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戒除游戏瘾

打开夫妻/亲子关系、儿童心理的潘多拉

《小梦童心》是一个针对“夫妻/亲子关系、儿童心理调节”专业心理专栏。

特约供稿人小梦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童游戏治疗师、启明睿德心理特约咨询师。

本专栏分享有关小梦老师在众多实际的心理咨询案例中,总结的夫妻/亲子相处技巧、儿童心理分析、儿童情绪管理、儿童心理引导等心得体会、心理技术和方法。

本期分享内容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戒除游戏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子设备,并越来越多的依赖电子设备。公交车上、地铁里、餐厅里、医院里,总能看到低头看手机的人。
有一种说法是:小偷以前还能偷到手机,现在已经偷不到手机了,原因是我们总是会将手机拿在手里。即使偶尔手机不在手里,过一会又会想着翻看一下手机,看看别人的朋友圈,或是看看自己发的那条朋友圈有没有人点赞。所以小偷都没机会动手。
而孩子对电子设备的需求及依赖也越来越大:玩平板、玩手机游戏、刷微信等也成了很多孩子的生活常态。加上疫情期间孩子不能出去玩,于是很多孩子对手机等电子产品产生了更大的依赖:出现手机不离手,对游戏痴迷的情况。以至于恢复上课以后回到学校时很多孩子出现了上课不认真听讲,上课精神状态不佳,注意力不集中、不好好做作业等情况,情绪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常会无故发脾气,如果不让玩时还可能会和家长发生冲突等。
那为什么孩子对电子产品会如此的依赖,电子产品又是怎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呢?
其实,电子产品犹如一种兴奋剂,它与咖啡因、可卡因等兴奋剂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能将身体置于高度兴奋和高度专注的状态较长时间,之后让人崩溃,这种过度刺激容易导致身体中多种化学物质,荷尔蒙分泌的紊乱和睡眠质量的降低。对我们的中枢神经也有影响。我们的身体会表现出情绪焦虑、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多种看似精神疾病的症状。这种状态同时属于一种调节障碍。其表现在缺乏情绪调节的能力、注意力不集中、或是缺乏恰当的对环境和刺激物做出正确反应的能力。也被称为电子屏幕综合症。而且这种症状还会出现在不再使用电子产品之后很久,就好似地震的余震一样。
电子产品的使用分为互动式使用和被动式使用。互动式使用如:发短信,发微信,玩游戏等,只要是在电子产品上进行操作的都属于互动式使用。而被动式使用则是指:看电影,电视等,不需要进行操作的这种就属于被动式使用。两者都极易引发注意力问题、阅读问题、抑郁、睡眠障碍、缺乏创造力和易怒等症状。而互动式使用由于刺激性非常的强其影响比被动式使用的大很多,它能使神经系统转化为战斗或逃跑的模式,会造成多种生理系统调节障碍。
因而孩子会出现由于电子产品对其神经系统的过度刺激、让其过度的兴奋。而出现以下问题:情绪问题:如情绪不稳定、抑郁寡欢、焦虑。学习问题:如学东西不像以前那样快,那样容易学得懂。行为问题:如会和家长对着干,不听话。运动能力问题:如运动一会就没力气了等。出现社交障碍:如不愿交新朋友,或与朋友相处出现问题,极少与人目光接触等。
由此可见,电子产品对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在电子产品的使用中,绝大多数家长最困扰则是孩子对游戏的上瘾。因为游戏在互动式使用中是刺激最大的一种。所以,游戏也是对孩子身心健康影响最大的一种。
在处理孩子游戏上瘾的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孩子沉迷于游戏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看到同学都在玩,自己也跟着玩。
第二:玩得好的朋友都在玩,怕自己不会玩会显得不合群,怕与好友没有共同语言。
第三:孩子没有人生规划、人生目标。因此,学习没有自发性。这是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存在的问题。
第四:兴趣爱好不广泛。
第五:父母的陪伴比较少。而虚拟的网络能够弥补这一点。
第六:现实生活中很少能够体验到成就感、价值感。但是在虚拟的网络里面能够感受到极大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因为游戏会给孩子一个及时反馈,且上手快,而在学习中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往往要学很久才能看到一些成效。
第七:父母也依赖电子产品。因此。孩子也跟着模仿。如果父母回到家都是机不离手,而要让孩子放下手机,放下游戏,就相对比较难。记得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两父子,一人手里拿着一部手机,边走边玩游戏。因此榜样的作用很重要。
第八: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不是很理想,而在虚拟的网络里面能交到朋友。孩子们可以联机,组队打游戏,队友之间可以互相交谈、还可以互相鼓励、互相点赞等。这些都是不善于面对面交际的孩子所喜欢的一种交往方式。
第九: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解决不了的烦心事,所以用游戏来逃避现实。让游戏成为情绪的一个发泄口。
第十:用来打游戏的电子产品很容易得到,家庭规则不清:比如做作业时手机可以带进房间等,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就会边做边想:过会游戏怎么打呀?或是做会儿作业,打会儿游戏。而不能专心的去做作业,使得做作业的时间不但长而且质量差。
然而造成孩子痴迷于游戏的原因往往不只是一种原因,而是由几种原因叠加产生的。因此家长们要了解清楚。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了解了孩子们痴迷于游戏的原因以后,我们就可以来帮助孩子戒除对游戏的依赖了!
首先,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游戏的积极的一面和给孩子的生活造成的危害。然后将正反两方面用头脑风暴的形式一项一项的列出来。而且家长要知道要对抗游戏瘾,家长首先要和孩子站在统一战线上。先说游戏的好的一方面,再说危害。因为如果先说或只说危害的话孩子可能会有抵触情绪。危害最好是让孩子说出来会比较好。这样孩子的认识会更深刻一点。家长还要要注意把控节奏,比如积极的一面要少讨论一些,这样的对比才能让孩子意识到游戏的危害更多,更愿意去而戒除。这样先把孩子拉到我们这一边,讨论出游戏的好坏则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因为其实很多孩子也有意识到游戏对自己造成了的困扰,有时候也会有内疚感。但是抵挡不住游戏的诱惑,于是一再的卷入其中。
第二:通过家庭会议的形式制定电子产品-游戏的载体的使用规则。这一点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来执行,而不是父母单方面的规定。记得我的一个个案在我问她为什么喜欢玩手机时,她说:我爸我妈在家里经常一人拿一个手机在那里玩,也不和我玩,于是我也学他们那样玩我的手机。所以只有全家一起行动起来才能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比如说一回家来就把所有的电子产品放到一个地方。每天都安排一个全家人都能够在一起进行交流的家庭时光:可以一起阅读,或是聊天,或是玩大富翁等。如果要玩手机游戏的话则要限定时间:到时间了就要停止,不然就缴罚金,或是做一定量对家庭有贡献的事。如果父母违规了也要缴罚金,缴来的罚金则用来让大家美餐一顿。而且超过的时间在下一次中扣除。并且限定的时间最好是半小时以内。并且尽量离睡觉的时间越长越好。因为睡前玩游戏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从而会影响睡眠。而且需规定好一星期玩的次数,最好是3次以下。而且最好是星期一到星期五不玩。这样就不容易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第三:让孩子树立目标。孩子有了目标以后,他们就会有朝着目标去奋斗的动力。游戏之所以让孩子上瘾,就是因为游戏设计者会设立一个个的通关目标,而达到每一个目标时会给到相应及时的鼓励。于是孩子就会有想打通关的欲望。所以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设立目标:首先可以设立一个人生目标,并可以将这个大目标进行分解,用小步子进步的原则。这样孩子在实现目标的时候才会有信心。
第四:对于孩子好的表现,要及时给予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价值感和成就感。就像游戏里的及时反馈一样。这样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有了自信就不会想去游戏中去建立自信。
第五: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有些孩子玩游戏是因为除了学习之外没有其他事可以做,而家长也没有要求孩子做家务,于是就有了时间打游戏。同时通过做家务也能提高孩子的责任心。
第六:这一点是我的孩子在看这篇稿子的时候提的一个小建议:说可以把生活过得像游戏一样有意思。
第七:周末,假期多带孩子去到户外与大自然接触。研究显示植物能吸引人的目光并能降低心率和血压。从而能恢复注意力和抗压力。就算是图片中的植物都有一定的作用。只是不如真正置身于大自然里的效果那样好。而且这样也能把孩子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拉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来。可以叫上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带上他们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去玩。或是让孩子参加夏令营等,这样也可以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将孩子的视线从游戏中转移到其他地方来。让孩子感受到其实现实生活一样的有趣。
第八:多培养一些孩子的兴趣爱好,且需要是孩子喜欢的,而不是只是大人希望孩子学的。可以培养运动类的、艺术类的、竞技类的,竞技类的比如:围棋,象棋等。这样也能让孩子有一个情绪的发泄口。孩子也会因为这些兴趣爱好,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九: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孩子的学习,也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
第十: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要和孩子一起找到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有一点进步就给予相应的鼓励。对有解决不了的困难的孩子,可以和孩子敞开心扉来聊聊。一起想办法来解决。如果改变不了,要怎样去坦然接受。
第十一:交给孩子人际交往的技巧,让孩子学会主动去交朋友。这样孩子就不会担心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朋友,而选择通过游戏在网上交朋友。
第十二:要关注孩子的社交环境,尽量带孩子远离爱玩游戏的社交环境,多接触积极向上的孩子。其实这就好似戒毒瘾一样,有些人在戒了毒瘾以后又会复吸,除了意志力以外,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又回到了之前的社交圈中去了,而那些朋友很多是吸毒的。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复吸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第十三:家长可以常带孩子去爬山或是跑步等,锻炼孩子的意志。
第十四:家长的榜样的作用很大,如果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首先我们家长就要做怎样的人。当家长能真正放下手机时候也许就是孩子能放下游戏的时候。
第十五:家长需和善而坚定。
家长需要清楚的是戒游戏瘾包括戒电子设备瘾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会一蹴而就,因此家长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要做到和善而坚定,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有一点反复,大人对孩子就各种辱骂,或是对孩子的将来做各种不好的预判,或是对孩子表现出各种失望、绝望。这样孩子容易自暴自弃。也不要因为不延长时间孩子就生气而放弃制定的规则。
以上建议均从心理学角度给出,但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因此家长们也不能照葫芦画瓢,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调整。我们的建议仅仅只是给予家长一些启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