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蕲蛇,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缓解关节炎!
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学习中医药知识!
小天医生学中医,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一块来学习一味中药,蕲蛇。它出自《雷公炮灸论》,归类为祛风湿的药物,是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的蛇体,还有一个名字叫白花蛇。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记录的蕲蛇的主要炮制方法为:除去头(含毒性)、嶙,切段生用、酒炙、或黄酒润透。由于其生品具有腥臭味,服用时比较困难不适,所以临床上很少用生品。蕲蛇经酒制后能增强祛风、通络、止痉的作用,并可去除腥臭之味,临床多使用酒炮制后的成品。
蕲蛇味甘、咸,性温,有毒。归经归肝经。对于一般的蛇虫类中药来说,都具有祛风的作用,无论是内风还是外风都具有很好的作用,蕲蛇也例外。本品具有走窜之性,并且其性温,可以通络,能内走脏腑、外达肌肉表皮,可透骨搜风,区内外风邪,为截风的要药。故本品可以治疗风湿痹症,尤其擅长治疗病位深、病程久的风湿顽痹。何谓痹症?痹症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经常指的关节、肌肉的疼痛。风湿痹症,指的是风邪、湿邪痹阻于经络、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四肢筋脉骨骼、全身的大小关节、肌肉发生疼痛、酸胀、麻木,或者关节的活动不灵、出现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类疾病。如果痹病长期不愈,会耗伤气血、损伤肝肾,出现虚实夹杂的病机,所以在临床中对于痹病日久的患者经常配伍补肾强筋骨的药物。另外对于风痰入络、肝风内动或者阴虚动风引起的中风,而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患者也可以使用。
蕲蛇的第二个功效可以止痉,由于本品可入肝经,既可以祛外风,又可以平息内风,风邪的致病特点主动,这里的“动”指的是动摇不定特征,比如肌肉的抽搐、痉挛,人体出现眩晕,肢体不停的颤动、还比如一些脑炎、癫痫引起的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症状。所以蕲蛇可以治疗小儿惊风、破伤风等疾病引起的抽搐痉挛等症状,经常配伍乌梢蛇、蜈蚣等祛风药物,例如《定命散》。
蕲蛇还可以用于治疗麻风病、疥癣等疾病,本品能外走肌肤外表而祛风止痒,还攻毒,故治疗风毒侵犯肌肉皮肤常用药物。
蕲蛇有毒,煎汤,3~9g,研末吞服时,1次1.5g,1日2~3次。还可以酒浸熬膏、入丸散服。对于阴虚内热者禁止服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蕲蛇具有镇静、催眠及镇痛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本文章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医嘱和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