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究竟是百姓不愿意还是他收粮?

李自成起义初期,主要是游击战,基本上没有建立根据地。如果没有根据地,就不可能有效地统治当地人民,因此“纳粮”,即征收农业税,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此,答案就是闯王没有向百姓征粮。

然后问题就来了,当时闯王李自成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但也有个问题,闯王来了没有纳粮,那闯王的军队吃些什么?

从古至今,行军打仗都是很辛苦的。尽管李自成的军队大多是自愿加入的贫农,但给他们一口饭吃,偶尔发点军饷鼓励一下,都是必须的事。为了获得更多农民的支持,李自成曾宣布了三年免赋政策。李自成因此失去了稳定的财政收入,那么他该如何应对庞大的军费开支?回答就是四个字:追赃。说到底,这就是一场抢劫。

实际上,从一开始,李自筹集军粮的方法就很简单,就是直接掠夺土豪劣绅的财物,以充军。一开始,因为聚集的义军人数不多,用来造军服、粮草和军饷的费用也不多,基本上只是几个地方土豪的抢劫罢了。那么也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来救济灾民。

就这一点而言,闯王提出“开门迎客,闯王来了就不纳粮”的口号,并在一定限度内实行,就能收到凝聚人心的良好效果。

所以,闯王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是真的吗?事实上,在起义军的早期,李自成确实做到了。既然李自成实行“均田免赋”,那他的军费又从何而来呢?

本来,虽然明末到处都是灾荒,但地主家里还是有余粮的,所以李自成就以打土豪的方式解决起义军的粮饷问题。

闯王和他的军队为什么坚持不纳粮?

税收支撑着国家的开支,对各地农民来说,也是一座重担扛在肩上的大山。那时大部分人都是靠天吃饭的,如果遇到收成不好的时候,那么税收就成了他们的最后救命稻草。从古到今,老百姓只要是能吃饱的,逼不到的,就不会选择揭竿而起。明代末,灾荒频发,宫廷内外纷争不断,一切财宝都得来源自农夫的赋税,胃口不好,哪里有粮食来交税,起义者如雨后春笋一般。

本来想要坐稳江山的李自成想要尽快收买人心,因此尽量不要触及各方的利益。特别是官绅,将会成为他统治这个新国家的左膀右臂,因此不能像过去那样,把他们直接抢走。但目前的现实情况却把他的理想完全粉碎了。

而且最后害了李自成的,正是当初他提出的“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虽然李自成免除百姓一切赋税的本意是好的,但长此以往,当百姓发现闯王不能兑现“食之无食”的诺言时,心中的幻想也随之破灭。本来闯王也不可能带领他们从根本上改善生活,所谓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失去了群众的力量的李自成,最后只能走向失败!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