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滋水涵木治胁痛

金某,男,47岁,2014年5月12日初诊。

主诉:右胁下痛3个月。患者右胁下疼痛,时有头晕,两目干涩,口干咽燥,晨时口苦,每因劳累或情志不遂而疼痛加重。曾先后去过多家医院就诊,经查各项理化检查均正常,西医诊断为“肋间神经痛”,服西药治疗其效不显。后来服用疏肝理气中药20余剂,初服疼痛缓解,继服疼痛如初。

刻诊:右胁下隐隐作痛,其痛绵绵不休。头晕,两目干涩,口干咽燥,晨时口苦,心中烦热,胃胀,大便干,数日一行。苔薄黄中剥,脉弦细数。

辨证:肝阴不足,血虚不能濡养肝络而致胁痛,再进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之剂,更耗气伤血,耗伤肝阴。治宜滋水涵木,以柔其刚。方以一贯煎加减。

组方:沙参15克,麦冬15克,当归15克,生地25克,枸杞子15克,川楝子15克,茵陈8克,生麦芽25克,莱菔子30克,代赭石30克,炙甘草10克。3剂,水煎,早晚温服。嘱其调情志,忌辛辣之味。

二诊:药后右胁下疼痛大减,口干缓解,大便通畅,饮食大增,诸恙亦平。舌红苔薄黄中剥,脉弦细数。患者阴虚伤津之象仍在,守方加减,再增清热养阴之品。

组方:沙参15克,麦冬15克,天花粉20克,当归15克,生地25克,枸杞子15克,川楝子15克,茵陈8克,生麦芽25克,炙甘草10克。5剂,水煎,早晚温服。

三诊:患者服用7剂,药后胁痛、胃胀、晨时口苦消失,口干大减,惟睡眠欠佳,舌红少苔,脉细数。继进原方,适加养血安神之品。

组方: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20克,当归15克,川楝子10克,天花粉20克,枸杞子15克,炒枣仁15克,柏子仁15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10克。5剂,每剂水煎早晚温服。

5剂药尽,患者诸症消失,饮食如初,入睡酣畅,精神备增,嘱其以膳食以善其后。

按: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胁痛者多责之肝胆二经,以其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其治常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清热化湿为法。然其证病因不同,寒热虚实有别,且不可概论,临证当以辨其气血为关键。

本案患者乃阴虚血燥,经脉失养,脉络绌急而致胁下作痛。治宜滋水涵木,以柔其刚。医者不查虚实,反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之剂,致使气血耗伤,虚者更虚。张山雷曾云:“但气之所以滞,本由液之不能充,芳香气药,可以助运行,而不能滋血液。且香者必燥,燥更伤阴,频频投之,液尤耗而气尤滞,而无不频频发作,日以益甚,而香药气药,不足恃矣。”

故重用生地滋阴养血,以补肝肾;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佐川楝子以疏泄肝木。更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茵陈“清肝胆之热,理肝胆之郁”,以升少阳之气;生麦芽“助肝木疏泄以行肾气”;代赭石、莱菔子降逆开壅,消胀除满,调畅脏腑之气化,使腑气得通,适得其平;后增养心阴,益肝血诸品以宁心安神。证因明辨,治有遵循,矢的相贯,药用清滋柔润,以驯其刚悍之气,故此案终以一贯煎加减,滋水涵木而收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六味中药,治肝肾阴虚,除肝郁气滞!为滋阴疏肝名方

    家里买回一张凳子,原本是用来坐的,但某一天,这个凳子用来放置了物品,还有一天,又踩着它当了梯子.中药方子也是如此,比如一贯煎,原本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等 ...

  • 中医内科学——鼓胀阴虚水停——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阴阳解析

    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阴阳解析 鼓胀阴虚水停证候: 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 ...

  • 『名医经验』滋水涵木治频发气胸

    黄某,男,56岁,2013年4月7日初诊. 主诉:左胸痛1月.患者1月前突发左胸痛,痛如刀绞.继则胸膈满闷,呼吸困难,伴干咳气喘,口唇青紫,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而急入某综合医院.诊断为:自发性气胸.经穿 ...

  • 『名医经验』郭剑华治筋伤验案 针灸手法并用治膝痹案

    患者患膝痹病,双膝关节前缘饱满.胀痛,按之刺痛,行走跛行,伴腰背酸胀乏力,腰腿后侧如绳索牵系,此乃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兼瘀湿内阻.借温针艾灸温补肝肾.补益气血:电针刺激疏通经络.利水活血:手法作用腰膝 ...

  • 『名医经验』朱良春治上消化道肿瘤经验(上)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从医70余年,在治疗恶性肿瘤,尤其是上消化道肿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一直随诊朱老身边,对于其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思路.经验有一定体会和心得,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中西医 ...

  • 『名医经验』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痛风

    痛风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不节,导致脾虚失运,痰浊内生:久病及肾,肾阴不足,湿热内蕴,逐步产生痰浊:痰湿.瘀血.热毒蓄于肾而成积热.而七情,劳倦或外感六淫,外伤或过食厚味,均可诱发痰瘀.积热流注 ...

  • 『名医经验』郭剑华治筋伤验案 针药并施治颈性眩晕

    该患颈项强痛伴头晕1年余,半月前因工作劳累而突发眩晕,做脑部CT及脑血流图检查未见异常,结合颈椎MRI检查及临床体征,以及舌象脉象,四诊合参,辨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眩晕,治以 ...

  • 『名医经验』急喉瘖治验与思考

    急喉瘖,是以起病急骤,声音嘶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急性喉炎"相近.该病轻则声音嘶哑,重则言而无声,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生活.笔者临床以中医经典方药加 ...

  • 『名医经验』郭剑华治筋伤验案 椎动脉型颈椎病验案

    患者患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项胀痛,间断性头晕,以颈项前屈位时症状明显.此乃寒凝血瘀.太阳经输不利.予针刺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灸背部振奋阳气.温散寒凝,改善大脑供血量:推拿可松解项部肌肉,调整脊柱顺应性, ...

  • 『名医经验』朱良春治上消化道肿瘤经验(下)

    注重扶正与祛邪微观变化,强调顾护脾胃正气 李中梓<医宗必读>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正气虚贯穿肿瘤始终,正气不足,免疫功能失调,细胞增殖凋亡异常,才会导 ...

  • 『名医经验』“乙字汤”治痔疮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贾佩琰 "乙字汤"方为日本原南阳氏治疗各种痔疮的良效验方,原方组成为:大黄1克,柴胡5克,升麻1.5克,甘草2克,黄芩3克,当归6克.笔者以本方治疗各种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