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糖名家糖尿病健康教育分享这么多血糖值,哪个更可靠?

正糖名家糖尿病健康教育: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哪一个更可靠?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目前监测血糖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的“5驾马车”之一,每位糖友都应该认真控糖。

但,是不是每次血糖的监测结果都正常,糖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这些监测成果,到底能不能够准确反应自己的身体状况呢?接下来,“正糖名家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心”就和糖友们说说血糖值的那些事儿。

这么多血糖,都代表着什么?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它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餐后血糖,是进餐后的血糖值。正常人,进餐后0.5~1小时血糖达到峰值,2~3小时回复至餐前水平。餐后血糖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敏感性更高。因为空腹血糖可能在糖尿病发病时才升高,但是餐后血糖,比如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在未发病的约10年前已处于临界状态,所以我们要重视餐后血糖。

正糖名家糖尿病健康教育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由血红蛋白——血液的红细胞中含有的携氧蛋白——被血糖包裹后形成的。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葡萄糖的量与血液系统中的总葡萄糖含量成正比,因此血糖水平越高,HbA1c的水平越高。它可反映近期2~3个月血糖水平,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金标准”,也是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不同血糖的关系

研究显示,使用基础胰岛素促使空腹血糖降低的同时,餐后血糖也会随之下降,协助全天血糖达标。

正糖名家糖尿病健康教育

一项针对美国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空腹血糖控制在 5.6 mmol/L 以下时,可获得更高的 HbA1c 达标率,但低血糖风险也相应有所提升。

科学的血糖监测方法建议

血糖检测可以由“点”及“面”,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实际上是“点血糖”,并不能反映出全天血糖的动态变化。大家应该更为关注应该是的是“面”血糖,即整体血糖的全天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时间。较为理想的检测时间点即全天血糖谱设计,具体可以如下:

“5点法”: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

“7点法”: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或夜间血糖

根据某医院对7点法(全天血糖谱)的观察,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糖完全未控制型占33.6%、餐后高血糖型占31.4%、清晨高血糖型占12.9%、日间高血糖型占12.7%、反应性高血糖型占9.4%。此外有20.7%出现低血糖,尤其以无症状者居多。

每天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间应视病人的需要和目标而定,可以有下列几种方案可供参考:

1非药物治疗者

2次/天,选择不同时段进行监测,如空腹+一次餐后2小时血糖,每周1天。

2 口服降糖药治疗者

2~3次/天,选择不同时段进行监测,如空腹+一或二次餐后2小时,空腹+一次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每周1~2天。

3胰岛素治疗者

5~7次/天(5点法或7点法全天血糖谱),每周1~2天。每月至少监测凌晨3点血糖1次,以确认无低血糖。

4特殊情况下需加测血糖频率

患其他疾病时、手术前后、外出旅游时;

血糖值经常>10mmol/L;

糖尿病初发或治疗方案改变时;

运动前、中、后,尤其是开始一项新项目时;

遇有不适,尤其出现心慌、手抖、冒冷汗等,怀疑或发生低血糖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