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砀山:黄河故道梨花香 致富路上产业忙

罐头加工生产线

  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素有“梨都”之称的安徽砀山县盛产的酥梨行销海内外,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国家级贫困县砀山立足本土特色产业,做好“梨文章”,全面发力产业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在决胜全面小康的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小小罐头 走出国门

  削皮、切块、挑拣、装罐……在砀山县兴达罐业食品有限公司的水果罐头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以砀山本土特产水果酥梨、黄桃为主要原材料,生产线上的一个个水果罐头下线后,将被运往全球各地。据公司副总经理尚帅表示,目前该公司生产的罐头一半都是用来出口,已通过IFS国际食品认证、美国FDA注册认证、BRC国际认证等多项认证,每年生产各种水果罐头6万多吨,销售额突破2亿元。

  公司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吸纳了周边贫困农户、下岗职工前来就业,40多岁的贫困户冯艳娟就是其中一位。由于丈夫去世,冯艳娟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仅靠务农和打零工,生活十分困难,三年前冯艳娟来到工厂务工,负责削皮环节的工作,在离家10分钟的路程的车间上班,月收入4000元左右,既增加了收入,又能照顾孩子,这下解决了冯艳娟的燃眉之急。

  兴达罐业在就业扶贫的同时,还助力产业扶贫,建成无公害水果基地2.4万亩,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三方签订合作协议,企业通过对基地农户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户的果园管理水平和收入,并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优先、优惠收购基地原料。2019年向1285户贫困户支付分红资金73.92万元。2020年向1239户贫困户支付分红资金71.648万元。

罐头加工生产线

  围绕梨果 精细加工

  “砀山酥梨之所以口感出众,最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黄河故道的细腻砂质土壤,有利于梨树的生长。”在砀山县安徽梨多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段旭旭告诉记者,该公司致力于梨膏的生产,早年公司主要生产医用梨膏,近年来转型生产食用梨膏并推出自有品牌“梨花猫”,公司生产的纯梨膏、古树梨膏等产品畅销海内外。

  据介绍,该拥有占地180亩的专业梨膏生产加工基地,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专业梨膏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公司配备了两个占地2250平方米的标准化梨膏加工车间,拥有SC生产许可证并通过了国家食药监局GMP认证。车间配备了CIP清洗系统、碟式分离、腔式过滤、四效蒸发浓缩、巴氏消毒等国内领先的生产加工模块,并拥有数项领先的梨膏生产加工专利技术。是全国首家同时拥有中国有机认证和欧盟有机认证的“双有机”砀山酥梨种植基地。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该公司除提供就业和优先收购贫困户的梨子以外,还与砀山县重点扶贫村-林屯村创新“村企扶贫”模式,系林屯村砀山酥梨深加工产业扶贫项目合作企业。帮助扶贫村解决贫困户就业和优先收购贫困户农产品,并联合林屯村共同打造了“林砀优果”扶贫梨膏产品。通过这一项目,该村每年可以固定获得分红6万元。

梨木板材加工

  枯枝废木 变废为宝

  “我们砀山梨树多,经常能看到一些枯木、废枝被随意遗弃,我觉得很可惜。”安徽溪木木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锋告诉记者,他通过和南京林业大学的教授联系,通过检测发现梨木的密度完全可以拿来做板材,于是一个“废物再利用”的想法在他的脑子里浮现。

  2017年,王锋引进德国生产线在村里投资建厂干起了地板加工制作,公司所在的村的24户贫困户,通过培训11户都在工厂里实现了就业。62岁的尉言令就是其中一位,自2017年工厂建立就来此务工,从事压贴环节的工作。

  尉言令因家中老人重病,每年医药支出较大而陷入贫困。“都在2万元左右,家里8亩地一年忙到头也只能勉强应付。”来到厂里工作后,月收入4000多元,家里8亩地机械化耕作也不耽误,这样一来日子好过多了。老尉直言:“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现在我的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围绕着梨树,砀山还推出梨花节、采摘节等一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消费,带动农户增收。从梨花、梨果再到梨木,砀山县紧紧抓住自身产业特色,做透“梨文章”,让砀山酥梨成为致富“黄金果”。(记者 张毅璞 严鹏)

梨树王

(0)

相关推荐

  • 作物高产能得奖 这里的酥梨格外“香”!

    <北方农资>记者 张亚静 3月5日,由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安徽经视<第一时间>主办的"金正大示范田 我是高产王--2017年度砀山酥梨王启动大会",在 ...

  • 【走进乡村看小康】“中国梨都”刮起“能人返乡种梨”热潮

    央广网合肥7月16日消息(记者王利 邵光佳)白色的梨花开了又谢,夏天在枝头结出小果来,果园里飘散着丝丝甜香气息.再等两个月时间,砀山酥梨就要到成熟季,王小辉严格记录着日期,强调梨子上市前后45天是影响 ...

  • 迭代:一颗砀山梨背后的产业竞争格局

    就像一条大河,砀山的水果产业,总能在竞争的落差中找到奔流的动能. 166年前黄河改道北徙,在砀山县境内留下一条46.6公里的废河道.黄河流经砀山期间,有记载的决口和泛滥多达五十余次. 黄河走了,结束了 ...

  • 安徽芜湖:致富路上香草飘香【图】

    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纸鸢香草庄园里"打卡"赏花 2021.5月30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举办第二届香草节,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2015年,平铺镇 ...

  • 千年黄河故道 百年临清桑黄 临清市桑产业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

    为进一步加快特色优势产品上行步伐,推动品牌兴农强农助农,根据临清市农业发展状况及品牌发展规律,挖掘农业独特价值,充分结合产品属性和农产品上行需求,临清市农业农村局及临清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 ...

  • 【虞见纪实】黄河故道林果乡,梨花香里白鹅肥

    黄河故道林果乡,梨花香里白鹅肥 虞小勋 阳春三月,走进虞城县田庙乡的万亩梨园,只见梨花盛放,蜂蝶飞舞.在张先桥的盆景梨园里,几名工人正在给鹅打防疫针. "我们家离这很近,给鹅打打防疫针,也不 ...

  • 因民小芭蕉,群众增收致富“大产业”

    昆明市东川区因民牛厂坪.田坝地区具有天然的河谷型亚热带气候,具有多物种资源优势,常年高温,日照充足,一年四季均可产小芭蕉,但每年五月至八月,由于日照和雨水充足,是芭蕉最高产的季节.看,今年的芭蕉又丰产 ...

  • 新愚公故事全国征文‖黄河故道东坝头(贾关青)

    新愚公故事全国征文 黄河故道东坝头 --愚公移山精神的重要历史见证 贾关青 一部中国史,半部治黄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她却在孕育华夏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同时,也由于"善淤.善决.善徙&q ...

  • 盗采一亩获利8万:黄河故道成了大型土沙盗采现场|兰考

    原标题:盗采一亩,获利8万:黄河故道成了大型土沙盗采现场 有网民发现,河南省兰考县一国有企业以"土地改良"名义取土采沙.半月谈记者调查得知,在兰考县"土地改良" ...

  • 普通人读《毛选》—致富路上的屠龙秘籍(1)

    前言:本篇文章,主要剖析的,是<毛选>第一卷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出现在<毛选>第一卷的第一篇,不管对<毛选>整本书而言,还是对当时的中国 ...

  • 黄河故道掠影(黄河行43) 冯并

    2021-5-25 收录于话题 #黄河行 .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之河,她与我们一道经历昔日的苦难,更经历了苦难中的抗争.黄河,有数不清的历史和现实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 ...

  • 黄河故道边的一个小村,村美民富春光美

    黄河故道边的一个小村,村美民富春光美 城关镇居民   杨爱伟 "人间最美四月天",春和景明,阳光明媚,因探究绿色能源屋顶光伏推介,又到曾经的工作地,实地学习虞城县乔集乡乔楼村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