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第24代传人:天府广场景观要有中国风
留着浓密的胡须,不羁的头发,鬓边略有几丝银丝,这就是成都天府广场文化景观总设计师、民族英雄文天祥第24代传人文元衍的个人素描。“我的形象看起来还有些艺术气质吧!”文元衍喜欢开玩笑,尽管他很忙碌,前日一天马不停蹄地赶了6个会场,还亲自去天府广场工地察看。但一到晚上,站在川大的演讲台上,马上神采奕奕,精神百倍。“我的座右铭是没有走不进的门,没有走不来的路。”昨(27)日,为了天府广场的1月竣工而再次来到成都的文元衍一如既往的爽朗、幽默和睿智。
主题:天府之国、上善之都
张艺谋感性而我要理性
“我和成都很有缘分。”文元衍说,自己以前拍的第一部连续剧《春联》就是在成都开拍的,他当时是剧作者、导演,还在里面兼了一个演员。“演的是好人,我可从来不演坏人哦。”
谈到给成都天府广场的设计,他首先想到的是定一个主题。“张艺谋导演的主题是'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太感性了,我要定一个理性的主题。”文说,一个城市没有主题,就好像没有灵魂一样。北京是京城,首都就是她的主题定位。那么成都的主题应该是什么?那就是“天府之国、上善之都”。
谈起这个主题,文元衍不禁手舞足蹈起来。“我觉得成都太神秘、太奇妙了。首先从历史而言,成都是一个上古之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自建城以来,三千年的城址不变,两千多年的城名不改,全国没有哪个城市像成都这样。”
文元衍说,从地理来看,成都又是上游之都,不仅是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在地理上,巴蜀大地是长江文明的发源地,是长江、黄河两条文化龙的上游之地;而就城市品格而言,成都又是一个上善之都,成都是一个包容的、创新上进的、和谐的城市,而古蜀先民从一开始就在寻找人与水和谐的关系,逐水而居、治水而利、因水而兴。
“上古、上游都可最终归结于上善。所以我们大胆地推出天府广场的主题是'天府之国、上善之都’。”
元素:太阳神鸟、双龙喷泉
和谐太极 展现成都文化
天府广场的设计图上有太阳神鸟、太极鱼眼、和谐太极图案、云形水瀑等众多的文化景观元素,为什么会选择这些元素呢?
太阳神鸟文元衍表示,首先,广场正中央就是太阳神鸟。之所以选择这一图案,是因为它是中国文化最经典、优秀的代表,并且是成都古蜀文化的象征;不仅设计精美,而且拥有丰富的内涵,表现了古蜀先民对太阳和凤鸟的崇拜。
和谐太极另外,太阳神鸟图案中,太阳的火焰方向与凤鸟飞翔的方向刚好相反,代表阴阳两极和谐运行,所以太阳神鸟本身就是一个太极。考虑到这一点,广场景观方案设计的第二个元素就是和谐太极。
双龙喷泉广场地面文化景观的第三个元素就是双龙喷泉。为什么要有龙?文元衍说,因为天府广场的所在地,在隋代称为跃龙池,而在唐代为摩诃池,意为“广大有龙”。既然天府广场在一千余年前就与龙有关,而龙又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图腾,所以就设计出了龙。届时,广场上将有两条飞腾向上的龙。
而广场上的云形水瀑面积很大,沿着广场中的下沉式广场,像九寨、黄龙的瀑布一样一层层向下。另外,在广场的下沉式广场中,还有巨型壁画以及李白、杜甫等赞誉成都的古蜀名诗。
风格:绿色为主、配有金色
体现中国气派古蜀文明
天府广场以绿色为主,同时配有金色。“我们考虑到整个广场是一个生态的、富有生命力的广场,生命的颜色是绿色。同时,这也是青铜的颜色。所以我们将整个广场定位为绿色的基调,以及与历史相关的金色等。”文元衍认为,这些颜色体现了古蜀文化、体现了古蜀文明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体现我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天府广场风格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文元衍是坚定的“中国风”的支持者。“中国的东西就是要有中国的特色、中国的气派。我提出应该张开怀抱欢迎世界各地的游客,那么天府广场就应该给他们带来丰厚的中国文化和精彩的古蜀文明,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今天中国的崛起,不仅因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还因为她文脉深厚,文化博大。所以,天府广场的风格首先是中国气派。”
据他介绍,天府广场的风格还有民族特色、古蜀风格,天府广场上的点点滴滴都体现了这些。比如,天府广场上的12根文化柱上,包含了多种金沙、三星堆出土文物的造型元素;而广场上利用地铁出入口设置的天书壁画,就有反映老成都市井生活的浮雕等。最后在设计上,整个广场不仅可以满足成都市民的文化艺术要求,同时满足交通、生态、环保、休闲、娱乐的要求。
文元衍透露,明年1月广场建成后,广场举行的第一个活动就是中国首届情歌节,到时候作为总导演的他将在现场指挥成都市民对唱“龙凤情歌”。
>>>人物素描
调皮 我没有什么文化
“我没有什么文化,从小也没接受什么教育,纯属自学成才。”文元衍谈起童年,冷不丁抛出这样一句话。见记者还在错愕,他有些调皮地坏笑了一下,随后讲起了自己的童年。
沿着江西省南昌市象山北路走下去,在“六眼井”附近的一个地方,现在叫“南浦路”,不过许多南昌人习惯称这里为“天灯下”。50多年前的一天,一个名叫文元衍的男孩就出生在这里,50多年后,这个小男孩有了艺术界都会记住的名字———遥远。“我就是从'天灯下’走出来的。”
文元衍读完高中后就去当了工人,这一做就做了17年工匠,先后做过木工、电焊工和钳工等,正是这些经历让他体会到从无到有的过程,激发了创作热情。他5岁就自学书法、美术和音乐,14岁开始作曲,18岁练习雕塑,遥远从未拜师学艺,一切都是自学,凭着对艺术天生的领悟力和自身的努力,终成为集音乐、雕塑、影视和编导为一身的现代艺术家。
正气 是我一生的追求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月,上则为日星。”公元2000年是中国的龙年,新年伊始,在北京中央电视塔前赫然飞出两条巨龙,它们有一个非常傲人的名字,叫“中华正气龙”。而它的设计者,是文天祥第24代传人文元衍先生。
还记得那个面对叛将张洪范的威逼、利诱,不但没写投降书,反而留下千古诗篇《正气歌》的文天祥吗?文元衍就是文天祥第24代传人。说到文姓的来源,文元衍滔滔不绝,看得出来,他为自己的姓氏而感到骄傲。
文元衍介绍,文姓家族史上也是名人辈出的,早在春秋时期文姓就出了位名人,越国大夫文种,他帮助越王勾践实行10年休养生息,最后打败了吴王夫差。宋代画家文同,擅长诗文书画,画墨竹更是一绝,他在住地种植一片竹林,朝夕观察,所以未下笔而成竹在胸了,“胸有成竹”就是这么来的。
“闻一多先生就是文天祥的后代,闻一多他本身姓文,但因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亡,所以他这一支就改姓新闻的闻,其他的一些支脉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广东、福建。”文元衍说,“作为文天祥的后代,从小我就感受到要用正气作为我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