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史鉴:百谷之神——后稷
第六篇第7章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回:即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13年,卒于公元前482年,享年仅32岁。
颜回是孔子早期弟子颜路的儿子,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善思”、“乐道”,而且还以“仁人”相许。
孔子的另一弟子子贡曾评价颜回“闻一知十”。
颜回是“孔门十哲”之首,“德行”科代表,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
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尊为“复圣”,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统冶者封赠有加,无不尊奉颜子。
三月:指长时间,程颢、程颐:“三月,天道小变之节,言其久也,过此则圣人矣。不违仁,只是无纤毫私欲。少有私欲,便是不仁。”
苏东坡云“夫子默而察之,阅三月之久,而造次颠沛无一不出于仁,知其终身弗畔也”。
李炳南先生《论语讲要》中说:“既观三月,其心皆不违仁,若尔后再观,当亦不违矣。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颜子不违仁,即是心不离道,道不离心。”
张居正:“盖仁具于心,故欲之而即至,心惟易放,故舍之而即失,欲求仁者先收放心可也。”
余:语之舒也!余是舒缓语气的助词,从八舍省。
余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树木支撑的房屋之形,余的原义就是房屋,现其原义已消失,多被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如《尔雅-释诂下》:“余,我也”。
余也作馀的简化字,意为多余,如《说文》:“余,饶也。”又如《诗·秦风·权舆》:“今也每食无余(余)”。
余也指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
余也指闲暇,如《庄子·天道》: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
余也指其余、其他,如《后汉书·祢衡传》: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余也是一个中华常见姓氏,得姓始祖是由余,周携王的子孙,由余在出使秦国时,秦穆公见其有才,于是用计留作己用,任其为上卿。
由余在任期间,为秦穆公制定攻讨西戎蛮族的策略,助秦灭西戎十二国,使之拓地千里。由余的后人以其名作为姓氏,称由氏和余氏。
日月至焉:日月为至,最多就几日个把月,即时间不长的意思。
而已: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我们经常使用的“而已”一词,最早就出现在《论语》里。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颜回呀!他可以做到长时间不违背仁德;其他的人只能做到几天最多就个把月而已。”
孔子高度赞扬了颜回的学习和为人。这里的关键是对“仁”的理解与践行,“仁”是孔子全部思想和学问的核心,它构成了整个儒家文化的大背景。
孔子曾提出“君子不器”,意为,人不能被物化,应该志于“道”,做一个人格健全的“全人”,不可以拘泥。
而健全的人格与“仁”密切相关,因为“仁”又是多种美德的总和。
孔子主张不违仁,实际上是说不要违背人性向善的规律。但人性之中善与恶总是并存的,若要“仁”常在,就要不断地学习,修炼自己。
颜回没做过官,穷困潦倒,“混得”很差,为什么孔子却这么喜欢他呢?而“混得”风生水起的冉求却常被孔子骂呢?
因为孔子曾说:“邦无道,谷,耻也!”在那个无道的时代,“混得好”就等于“不仁。”
比如,冉求帮季氏敛财,这就等于助纣为虐,他还和季氏一起“旅于泰山”、“攻颛臾”,都是不仁不义的行为,气得孔子破口大骂。
相反,冉雍在季府做了一段时间后,自己的主张得不到重视的时候,提出辞职,然后终身不再做官,继续跟随孔子学习,闵子骞也一样,他们都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誉。
孔子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不反对富贵,但是,必须符合“道义”。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要想凭正道取得富贵,实在太难了。即然不可行,做点违心的事情又不愿意,那就退而求其次,于是,颜回隐居于陋巷,做点文化保存的工作,留下文化的种子,以待将来。
孔子曾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颜回就是那个达到了“安仁”境界的人。
除了孔子,最了解颜回的人也许就是孟子,《孟子》记载:禹、稷处于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家门都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
颜子处于政治昏乱的时代,住在狭窄的巷子里,一筐饭,一瓢水,别人都受不了那种苦日子,他却自得其乐,孔子也称赞他。
孟子说:'禹,稷和颜回的处世的态度虽然有所不同,但道理却一样。禹以为天下的人有遭淹没的,好像自己使他淹没了一样。
稷以为天下的人有挨饿的,好像自己使他挨饿一样,所以他们拯救百姓才这样急迫。禹、稷和颜回如果互相交换地位,颜回也会三过家门而不进去,禹、稷也会自得其乐。
孟子把颜回和禹、稷并列,认为如果颜回和禹、稷换个位置,颜回也会做出与禹、稷一样的功业,禹、稷如果和颜回换个位置,也会安贫乐道,自得其乐。
后稷
古人把国家称为“社稷”,社,原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古人敬畏土地和粮食,所以会建土地庙和谷神庙来祭祀社、稷二神,逐渐地,“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尧舜时期,有个人为童时,好种树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后为尧(后稷的异母弟,名放勋,庆都所生,后禅位女婿舜)舜之相,掌管司农,人们称之为“后稷”。
《论语》中有记载:“禹稷躬稼而有天下”。意为大禹和后稷亲自耕种,然后得到了天下。
后稷,姬姓,名弃,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是黄帝的玄孙,帝喾嫡长子。后稷的母亲名叫姜嫄,帝喾元妃。
传说有一日,姜嫄趋郊信步而游,碰见一个巨人足印,其大小远胜常人,正惊疑问,顿觉一股暖流在气海泉涌,冲击遍身穴位,竟有说不出的畅快和舒坦,并莫名地产生一种踩踏这个大足迹的强烈欲望。
她将她的脚套在巨人足印的大拇指上,俄顷,就感到腹中微动,好似胎儿动作一般。她又惊又怕,却毫无办法,十月后产下一子,姜嫄以为儿子是妖,就把他抛入隘巷。
可一连串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起先是隘巷中过往牛马都自觉避开,绝不踩到婴儿身上。后来姜嫄派人把他丢到山林中去,可正巧碰上山中人多没丢成。
最后将婴儿抛到河冰上,又忽然飞来一只大鸟,用自己丰满的羽翼把婴儿盖住,以防婴儿冻僵。
姜嫄得知后,以为这是神的指示,便将婴儿抱回精心抚养。因最初本是要抛弃他;所以给他起名叫“弃”。
《诗经·大雅·生民》有说:弃为儿童时,好种树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尧听说,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
因弃有功,封于邰,号曰后稷。后稷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诗经·大雅·生民》还叙说了他敎民怎样收获、脱粒、加工成熟食品等,敎民怎样把它们放在祭祀用的豆器里,尊祖配天,香喷喷的熟食,很快连上帝也高兴享受。
这段话的内容反映尧舜时的农作物结构,从种到收的技术,直到祭祀祖先上帝为止。
联系上面从后稷的母亲生下后稷开始,《诗经》这一章完整地把周族的农业起源、农业结构和操作技术内容,以歌颂的诗句,非常简洁而又生动地描述出来。是一份极其可贵的农业史文献。
据说,后稷是周朝的先祖,《国语·鲁语上》的记载,“昔烈山氏(神农)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柱的事业),故祀以为稷。”
后稷的异母弟契(简狄所生),是商朝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