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道德经》第八章
千百年能人异士无数,对《道德经》这本可以称得上中华文化之源的奇书也是解读无数,所以这里的解释及理解仅代表个人看法。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如今已经是个成语,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就好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当然,现在大众的理解把“善”理解为“善良”,把整句话理解为“最好的善良像水一样润物无声,不求回报”。这些都对,一个成语在后世的引申和解释都是要根据环境和时代来定的,但是我们用“品性”、“善良”代入到这一整章中,是否解释得通呢?
老子五千言是为了讲什么呢?“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世间万物不过循道生生灭灭,没有什么不同,那么,“善”与“恶”也不过是大道在天地之间的正反映射,真正得道之人是不会在乎世人给出标准而定的善恶。
老子的眼中没有善恶,只有“无为”和有“有为”,无为顺道,有为逆之,人们提出的所谓善恶在得道者心中不过是过眼云烟,最终会归于大道,混于大道。这就是《庄子·大宗师》中的“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那么这个“善”到底指的是什么,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一章便能通读了。
个人以为,老子用“善”在这里指代的一种“道”的状态,“上善”是非常靠近“道”的状态。因为《道德经》里老子也说过,“道”是无声无形无质的东西,名字都是勉强命名为“道”,那么道的这种不可捉摸性确实是很像水,而且并不止于形似,“道”的特性也像像水一样既对万物一视同仁,又生万物而不自知。
心正意诚,善之总领。正,止一也。心神止于一,诚恳至极,虚灵不昧就是善。居善地,守住心地之善,才是关键。专诚一念守住,静心如水,虚而无物,又如深渊悠远,绵绵长长。
生活中长时薰修,这个善心的土壤会自然滋长宽厚,感恩,仁爱,慈悲,与人交往无须假装和刻意,仁慈的能量充满心地,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待人接物应运自如。
给人承诺,一言九鼎。叫善信!以善的理念治理政务,以利他或双赢的方式化解一切矛盾,令百姓爱戴和敬仰,是政善治。
凡事反求诸己,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待人接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究有礼有节,有节有度,恰到好处为事善能。
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能做到不损人利己已是非常不易,圣人提出“动善时”,不光只是提醒我们待人接物要依止心正意诚的原则审时度势,利弊权衡,还要求起心动念存善念,不背“”道“”而驰!
居善地则心安,心善渊则神定,与善仁则义存,言善信则立志,政善治则普化大众,事善能则无惑,动善能则天命知。如此,方能入道。圣人七条,你我皆能做到,只在你是否愿意而已。而不愿意,是因看不到这么做了之后我们能得到的好处而已!
综合而言,一个人若以如水的上善之心存在,除了能令身心愉悦,也能令走进他的人感受到祥和。圣人以水作譬喻,谈水之圆通,实际指的是无我执之心。
存正诚,则心渊而冥之;圆通若水,可动则动,可静则静,善能正诚圆通,动静方得随时,无人无我,安得有争?夫惟不争,几成于道,故无尤。无尤若水,方能上善。
这一章,老子讲的是进人玄牝之门,经营那先天一然,必须要有上善
无为之心才可以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