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坟要吃土?老人说:“清明不吃土,四季难行走”,啥意思?
清明节将至,这个节日最主要的习俗就是上坟祭祖,但是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有些地方还有吃土的习俗,到底什么是吃土呢?老话说:“清明不吃土,四季难行走”,下面就来看看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虽然今年的清明节是农历的二月二十三,但是祭祖的时间却并不是固定的,大多都是在清明之前举行。有些地方是清明前七天,有些地方是前十天,而有些地方从春分之后就开始了。不过一般是“从九尽十日”后开始,也就是从冬至开始数九,九个九数完之后,再过十天就开始准备了,而今年的九尽十日正好是春分。
尽管清明祭祖的时间不固定,但是祭祖的仪式基本上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看望先祖,送一些用度之资,俗称为“送钱粮”,也就是烧纸。其实很多地方把祭拜和送钱粮是分开的,也就是白天祭拜,晚上送钱粮。
一般都是早上去,带一些祭品和纸钱,但是白天带去的纸钱并不是用来焚烧的,而是用一个土块压在坟头之上。因此到了清明时节,坟头都是一片白色,所以民间早有“清明一片白”的说法,指的就是坟头上压的白纸。
等到天黑之后,人们还会在家里烧一些纸钱,并且要全部烧尽,如果没有烧尽,这些钱就到不了先人手中。也只有在晚上的时候,先人才会过来取到钱,所以白天仅仅是上坟祭拜,而晚上烧纸钱才是“送钱粮”。
人们在白天上坟时,都会带着不少祭品,除了果品之外,还有酒有肉,并且有馒头之类。在祭拜仪式完成之后,人们就会就地而坐一起吃喝,寓意着与先人一起聚餐,共饮共食。也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在地里聚餐的时候,人们还会故意将一些馒头或者面饼放在坟头的土上,故意让馒头沾一些尘土,然后拿起来拍拍土就开吃。老人们说:吃了沾土的祭品,就会得到先人的庇护,一年四季就不会生病了,也不会牙疼了。
所以就有了“清明不吃土,四季难行走”的说法,当然这也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又或许是老人们哄小孩吧?就如小时候老人们常说:吃过烤黑的馒头,眼睛就会更亮一样,或许是古人怕这些食品浪费了,所以才有了“清明吃土”的说法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吃土听起来比较荒诞,但是人们在出远门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甚至还会呕吐或者拉肚子。有经验的人都会从家乡带一点土,到了他乡之后,就用家乡带过来的土冲一杯水,喝过之后就不会出现水土不服了。
或许古人也发现了土的这种作用吧?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就觉得清明上坟时,吃一点坟头的土就可以让自己身体健康了,而且出门在外不会有水土不服了。于是就有了“清明不吃土,四季难行走”的说法,当然也只是一种说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