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穗話——廣州路名的由來 90%廣州人都不知道
在廣州
有著許多普通又平凡的大街小巷
每一條都有它獨特的名字
而這些路名的由來
往往與廣州的發展、文化、變遷有關
你了解身邊這些大街小巷
名字裡的歷史印記嗎?
萌萌噠今天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與古城牆、城郭有關
大北:明、清兩朝城牆大北門在此故名。
小北:明、清兩朝城牆小北門在此故名。
文明路:清代時,廣州老城牆建有文明門而名,1922年因擴建馬路拆去城門。
大德路:清代時城南有歸德門,1921年拆去擴建馬路取名大德路。
雙門底:在承宣街,此地處番山、禺山之間,南漢王劉 鑿通疊石建雙闕於其上。宋時改雙闕為雙門,居民居其下,皆曰“雙門底”。
朝天路:宋代廣州的西城門為朝天門而名。
南關:清代廣州南門之一——永清門之南故名。
大東門:曾為城府東門而得名。
靖海路:因有城門靖海門而得名。
西澳:因宋時地處海灣又是城西,故名西澳。
西關:明、清時處城之西部而名西關。
與官署、社團有關
都府街:現省府南面、市府東面的正南路都府街,是羊城自古以來的行政中心所在地,歷代的最高權力機關就在這一帶。
法政路:因昔日法政學堂在此而名。
將軍路:清代廣州將軍衙門在此。
德政路:路南原為清代番禺縣衙門,以表示官府衙門要行德政,有德於老百姓之意。
倉邊路:以前鐵稅、鹽稅為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走私鐵、鹽是要殺頭的。所以食鹽由官府統管,倉邊路一帶以前就是鹽倉所在。
署前街:因舊時廣州警察署在此而名。
後樓房街:因此街在清平南王尚可喜府宅後面。
一德路:因明清時有一德社學而名。
與所在地建築物或名勝古蹟有關
萬福路:明、清時為廣州城南,附近有萬福橋而名。1919年擴路時城牆拆去,萬福橋也沒有了。
四牌樓:因明代時建有惠愛坊、孝友坊、忠賢坊、貞烈坊四座牌坊而名。1954年改名為解放中路,但不少廣州人仍習慣稱四牌樓。
六榕路:因有六榕寺而名。
光孝路:因有光孝寺而名。
淨慧路:因東有淨慧寺(即六榕寺原名)而名。
越華路:因有越華書院而名。
盤福路:此地原有一廟叫戒壇廟,戒壇廟所在地稱為福地。盤者,迴旋盤繞之意,當時有一街道盤繞福地四周,故稱盤福路。
廟前直街:因路北有東山廟而名。
越秀南、北:皆因越秀書院而名。
福場路:因海幢寺原為福場園,故寺前路為福場路。
懷遠驛街:此地古代為對外貿易機構“懷遠驛”所在地。
長壽路:因有長壽寺而名。
與當時從事行業有關
淘金坑:相傳是古代淘金的地方。
增埗:原來這裡是個河灘,漁民常在此曬罾(一種方形漁網),所以叫罾埗,後來改稱增埗。
花地:初名“花埭”,埭即土堰之意,此地人以種植花卉為生,清代取名花地。
鐵爐巷:明朝時曾於此地設鐵冶所。
書坊街:清代街內多為書院、書店及文房四寶專賣店而名。
與所處位置有關
白雲路:原白雲山白雲水道出口處。
西湖路:原來此地有一湖泊名為西湖。湖上有洲,南漢時劉集方士在此煉丹,名藥洲。洲上有奇石,均為劉命犯人從北方運來。現仍存九曜石於南方戲院內。
三角市:因清朝有一集市為三角形而名。
農林下路:1909年,廣東省農林試驗場設在附近,又處於貓兒崗山坡之下故名。
石牌:因此地原為墳墓眾多之山崗,一塊塊墳碑到處豎立,舊稱石碑,後改稱石牌。
明心路:因附近有盲人院,取“目瞎心明”之意而名明心路。
蘆荻巷:因此地曾是蘆葦叢生的水濱而名。
彩虹橋:南漢時建有石橋形狀如彩虹吸水。
黃沙:原是珠江邊大沙灘,盡是黃沙而名。
三元里:因有三元廟而名。
與歷史事件有關
六二三路:原名沙基路。為紀念1925年6月23日在沙基慘案中犧牲的先烈們而易名。
光復路:為紀念辛亥革命以“光復河山”之意。
和平路:上世紀30年代時日本侵華前為拱日路,中日戰爭爆發後改抗日路,抗戰勝利後改今名。
起義路:為紀念廣州起義而易名。原名維新路。
解放路:原名為中華路,1951年“八一”建軍節更名為解放路。葉劍英市長主持了命名儀式。
法場地:位於沿江路西段,一百多年前,清朝在此設刑場。
先烈路:先烈路全長4公里,沿途建有不少先烈紀念館、陵園、陵墓,是名副其實的先烈路。
與歷史名人有關
執信路:為紀念朱執信先生而名,附近還有執信中學。
清泉街:越王井為趙佗所鑿,上千年來越王井附近的居民都飲用此井水,直至上世紀50年代初。清泉街因此井水而得名。
崔府街:在朝天路西側。因有南宋丞相崔與之的府宅而名。
芳草街:街內有清朝鮑逸卿太史別墅,後為芳草精舍詩社故名。
梅花村:“南天王”陳濟棠在此建官邸,馬路兩旁多種梅花而名。
中山一路至中山八路:均為紀念孫中山而命名。
叢桂路:南宋時羊城劉鎮三兄弟先後中了進士,劉鎮的三個兒子又先後榮登科甲。因舊時登科者被稱為“蟾宮折桂”,“叢桂”,文人輩出之地也,故此裡被人稱為叢桂裡、叢桂路。
雲桂大街、雲桂村、雲桂路:何維柏(1510年-1587年),25歲中進士,官至監察御史、禮部尚書。因彈劾丞相嚴嵩被嘉靖皇帝下令入獄。何在獄中受盡酷刑仍堅貞不屈。出獄後回故里羊城河南聚徒講學,培養出三十幾個進士及舉人。舊時稱科舉及第為“折桂”。後人在此地捐資興建一座牌坊,上書“雲桂發祥”四字,雲桂村、雲桂坊便由此得名。
豪賢路:為紀念明末清初一位英雄人物黎遂球而將原名為濠弦街易名為豪賢街。出生在濠弦街的黎遂球,25歲中舉,後任南明“兵部職方司主事”,指揮一千多艘戰船與清兵大戰,後在堅守贛州時戰死。
聚賢街:這裡是羊城歷史名園——南園的所在地(今文德東路內)。元、明兩代詩人都在此結社,歷史上稱為“前五先生”、“後五先生”的著名詩人常於此雅集詠詩。
北京路:清代由北至南依次為承宣直街、雙門底、雄鎮直街、永清街,1920年擴路改稱永漢路,上世紀20年代為紀念胡漢民易名漢民路,1945年復名永漢路,1966年更今名。
看完是不是覺得大漲知識?
媽友們快Mark下來
有空給孩子們講講“古”
讓這些廣州路名文化也傳承下去吧~
(喜歡這篇文章的讀者,請在文章的尾部右下角點擊星星。)
想獲得更多的信息,請點擊關注金州資訊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