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当下
记得加个⭐️星标,这样才不会漏掉推送~
我发现很多书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同一条通往平静的道路,也就是两个字:当下。
这是个快被大家说烂了的词,但真正了解其中意义的却是少数。
活在当下,并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现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活在当下,是你懂得吃饭就吃饭,一口一口品尝此刻口中食物的滋味——别想着一会儿做什么,别想着明天做什么;当然,别玩手机。
所以古人说,古往今来每一个人都吃饭,吃了无数顿饭,但“鲜有知其味者”。
活在当下,就是在每一个此刻,带着觉知生活。
以前读,觉得这些都是鸡汤,有些还是神棍鸡汤。
后来发现,有些东西可能真的是自己还不懂,年头还没到,还需要一点时间慢慢去悟。
你越懂得当下,就越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
之前提到过好几次的书,《当下的力量》、《高效休息法》、《禅者的初心》、《正念的奇迹》、《观呼吸》,里面都讲了类似的理念。
曾经有好几个朋友对我说,我总是「思考」得太多,「感受」得太少。
后来,我就一直有根弦,时不时地会提醒自己:是不是又丢掉了感受?
昨天用一天读完了《回到当下的旅程》。这本书就不能去“思考”,只能“感受”。
我摘录了书中七个小片段;如果你觉得感兴趣,可以买来读一读。
大多数人生活在无觉知的状态里。即使我们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很清醒地在走路、说话、生活;真相却是,我们并没有醒着。
我们迷失在头脑里了,而头脑是记忆中过去和想象中未来的世界,它是思想、记忆和幻想的世界,是见解、想法、概念和信念的世界。
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情绪上的创伤,就是我们丢失的行李,而且找不到它们我们就不肯从梦中醒来。
我们记住了一个不完美的过去,并将其向前投射,以期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延续了我们不完美的过去,并把自己锁在了虚幻的世界。
如果你生活在恐惧、评判、欲求和执着中,当下时刻就永远不会被全然地体验,也不会被释放掉。这就会导致过去在你的内在积累起来。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就被吸纳到头脑的世界里了。
你寻求别人的认可,就把自己的力量交出去了。你必须要重拾自己的力量。你必须要收回做你自己的权力。
如果我要让自己摆脱与你的缠缚,我必须允许你完全的自由。这就意味着,你有自由同意或者反对我的观点。你有自由喜欢或者不喜欢我。你有自由爱我或者恨我。你有自由接受我或者拒绝我。自由的代价是允许自由。
接受死亡,是活出全部生命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这也是活在当下的先决条件,因为当下就是一刻接着一刻让过去死亡。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