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1. 实质: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又称为权威阶段。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又叫做可逆性阶段,开始按照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道德是可以修改的,即不单纯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要求平等。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三、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

1. 前习俗水平(9岁前)

第一,服从与惩罚阶段。判断事情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否受到惩罚。

第二,相对功利(寻求快乐)定向阶段。判断事情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否对自己有好处。

2. 习俗水平(9-20岁)

第一,好孩子的定向阶段。衡量标准:做某事是否得到大众认可。认可是好的,不认可是坏的。

第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衡量标准:是否合乎法律和规范。合乎法律是合适的,违背法律是不合适的。

3. 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

第一,社会契约阶段。法律与道德规范可以改变。

第二,普遍伦理阶段。以正义、公平等标准进行思考,行为自律。已经完全超越法律。

四、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

1. 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2. 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五、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 有效的说服

2. 树立良好榜样

3. 利用同伴(群体)约定

4. 价值辨析

5. 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例题解析

1. 科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A. “好孩子”取向阶段

B. 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C.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D. 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2. 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准习俗水平

3. 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 )

A. 马斯洛

B. 皮亚杰

C. 柯尔伯格

D. 罗森塔尔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的儿童判断一个行动是否道德是依据它对身体的后果来确定的

2. B

解析:习俗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3. C

解析: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经典的就是“汉斯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故选择C。A选项,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和理解需要、 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B选项,皮亚杰通过对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D选项,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认为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