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情绪自由更厉害的,是“记忆自由”

李敖曾说:“记忆能丰富人的知识,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归根结底,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有赖于记忆,如果我们的记忆力超群,那我们的学识就必定非常渊博。”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看了很多信息,但是能记住的却不多。记性差,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代病

拿起手机查信息,被弹出的信息吸引了,刷了半天,忽然忘了刚刚想查的东西是什么;

看到一个概念、一段话,好像在哪儿见过,但总也想不起来;

心里想着一有空就去做一件什么事,等到有空了,又想不起要做什么了;

到处找手机,找了半天发现手机就在手上……

尴尬的是,想记的记不住,想忘记的却忘不了。
谁曾经给过你一个白眼,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反而踩了你一脚,谁在你伤心的时候说了一句风凉话……
人要管理好很多东西,时间、身体、情绪,真正厉害的人,能管理记忆。

记住自己想要记住的,忘记想要忘记的,这就是“记忆自由”。

记不住东西,不是中年以后、慢慢变老才出现的,年轻人同样会为记性太差所困扰。

小到丢钥匙、丢手机,忘记关窗,忘记有没有锁门,大到朋友的生日、恋人的纪念日,上司交代要办的事……
我有个同学是小学老师,但是她有个致命的弱点是记不住脸和名字,班里四十几个小朋友已经让她非常头疼,加上每个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一次,她和同事一大早在操场散步时遇到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她回应之后,顺口问到:“你是哪个班的,怎么来这么早?”
结果女孩尴尬地说:“一年三班。”就是她当班主任的班。
刚一上学就被老师准确地叫出名字,对孩子来说是美好的体验,感觉自己是被关注、被重视的,碰到一个脸盲、名字盲的老师,会误以为老师高冷、不喜欢自己。
和朋友也是如此,新认识的朋友,见过几次面,隔一段时间没见就会忘记,需要被提醒上次见面在哪儿、聊的什么,才会想起。
所以她听到最多的评价就是:贵人多忘事。
是她不用心、不重视吗?她也很无奈,明明想记住,却力不从心。

其实,生活方式会改变我们学习和记忆的方式。
2011年,哈佛大学的丹尼尔·韦格纳发起了一项实验。
他给志愿者们看了一份含有40桩琐事的清单,每人要把所有这40句话输入计算机。
一半的志愿者被要求记住这些句子,另一半没有被这样要求。
有一半的人知道这些信息会存储在计算机上,另一半被告知任务完成后,输入的内容会被即刻清除。
结果,被要求记住信息的人,并没有比另一半人记住的信息多,反而是那些认为信息很快被清除的人,比那些知道信息会存在计算机上的人记住的更多。
这项研究被称为“谷歌效应”
我们习惯了有问题时去搜索找答案,而不是记住答案;我们知道哪本书里有需要的知识,而不是记住这些……
有人说,高考前的三个月是人生的知识巅峰:
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反应;外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马哲……
后来,背过的诗、数学公式、化学反应方程式,一个都不记得了,工作也用不上,背下来到底有没有用呢?
其实,记忆并不是为了“记住”本身,而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石。
比如学画画,看过一片风景,记忆力好的人,回去之后还能画出风景里的山水,水边的花花草草,而记忆力不好的人,只记得那里风景很好,无从下笔。
一起郊游、写游记,善于观察、记忆力好的人,能把当天的经历写得绘声绘色,而记忆力不好的人,只会写:那天玩得很开心。
钱钟书先生博闻强记,被清华同学称为“移动的图书馆”。
他的同学,山西大学教授常风,曾经和钱钟书一同选修哲学大师冯友兰的课,他回忆道:
冯先生河南口音很浓,所以记他的笔记很不容易。
坐在我右手的这位同学忽然从我手里拿过我的笔记本,就刷刷地写开了……冯先生讲完课后,这位邻座就把笔记本给了我……
我一看,他不但记下了冯先生讲的亚里士多德,还把冯先生讲课中的引语、英文书上的原文全都写了下来,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另一位同学,台湾大学外文系主任饶余威,在《清华的回忆》描写钱钟书,“上课时从不带笔记,只带一本与课堂无关的闲书,一面听讲,一面看自己的书,但考试时总是第一。”
可以说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后来,杨绛先生揭秘他记忆力超强的秘诀,其实就是:
肯下工夫,不仅读,还要做笔记,每次读,都会在笔记上做填补,所以他读的书很多,也不易遗忘。
《最强大脑》里曾经出现过很多记忆力超强的选手,这些人并不是天生的智商高、记忆力超群,而是经过专业的记忆力训练。
美国记忆心理学博士、记忆专家罗伯特·麦迪根在《深度记忆》一书中谈到:
人类大脑的记忆空间都是一样大的,天生记忆力也没有太大的差别,那在后天的过程中,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记忆力呢?

一是心态,二是专注。
美国一家公司曾测算:一名普通职员每天在工作中,平均会被打断70次,可能来自上级、来自同事,来自客户、来自微信、邮件、新消息……
这些打断,把我们的时间无休止地切割、细化,我们被迫在多个不同的事务之间来回切换,让我们的注意力“疲于奔命”。
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习惯“切换”,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具体事务上。

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让人忽视记忆力的重要,但只有储存在大脑里的,才会成为我们认知和思维能力的一部分。
记忆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有效提升记忆力,有效记住你想记住的一切?
《深度记忆》一书,用罗伯特·麦迪根博士三十年的研究经验和教学实践告诉你:提升记忆力的十大法则、16大技巧用科学的训练方法等等,助你突破记忆极限,成为过目不忘的记忆达人。
作者还针对不同的记忆内容,比如记名字、记住流程、记住关键信息等,也分章节进行了专门阐述。
当然,方法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一回事。
掌握记忆增强技巧的唯一办法,就是使用它们。
所以,我们推荐你看《深度记忆》的实体书,能够随时翻阅,书中的思维导图,看起来更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掌握要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