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啊母亲——原来来自《周易》

现代的人,常常把大地比喻为母亲。那么这种思维模式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最早来自《周易》坤卦的《彖传》。坤卦《彖传》的部分原文是: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

这一段解读的是卦辞中的“坤:元亨,利牝马之贞”。我们把最前面这一段与乾卦相应部分做一个比较:

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坤: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大哉乾元”,感慨的是乾道源头之大,大到无所不包;“至哉坤元”,感慨的是坤道源头之至,万物无不备至,也就是无所不在。

“万物资始”,这个“始”是能量之始,乾道提供给万物的是能量的源头;“万物资生”,指的则是坤道的母性,万物都由坤道而生。“始”是能量之始,“生”则是万物身形之生。乾道的能量表现为无形,而坤道使这种能量以形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交感,大地生育万物,所以,大地就是万物之母。

乾大坤至,乾始坤生,这个赋予乾坤互相联系的不同特性的观念,贯穿于对整个《周易》的读解。

而乾的“乃统天”和坤的“乃顺承天”,表达的是一个主导,一个跟从,这是一种缺一不可的默契配合。反映在社会生活当中,就是角色的认定。在主导的位置上,就必须做主导的事;在顺承的位置上,就必须做顺承的事。顺承和顺从的不同,就在于这个“承”字,不仅要顺从,而且还要在顺从当中有承担。这是一种积极的、有响应的顺从。由此一来,才能使乾道的始表现出来。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说的是坤德的另一个特性,这个特性就是载物。《说卦》在解释坤卦的卦象时说,“坤为地”,为大舆。古人把大地比喻为一辆大车,所以,经常把大地称作坤舆,或者舆地。大地深厚,有厚重之德,有载万物的功能。坤所代表的大地,就像是一辆大车,满载着万物前行。

由此可见,大地不仅“生”万物,而且要承载万物,养育万物,使所生万物有呈现的空间。

“德合无疆”,是指地和天的相合,天地相合,包罗无疆。无疆就是没有边界。疆的本字没有左边的偏旁,基本字形是两个“田”字之间有象征界限的横画,是指田地和田地之间边界,引申为边界。无疆,正是对“至哉坤元”的解释。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讲到坤德另外两个特性:其一是“含”,与天的张扬相反,地的特性是内敛,是有内涵。弘是指大的空间,“光大”就是广大,因为是“至哉坤元”,所以,它含的内容非常广大,广大到无边。其二是“品物咸亨”,各种各样的物都能美好地会和在一起。一个母亲,不论她有多少子女,她都会凭借她的母性让他们和谐相处,构成一幅其乐融融的和睦图景。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一个“牝”字,把母性直接表达出来。动物中叫作“牝”,而人则称作“妣”,都是指母性。而甲骨文“人”字和“匕”字的区别就在于俯身的程度,“ (人)”是微微弓背,“ (匕)”则俯身的程度更大,由此表达出“匕”的顺性,也就是坤性(当然,两者的另外一个区别是“人”字一般朝向左,而“匕”字更多的朝向右)。“牝马地类”,意思就是母马与大地相类似,即牝马是用来比喻大地的,大地就是母亲。

《彖传》这一段所解读的坤道的特性,几乎都是母亲的特性。所以,这就是中国人把大地比喻为母亲的源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