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儿万里行----澳洲02香港机场

二、香港机场

离开边检站,就行驶在去往香港机场的路上了。

一车人都没有说话,我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景色,充满着故地重游的亲切感。

虽然当年我被因公派遣工作的地点在澳门,但是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港澳是连在一起的。那时候,经常在周末的晨练后,吃完早餐,在完全没有预谋的情况下,约上三两个小友,买张船票跑到香港的尖沙咀,油麻地一带,逛一逛相机店,什么陈烘相机,星光相机行等,经常去光顾。没有任何目的,就是看看,在街上走走,然后傍晚回澳门去。

我喜欢在水里坐船的味道,不知道跟幼年时的那场差点殒命的玩水有没有关系。

正式出发的前两天(21日),特地安排一天时间,专门从深圳到香港,体验了一回直通车,去故地重游了一番,甚至特地在紫荆广场前面沿海的小道上,去跑了将近6公里,作为纪念。通过10-11月间努力训练步频,这个时候,轻松跑的步频基本稳定在180左右了。

从离开南方回到北京,到这次来到旧地,已经过去20年了。当年发心要回北京,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必须回到北京去上学”,现在看看,这个决策真是太对了。如果一生中还有若干件做得对的事情,那么在与孩子相关的一系列决策,基本都是正确的。

调回北京之前,有个重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机会去看看那时候刚刚落成没有多久的青马大桥。今天,就走的青马大桥。

在车里,拍不下青马大桥的照片。在路随山势的转弯中,青马大桥始终是在变换着姿势和角度,在眼前呈现。有时候能看到桥的全体,有时候被近处的山完全遮住。这种感觉,让我想起三个月前的国庆节,在达坂山的行走。

往往在远处看来好像遥远不可及的时候,猛然间,就来到跟前,并且很快就走在跨越大桥的路线上了。这种感觉跟在户外跑步一样:看看远处的目标遥不可及,但不知不觉间,很快就到了眼前了。

青马大桥不许行人通行,所以电影里用它来做外景时,后续赶来的警察都是用直升飞机运过来的。

我以前走的香港机场,都是老的启德机场。新机场落成后,坐地铁去玩过一次,但没有从这个机场进出过。今天是头一次。

因为入口减少(我记得只有一个入口),旅客在机场门口排起了大队。这点并不意外。既然防疫已经被正式提到了日常工作的层面,机场这种交通枢纽,一定是严防死守的前线。

那时候还没有总结出来一米线这个措施,所有措施和方法都是在跟疫情的斗争中慢慢总结出来的,正如《防疫指南》也是一版一版地改进和完善的。

但是人与人之间并不拥挤,大家秩序井然。由于出行,所有人都有行李箱,因此行李箱自动地把前后的人们,隔成了一个个“一米线区域”。

所有人都戴着口罩,我特意前后望了望,在目力所及范围内,没有发现例外。大家都很有秩序,也很安静。因为是排的那种折返式队伍,不是一列纵队,所以很容易随着队伍的蜿蜒,反复遇见同一个人。在我前面不远处的一个梳着香港已故著名艺人肥肥那种独特发型的、戴着与肥肥所戴的类似眼镜、只是体型小一号的胖胖的女子,捧着一本电子书,在安静地看。胖胖的手腕上,一块盘面很小的卡西欧登山表,引起我的猜测:她是不是去哪个地方登山的?-----我对于运动项目和腕表之间的联系总是很敏感,不由自主地望了望自己手腕上的佳明跑表。没错,这次也打算去南半球打卡。

成行之前因为山火而出现思绪动摇的时候,儿子总是提醒,口罩要戴好。只要口罩戴好了,应该问题不大。这次起初为了防止山火可能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口罩本来就带的多。所以,现在口罩用于疫情了,岂有不趁机大戴特戴的道理?

虽然是年关(农历腊月廿九),但是可能跟疫情总体出行人少了有关系。一旦进到楼内,人就并不显得多了,就是常规在机场能见到的那样,都能轻松找到坐的地方,做Check-in,安检,过边检,都很快。

我特地问了一下旅行用的相机要不要登记,被告知不用。

我不大喜欢用手机来拍摄,虽然手机能拍出完全可以用于社交所用的照片,但是对于一个严肃的摄影者来说,后期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基本只用相机来拍摄,对于随身携带10多斤重的摄影器材,我一般都无怨无悔。

每次在机场里,当有手推车时,夫人总要说,“把包搁在车上吧,这么重何必背着呢?”

这次尽量轻装,背的是NIKON D700,SIGMA 12-24镜头,NIKKOR 55/1.2镜头。尽管我知道这可能在遭遇动物的时候,在远距离上会有点局促,但是,多年的拍摄经验告诉我,如果只带了一代机身,即使镜头都带得万无一失,其实也是没有机会在临时要用的时候,派上用场的。所以,根据预判,还是超广角和大光圈标头的搭配算了。

55/1.2的大光圈虽然沉重,但是适用范围很广。在短距离内,由1.2大光圈(收到1.2-2就很锐利)营造的梦幻般的氛围,是我非常喜欢的。尽管一般情况下,我都会收到F8来拍摄。

由于早上粤式早茶喝完比较晚,随后直接进入过关流程,所以,到了午后都没有吃中饭。在机场的会员休息餐厅里,去吃了点东西。

那时候大家脑子里还没有“聚集性”这个词的概念。小小的餐厅里,大家基本上都佩戴口罩,用餐时摘下来,除此以外,没有特殊的措施了。

儿子吃饭很从容,相对于我来说,他显然要优雅许多。

从他小时候开始,我一直在养成他不要吃剩食的习惯,也不要有浪费行为。不吃剩食是为了健康,不浪费则是一种积福的理念。

我自己在小的时候,粮食太紧张了,经常吃不上米饭,所以到现在如果有剩余的主食,依然会在下一顿把它吃掉,不做任何浪费。但儿子一直在吃食堂,所以具备“适量”的可能性。

在小学的时候,儿子从学校回来,都会让我们检查他中午的餐盒,基本跟洗过一样。如果当天吃鸡腿,会把鸡腿骨头在饭盒里带回来,骄傲地向我们报告,他啃得很干净。

而在自助餐厅里,别的小朋友一次性大堆大堆地搬运,他都是多跑少拿,这样来确保不要浪费。

珍惜粮食,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所以,他虽然好像比我吃得还少,但是比较从容。

因为场地狭小,所以,人显得有点多,基本上都坐满了。我们因为有三个人,用餐时间错落有致,就不会显得吃完了还不走的样子。我在等待家人的时候,就拍些“小品”。----通过镜头提取生活中的美,是我非常快乐的行为。

行程是晚上的,这样就相当于有了几个小时的等待时间。

在逛完了免税店,机场里面也逛了个遍后,时间到了傍晚了。

“我去楼上找个会员VIP休息室吧。”儿子很暖心,总是以谦逊的、讨论的口气,露着汤格鲁斯式的门牙,憨憨地提议。

我非常喜欢儿子的门牙。

我不喜欢那种密密的、齐齐的牙齿,而是喜欢呈铲子型的牙齿,这种牙齿用垂直投影法,在水平面上形成的投影是一个水平的“一”字形,甚至是M型。

拥有这类门牙的著名人物如:罗纳尔多,汤格鲁斯,唐国强,周海媚,翁美玲等。

来到一个以会员身份进入的休息室。

这里人很少,有少量吃食。我们下午在餐厅吃得晚,时间短,并不饿。来这里主要是为了在比较舒适地坐着的情况下,打发剩下的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近10年来,在任何时候,我的背包里都有一本nook电纸书(总共有两本,装不同的书,出门时带一本,冒充喜爱阅读的样子),放在背包最上方独立小兜内,以备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时拿出来阅读。

这段时间,正在看《遇见不一样的自己》和《当下的力量》这两本书。对于刚刚结束一段非常煎熬心力的职场时期的我来说,看这些书,有很好的放松作用。

但是,今天可能是因为要远行的缘故,好像有点看不下去。

儿子开始还去门口有食物盘的地方看看,时间一久,他也困了。

我捧着打开了的电纸书,因为长时间不翻阅,屏幕自然变成了屏保。

我的眼光落在了离得不远的一个游客。他已经进入了迷离状态,只是还没有打呼噜。周围的灯并不是全开大亮的那种,稍稍有点昏暗的,方便游客休息。

我眼光所落的那个游客,正好处在圆圆的灯光下,仿佛是在舞台上的造型光的效果。他抱在胸前的双臂,正好把手腕上的手表,置于光线最亮的位置,形成一个视觉中心点。手表是一款异形表,我总感觉表带的其中一个端,并不固定在表耳上,不免担心万一不小心掉落了怎么办......

就这样看一阵书,迷离一阵,又替对面的旅客手表跌落担心一阵,这样交叉着,时间慢慢过去了。

终于等到广播里播送登机的消息。

我性子急-----我总是有点性子急,是我自己非常不满意自己的一点。儿子总是轻声说,“没关系,咱们慢慢来。”一边说着,一边有条不紊地整理起自己的随身携带行李,并帮他妈妈把行李确认一遍,确保没有遗漏。

儿子曾经在美国的学期中,以出差的形式,从美国取道广州到悉尼去过一趟,这是他的第二次。发起这次出行,也跟他那次去悉尼未能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当地、做有益的游历有关。

无论是他这个阶段所上的学业对学生成长的要求,或者是我作为家长希望他在学生时代尽量多游历、增广见闻的愿望,都希望他行万里路。

在我上学的时代,来自北京、上海这些地方的生源,明显比我们这些小地方来的人要高几个层次,而他们之所以有这样好的素质,就在于见识广。

现在是信息时代,眼界和视野更加重要。而互联网的发达,使得很多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但是网络获得的信息,如果缺乏感性认识的支撑,终究是隔靴搔痒。这就是我非常支持和鼓励儿子有时间一定要多增加游历的原因。

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我错过两次与儿子一起行动的机会(一次是去他高考结束去西藏,一次是他在美国时未能与妈妈一起去探望他)。加上他小的时候,我因为工作的缘故,跟他聚少离多。即使一家三口回到北京安顿下来后,也经常在春节的时候,因为要去老家的原因,并不能总在一起过年。

所以,这些年,只要儿子发起游历,并且希望父母同行,我尽量安排好,能够一起出行。在内心里,多少有点觉得是在弥补和尽责......

国泰航空的服务在行业里是五星级的。我从背包中拿出电纸书随身拿着,把其他行李都放到行李架上。

三个人的位置不在一起,照例让妈妈跟儿子坐在一起。

当飞机在夜色中腾空而起的时候,却没有把手头的书打开。我在想着,明天到了以后,是不是要先去跑个步-----从11月以来,非常喜欢通过跑步,获得app里的各地打卡徽章。

接下来这个卡,可是打的大洋洲卡了。

这样想着,竟然慢慢睡去。

头顶的阅读灯好像什么时候被空姐关掉了......

(0)

相关推荐

  • 核弹没有炸,但电影真是太炸了!

    "核弹没有炸,但电影真是太炸了!"这是今年最后一部华语动作大片<拆弹专家2>的首波观众口碑. 时间回到三年前,刘德华和邱礼涛合作的<拆弹专家>,不仅拿下当年 ...

  • 全国艺术名家邀请展——贺建国水彩画作品赏析

    贺建国,笔名鉴之,1961年毕业于天 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协名誉理事,亚细亚国际水彩联盟主席.天津美协水彩艺委会.水彩专业委员会顾问,天津文史馆研究员 ...

  • 陪儿万里行----澳洲01

    2020年春节,在澳洲.因为疫情,决定放弃继续去其他景点的企图,马上结束旅程.同时,对于原来打算回程取道香港.深圳的计划,也做了改变,最终变成2月2日从澳洲直接飞回来. 2月3日凌晨到达北京,随后,正 ...

  • 相伴万里行----澳洲03悉尼:抵达、达令港(含视频)

    " 凡事只有去行动,深入进去,亲身体验,才能触摸到真实.光是坐着想,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当时我们被想象中的"山火导致污染"吓住了,也就没有这次完美的相伴万里行了.如果那样, ...

  • 相伴万里行----澳洲04悉尼除夕、春节

    " 一家人团团圆圆地把整个春节假期守在一起过完,是不多见的记忆.所以,除夕能够在一起过,而且确保次日大年初一还在一起,不用像往年一样远途奔波省亲,这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没有其他奢望. 饮食 ...

  • 相伴万里行----澳洲05悉尼歌剧院及附近

    "相伴万里行,不仅仅为了走马观花,而是身为父母,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灵陪伴.在我来说,享受的是,两代男人间近距离平等对话的快乐." 可能说出来都令人难以置信,我们在这里逗留的几天 ...

  • 相伴万里行----澳洲06悉尼:学习的心

    " 在孩子少年时代,在求知欲极度旺盛的年纪,每到周末,只要他不在上课,我就开着一辆两厢的富康车,一起跑遍了坐落在北京市区.郊区的各种大小博物馆.这个习惯对于他后来进化为三清学生有很重要的影响 ...

  • 相伴万里行----澳洲08大洋路:小红帽、洛恩小镇、十二门徒等

    " 过去只有在仰望星空的时候,才觉得时间应该用"万年"这种单位来记录.没想到,就在近乎触手可及的眼前,也有这样的时间概念.人类相较于宇宙,何其渺小." 上篇说到 ...

  • 相伴万里行----澳洲09大洋路:人与自然

    " 对自然保持一份敬畏之心,对动物保持一份亲近之心,都使我们的内心保持柔软." 在大洋路上,离开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在明媚的阳光下,在浩渺的大洋旁,虽然未能投身于大洋其间,但近距离呼 ...

  • 相伴万里行----澳洲10:从悉尼“跑”到墨尔本

    " 有人把陪同孩子出行当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尽责,也有人把出行视为金钱和精力的浪费.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理解,自然,也有不同的收获." 到达坎贝尔港,看了十二门徒和伦敦桥这些景点,基 ...

  • 相伴万里行-----日本2017春02:东京掠影

    " 据说历史上曾有使节到访日本的时候,感慨汉唐遗风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坦率说,我没有这方面的感受,因为我虽然对汉唐历史略知皮毛,对何为汉唐文化,则着实没有研究.但是,这里的有秩序却使得我印象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