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有益•说些聊斋)《钱卜巫》——豁达生活,何必强求

话说当年,河北河间县有一位朋友,名叫夏商。他的父亲名叫夏东陵。这是一个小康家庭,经济十分富有。但由于是突然富裕起来的那种土豪气质,还不懂得节俭,奢靡之风随处可见。

这夏东陵在吃包子时,光吃馅、不吃皮,还把包子皮丢的满地都是。再加上这人长得比较肥胖,人们就送了他一个外号,叫做叫“丢角太尉”。

果然,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夏东陵到了晚年,经济渐渐入不敷出,然后竟然沦落到成了贫困户地步,“两不愁、三保障”竟然没有着落,甚至混得连每天的饭都吃不上。再也不是当年的圆润和肥胖了,现在的造型是,两只胳膊极瘦,臂膀上面的皮耷拉着,像条布袋。于是,人们又给他送了一个外号,叫做“募庄僧”,这是在描述他,像挂着袋子四处化缘的和尚。

临死时,夏东陵终于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他把儿子夏商叫到面前交待说:儿啊,我这一辈子浪费的东西太多了,完全没想到,我到头来弄得饿死。我自己明白,这是把上天惹毛了。你要珍惜自己的福气啊,千万不要像我这种操法,千万不要再走我的老路了。

这个夏商还真听了父亲的话,严格遵守父亲的遗嘱,­为人诚实质朴,很有公德心,不搞邪门歪道,甚至还亲自耕作生活(不亲自耕种,要遭饿死的)。时间一长,乡亲们觉得这小伙子还不错,大家都很敬重他。

本村有个先一步富起来的老人家,十分同情夏商还在过着贫困线上挣扎的日子,主动借钱给他,让他去学习做生意。

结果,夏商因为不会做生意,经验不足,果断亏本。他惭愧得遭不住,无法偿还老人家的钱,就主动提出要求,打算到老人家那免费打工。老人说:给我免费打工,那咋行呢?钱的事情慢慢来,我又没有叫你马上还。把他拒绝了。

夏商感到更加惭愧,果断把自己唯有的田地和房子都卖了,又去还老人家。老人家得知这个情况后,更加同情他,态度很坚决地让夏商把田地房子赎回来,又借给他更多的钱,给他机会,要他东山再起。

夏商推辞说:大爷,我从你那借的十多两银子,现在全部亏了,根本还不上,我难道要来世作驴子再还你的债啊?

富翁说:莫说那些,年轻人,要有自信。我相信你能行。就让他和别的商人结伴而行,学习经验。几个月后,夏商终于回来,盘点一下盈利,但只是能够实现不亏本。老人家不要他给利息,让他再去经商。

又过了一年多,夏商到南方购置了满满一车货物,本想回家乡大干一场,结果回来时在江上遭到飓风,船差点整翻了,货物丢失一半。回家后,一计算,剩下的货物,只能偿还借贷的钱。

夏商对合作伙伴说:哥哥些,我总算是整明白了一个道理,上天要让我贫穷,我不管怎么挣扎,都富不起来。抱歉啊大家,都是我连累了你们。然后,他按帐本记载,把钱付给商人,自己彻底退出买卖行当,再也不做生意了。

那位老人家十分执着,还是要求他再去做生意。夏商忍者感激之泪拒绝,是坚决不干了,然后一直在家中老老实实耕种。他经常性的自己慨叹,说:人活在世上,都说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为啥我经历的全部都是风雨,从来没有见过彩虹呢?同样是皇帝的百姓,为啥我就过得这么艰难?

不过还好,这个夏商是很有骨气的人,从来没有到过县衙区要低保、救助甚至是闹意见啥的。

某天,夏商听说有那么一位从外地来的算卦先生,能用钱占卜,可以知道一个人一生的运气。本着好奇的态度,夏商特意去找,现场一看,搞占卜的人原来是一位老太婆。她住的房舍精致清洁,当中设有神位,香气熏染。看起来好像还真有那么回事。

礼数是少不了的。夏商果断进去,拜完神位之后,占卜的巫婆就向他收费。夏商给了她一百个钱。巫婆将钱全装到竹筒中,用手拿着,在神位前跪下,用手摇响竹筒,一番祈祷的样子。然后就站起来,将钱倒在手中,在桌案上按次序摆开。

说起来,这巫婆搞占卜方法也比较简单,以钱的字(正面)为“否”卦,以钱的幕(背面)为“亨”卦。

夏商看她操作。那巫婆数到五十八个钱,全部都是“否”卦,之后的钱,又全部都是“亨”卦。

她问夏商:年轻人,你好大年龄了啊?

夏商回答:二十八。

只见巫婆摇摇头说:早啊!早啊!年轻人,现在交的是先人运,还并不是你本身的运。五十八岁之后,才开始交你自己的运数。

夏商问:师傅,我读书少,啥叫先人运呢?

巫婆说:我给你普及一下知识。如果先人生前行善,他的福自己未享尽,那么后人就享他的福;如果先人生前有不善之事,他所造的祸,自己未受尽,那么后人要接着受。你懂不?简单地说,就是先人出去混,你来还。

夏商屈指一算:这个数学我懂,但是非要等到五十八岁,要再过三十年,那时候,我已经成了老头子,也要快进棺材了。那还有啥意思?

巫婆说:你莫焦。我计算了一下,你在五十八岁以前,有五年运数稍转,但没有啥大变化,只能够基本维持生活需要,最低保障水平那种。但是到了五十八岁这一年,要有一笔大钱财过来,根本不需要你费力气去追求。

巫婆还说:年轻人啊,你这一辈子如果不做那些过头的事情,那就是到来世,你也享受不尽哦。

夏商回到家中,心里半信半疑:等到五十八岁才翻身,莫不是这老太婆忽悠我?但是她忽悠我有啥意义呢?

日子继续过,夏商的穷日子习惯了,奢靡之风一直不敢有。该做啥做啥,比较淡定。

穷日子就这样平淡地过着。

一晃,夏商就到了五十三岁,他开始十分留意验证巫婆的话是否灵验。主要是想满足一下好奇心。

那时候,刚开春,田里该耕作了,但是夏商患了虐疾,无法下地。好不容易等到病好了,却又遇上天大旱,别人早种上的作物都枯死了。等到秋上,下了一场雨,家里也没有别的粮食可种,夏商就把几亩地全部种上谷子。接着又遇到大旱,荞麦豆子大多数都遭旱死,只有耐旱的谷子长得不错。后来,又下了几场雨,谷子生长得更好,较往年多收一倍。等到第二年春天,又遇上饥荒,手中有粮食,心里不慌。夏商一家老小总算没有挨饿。

因为这件事,他开始相信巫婆说的话是灵验的。

他重新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再次向之前资助过他的老人家借钱,做一些小本买卖,结果有一点收获。看着走上坡路了,就有人鼓励他去做大本买卖,夏商不肯。原因他自己懂的。

等五十七岁那年,夏商家里面搞了个维修项目,修葺垣墙,挖地时得到一个铁锅。揭开后,从地下冒出如同白絮般的烟气,夏商闹不明白原因,不敢再挖。过了一会,烟气冒尽,见到满满的一瓮白银。夫妻一块搬运,一秤,共一千三百二十五两。

得到这笔意外之财后,夏商心中暗想,好运气居然提前了啊,看来巫婆说的还是有点差错。

却不料,邻居的妻子过来闲耍,见到这许多的白银,回家告诉她的丈夫。她丈夫忌妒得遭不住,又无可奈何,就起了逮猫儿心肠,偷偷地举报到了官府。

这下好耍了。这个河间县的县令最是贪婪,哪见得关于银子的事情,就果断安排人把夏商捉来,向夏商搞起了敲诈。

夏商的妻子想了一个主意,打算交一半、藏一半。夏商说:这个不是我们应得钱财,如果留下来,多半要惹祸,全部交了算了。夫妻二人就果断把所有银子全献给县令。所谓失财免灾嘛。

哪知道,这个县令十分鸡贼,得了银子后,生怕有所遗漏,威逼夏商交出当时贮藏银子的大瓮,当场验证,把所有的银子放进去,发现瓮确实是装满了,才把夏商放了。

好奸诈,好险。

至于银子,收归国库。至于国库嘛,呵呵。

没有多久,这个县令调任南昌府同知。一年后,夏商因为经商,到了南昌。这个时候,县令刚好死去不久,他的妻子要回故乡,把一切粗重的东西都给卖掉了。其中有几篓桐油,夏商以生意人的直觉,感到比较便宜,就都买下来,全部运回家中。

运到家后,发现有的油篓存在渗漏,就把桐油倒在其它器具中,结果发现篓内有白银二铤。挨着全部查一遍,竟然每个篓内都有二铤白银。到银行完成兑换,发现正与所掘银数相符,一千三百二十五两。

从此以后,夏商暴富,但他不忘初心,越发照顾穷人,经常慷慨接济贫困人口。妻子有时候劝说夏商投资点不动产啥的,好留给子孙。夏商说:我现在的做法,就是在给子孙收购不动产啊,他们以后享受不尽。

当时那位起逮猫儿心肠的邻居,现在穷得叮当响,打算向夏商借贷点钱过日子,但总觉得做过亏心事,说不出口。

夏商知道后,对他说:过去的事,我们都不要说了,那是我的时运未到,所以鬼神假借你的手,把事告发,这与你没得啥关系哈。那位邻人感动得流下泪来。

据说,后来,夏商活到八十岁,子孙相继,历数代而不丧败。­

蒲松龄先生对这个故事做了一个评论。

奢靡之风,到处都有,有钱的人奢靡,平常百姓也想奢靡。在世的时候乱吃乱浪费,然后竟然遭饿死,这是多么的造孽!幸好,在死之前,能够突然领悟到人生的道理,就算是七十年穷苦,也能振兴起来。要不然,一代一代的讨口要饭,啥时候才能翻身呢?那个巫婆不知道是啥人物,竟然把上天的秘密揭示出来了,也是够厉害的了。

所以,人这个名堂,要看开些。有些东西是自己的,始终是自己的,强求不得。当然,如果以必然的心态去应对,也是不可取的。至少要付出适当的努力。

如果预知了命运,而连最基本的努力都不付出,那和咸鱼应该没有多大的差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