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体系初步形成,应进一步加强预测性和前瞻性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5年来中国科协建设高端科技创新智库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科协建设高端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议。
2015年8月,中国科协成立创新战略研究院,5年来,中国科协充分发挥全国学会、地方科协“一体两翼”的作用,推进科技创新智库格局外围体系建设,初步形成跨学科、跨单位、跨区域、网络化的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格局:推动成立学会联合体,依托部分学会和学会联合体成立专业研究所;与地方科协共同建立创新战略研究院分院;中国科协与高校共建研究院(中心),打造科协+高校智库平台;积极通过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组织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朋友圈。
在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上,建立以研究人员和辅助人员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建立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全员聘用制度。
决策咨询研究工作是智库建设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创新战略研究院建立以学术委员会为主体的同行评议机制,制定创新战略研究院3年发展规划;推进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推进知识价值为导向的薪酬体系建设。
中国科协发挥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体系优势,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为引领,扎实推进智库体系建设,目前已形成以第三方评估为特色优势,推出了《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等品牌系列研究报告,举办了中国科技智库论坛、中国科学文化论坛、创新50人论坛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论坛,建立了以科技工作者为对象的固定调查系统,搭建了《今日科苑》《科学文化(英文)》等期刊平台。
以创新战略研究院为小核心的中国科协科技创新智库体系
运行模式是指组织机构的运行机制和方式,包括从科研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投入到科研成果产出的整个过程。
中国绝大多数科技智库都是以科研立项的形式开展研究,最终成果形式主要是科研课题的结题报告。
一方面,课题报告主要是学术话语体系,与政府决策咨询的政策话语体系存在一定差别,直接影响了作为科技智库成果的可读性和传播性,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较弱。
另一方面,一些科技智库将科研成果通过“专门报告”或“内部报告”的形式报给党和政府有关决策部门,通常需要经过层层报审,时效性受到影响,渠道相对单一,影响力有限。
中国科协建设高端科技创新智库应突出科协特色,依靠科技工作者,研究科技工作者,服务科技工作者,代表科技界发出声音,服务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
进一步明确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的使命定位,建设科技特点突出,科协特色鲜明,资源共建共享的跨学科、跨单位、跨区域、网络化的科协系统科技创新智库格局。
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研究,密切关注和了解科技工作者,设置与科技工作者相关的研究议题,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诉求。
继续推动“三权”试点改革。强化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推动“三权”试点改革单位按照“三权”管理,促使各主管部门能够充分保障试点单位以科研院所身份开展研究工作并申请相应政策和经费支持,建立现代科技创新智库治理体系。
积极推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实施以智库人才为本的经费使用、成果评价、人事考核、评聘等管理制度,将人才的自主权赋予科技创新智库。
从科技创新智库的人才结构上来说,需要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公共政策研究人才3种人才。科协系统科技创新智库要加强内部培养,既通过博士后流动站培养后备人才,也在完成重大任务中锻炼人才;招聘引进外部优秀人才,打破唯学历、唯职称、唯专业等条框限制,实现人才队伍的多元化;加强与决策部门的联系沟通,鼓励智库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交流互动。
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发挥科协组织“一体两翼”的优势,积极发挥好全国学会的学科人才优势和地方科协的组织网络优势,集聚跨学科、跨部门、多元化的决策咨询资源,构建覆盖各类创新主体的网络型科技创新智库结构。
一是要创新研究方法,提升科技创新智库决策咨询水平;二是要研究制定研究成果质量标准,构建质量管理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智库成果质量;三是要加强舆论引导,拓展成果报送渠道,提升科技创新智库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