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闲话古训,调侃经济基础和个人品行的辩证关系
古诗有云:读书破万卷,自挂东南枝
今天,打算整一个相当严峻的话题:经济基础和个人品行,到底是啥辩证关系……
有人说:有钱的人品行好;有人说,没钱的人品行好。争论没有终止,至今没搞明白。
下面把话筒递给古人,看看他们怎么说。
第一句:家贫出孝子
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作者至今没有搞懂是哪位(有文献记载,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对其进行过重订。姑且就假设作者是周老先生吧,实际上并不重要)。这句话很是直白:家里贫穷,子孙孝顺。好像道理也对,很多吃过苦的孩子,都有着较高的品行。
这句话翻译为高端的学术用语:经济基础差,个人品行好。
第二句:饥寒起盗心
这句话也是周老先生说的。语言也比较直白:没有钱,就去偷。好像道理也对,人嘛,多是被逼的。谁还愿意把偷盗整成一个职业呢?
这句话翻译为高端的学术用语:经济基础差,个人品行差。
第三句:饱暖思淫欲
你木有猜错,这句也是出自周老先生的《增广贤文》。
看见这句,我觉得你正在淫邪地偷笑……严肃点!这个“淫欲”,根本就不是你想的“圈圈叉叉”“不可描述”的意思。“淫”是“奢靡”的意思。古人说:“富贵不能淫”,意思是,即便是发了大财,也不要搞出“四风”问题,奢靡不得。
好像扯远了点。这句话也比较直白:吃饱喝足了,就有了奢靡的想法,口不渴了,就想喝点龙井,饭管饱了,就想吃点海鲜……
这句话翻译为高端的学术用语:经济基础好,个人品行差。
第四句:衣食足则知荣辱
不用使劲想了,这句还是出自周老先生的《增广贤文》。
字面意思还是很直白:丰衣足食了,就有了荣辱与是非观念。道理好像也对,饭都吃不上,你给我讲啥子舅子思想道德建设?
这句话翻译为高端的学术用语:经济基础好,个人品行好。
结语
四句话,四个方面,答案终于出来了:经济基础和个人品行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半毛钱关系。
写到这,我似乎听见修订《增广贤文》的周希陶先生说了一句:“操!”
我想打击一下周先生,你不是写过“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吗?朋友和粪土到底是啥关系?我把棺材板给你放开,你出来走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