最终将其变成自己的套路。多年前,华为在向西方企业学习管理经验时,提出“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口号,体现的正是这种思路。

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它不仅仅需要海量时间、精力的投入,更需要强大的内心、坚韧的毅力,还需要不断地否定以前的自己。

曾经看到一句话,在此用以自勉:成长,就是不断地发现过去的自己是个傻逼的过程。

这个坑,我跳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