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现3大“怪”现象,城里人很难理解,老农却说没毛病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几年很多地方的农村变化真是日新月异。我这里属大西北河西走廊某地农村,当地相关部门给农户免费修建了环保厕所,实现了村村通柏油马路,还对房前屋后的环境进行了彻底整治,还村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园。
人居环境变好,村民生活幸福,这些都得益于老农民赶上了好时代。除此之外,村里这些年也出现了不少令人费解的怪象,甚至这几样怪象城里人直言根本看不懂。今天我专门挑出农村比较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3大“怪”现象,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其中的道理。
耕地种树
耕地种树的早期来源,其实来自于大部分人熟知的“退耕还林”政策。退耕还林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我们大西北河西走廊一直以来就是生态环境恶劣的不毛之地,耕地种树为抵挡风沙、改善环境做出了很大贡献。
耕地种树(退耕还林)主要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停止耕种,然后在土地上面种植防沙固沙的树苗。也就是说,真正的优良耕地并没有被“退耕还林”。有些城里人一直闹不明白耕地种树有何意义?他们会认为占用耕地面积会导致粮食产量严重减少,民以食为天,口粮减少谁都会心慌。
现在看来,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劣质土地本来就没有耕种价值,在劣等耕地上种植树苗,不仅不会造成粮食大面积减产,而且还能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再者,对“退耕还林”的这部分农民朋友来讲,他们也并没有吃亏。因为国家会对“退耕还林”的土地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偿,这部分补偿款要比种地的收入多。
买车不开
买车不开,放在农村也是司空见惯,城里人却不能理解。既然不开,那还买车干嘛?空占地方不说,一年的保养费和保险费加起来也要好几千,这难道是钱多烧得慌吗?其实不然,农民买车自有妙用。
首先,可以给自家“挣门面”。有人给出形象又贴切的比喻:车子在农村就是“核武器”,你可以不用,但绝不能没有。现在好多地方的农村,小汽车已经非常普及,眼瞅着别人家门前都有小汽车停靠,自家当然也不能示弱。
其次,村里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家里的小汽车没时间开或者顾不上开。年轻人为了赚钱养家,只能走出门打工这条路,开车打工增加开支的同时也不方便,只好把攒钱买的小汽车留在村里,等回家过年的时候再开出去兜兜风。
最后,想开车的人没驾照,有驾照的人又没法经常开车。其实并不是所有村民买车都不开,而是开车属于技术活,它需要一本驾照。有驾照的年轻人大都出门打工,没驾照的老年人留在农村,他们纵然想开车,也因为考驾照难度大而放弃。
有钱不花
有钱不花?这点在某些城里人眼里真的非常非常难理解。赚钱就是为了花钱,有钱不花的行为,无异于等同“吝啬鬼”。真相果真如此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大部分农村人都过习惯了穷苦日子,他们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辛辛苦苦攒点钱,肯定舍不得肆意挥霍。除了农村的那些“拆二代”来钱比较容易,绝大部分农村人都是靠勤劳的双手赚取血汗钱,不舍得花很正常。
再者,农村人不像城里人有足够的退休金用来养老,他们要存些钱为以后的养老做准备。很多农民步入老年之后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吃药打针要花钱,柴米油盐要花钱,倘若养个不孝之子,只有手里的存款才是最可靠的。
还有,有点小钱的农村人,要为他们孩子以后的出路着想,并不是有钱不花,而是他们觉得“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供孩子读大学、给孩子买房买车、还要给孩子娶媳妇等等,这些哪样不是花钱的“大项目”?“宁可苦了自己,也不能委屈孩子”,这就是普天之下绝大多数农村父母的一片心。
结语
有句8字成语说得好:“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当我们所有人了解清楚农村这3大“怪”象的本质之后,没有了惊慌和好奇,它自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殆尽。好多东西存在即合理,城里人眼中的农村怪象,也许在老农眼中很稀松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