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报 | 归侨故事: 兴隆华侨农场 60年代印尼华侨的落脚地

和平日报, 2021年3月20日,走进兴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东南亚风格的建筑,这里白天是一个大工地,一条中心马路正紧张施工,一批新建筑拔地而起,夜晚则游人如织,热闹异常。这里先后建起了38家星级度假宾馆、酒店,是继三亚、海口之后的第三大旅游接待地;建起了热带植物园、热带花园、东南亚风情村、亚洲风情园等具有东南亚风情的旅游项目,兴隆依托归侨文化资源,正在将兴隆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东南亚风情小镇。

兴隆热带农场位于北纬十八度,气候条件优越,热带植物物种、温泉等资源丰富,橡胶、咖啡、胡椒、椰子、米蕉等农业作物扬名海岛。由农场与港商郑文泰先生合作兴建的占地400公顷的兴隆热带花园,已草皮绿化1,200亩,种植数千种热带观赏植物34万株,600亩热带珍贵果树,园内山水相映,繁花似锦,鸟语花香,一幅热带风光景色。该花园是我国政府环保教育和物种基因库之一。1997年由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推荐为“全球环境500佳”。

兴隆华侨农场创建于1951年9月。1951年10月11日,广东省委派三名干部带领700多名受英帝国主义迫害的马来亚归侨,分三批抵达兴隆安置,组织难侨生产自救。

几十年来,许多国家领导人都曾在兴隆华侨农场留下足迹,带去关怀。1952年9月1日,兴隆华侨集体农庄成立。1955年9月,中共广东省委作出“兴隆华侨集体农庄的性质是国营农场性质”的决定。经筹备,1956年2月1日,正式宣布改制为国营农场。1958年9月,农场改制为“兴隆人民公社”,其地域包括南桥、南林、东和、牛漏等周边场乡。

1959年6月兴隆人民公社解体,恢复“国营华侨农场”。1960年6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兴隆改编为“二师八团”。1974年9月,兵团解散,兴隆华侨农场划归广东农垦系统管理,1978年9月,兴隆从农垦划出,归广东省侨办、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局管理。

海南建省后,归属海南省侨务办公室管理(现为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五十年来,兴隆先后安置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华侨13,000多人。

六十年来,兴隆建成为中国最大的华侨农场,归国华侨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今天的“兴隆”。 改革开放后,兴隆华侨农场实行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进行农场企业的改革,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海南建省、办大特区后,农场依托温泉地热资源的天然优势,兴建“兴隆华侨农场旅游度假城”,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农场已成为初具规模的农、工、商、贸、旅游综合发展的华侨企业。它以其独特的归侨风情、温泉度假和兴隆咖啡闻名海内外,是中国华侨农场的一面旗帜。

回顾历史,1960年,数以万计的印尼华侨受印尼右派势力掀起的反华排华浪潮所波及,纷纷踏上回国之路,其中有几批共2000多名印尼归国华侨被分配到海南兴隆华侨农场定居。从此,他们开始了另一种新的生活,像钉子牢牢钉在木板上一样,他们在那里一住就是60多年。后人很想知道,几十年来,他们在那里是如何生活的。那是一段虽然平凡却值得回忆和宣传的经历,后人应该记住,兴隆还有一批经历过千辛万苦的印尼归国华侨。

1960年的兴隆华侨农场。与全国各地一样正处在粮食、物资紧张时期。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印尼归难侨来到了兴隆这块土地。

未接触兴隆之前,兴隆给予印尼华侨的印象是美好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媒体对外宣传兴隆,作了一些夸大的描绘。说兴隆是一个丰衣足食的社会主义新农场,耕地用拖拉机,教育完善,除了有中小学,还有大学,一律实行免费教育,等等。然而,这些归难侨到了那里后,面对的许多现实,逐渐代替了完美的想象。

从海口到兴隆仅仅208公里路,他们乘汽车竟然走了整整六个小时。在车上时,大家还有说有笑,可一到达目的地,他们立即静默了下来,映入他们眼帘的是,兴隆唯一一条解放前留下的败落的街道,街边只有十间砖瓦木结构、破旧而且大部分关着门的商店模样的房子,街的尽头还有几间茅草屋,其中有一间低矮的茅屋是“车站”。

印尼归侨到达兴隆华侨农场时已是黄昏,他们很快就被安排到农场的各个作业区的生产队,早已站在路边等待印尼新归侨到来的马来亚老归侨们,马上走上前扶老携幼,带他们到生产队公共食堂吃晚餐。经过一天路途奔波劳累,加上饭菜不合胃口,大部分人都吃不下饭。随后,他们住进了被事先安排好的门上写着名字的瓦房。那时整个农场没有电灯,到处黑灯瞎火,屋予里只有昏暗的煤油灯。

第二天,许多人早早就起床了,他们急于想知道生产队周围的环境和其他各种事情。他们看到,生产队周围种了许多橡胶小苗,也有一些水稻田、番薯地。他们还看到,生产队里还有一些茅草房,那里住着从马来亚、泰国等国家回来的老归侨和老职工。

印尼归侨在海外时,从事的职业大部分是小商小贩,很少有干体力活的。1960年回国的印尼华侨,绝大部分被安置到华侨农场参加农业劳动。兴隆华侨农场种植的经济作物有橡胶、胡椒和咖啡等。粮食作物有水稻、番薯等。印尼归侨过去从来没有种植过这些作物,一切必须从零开始学。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兴隆居住的印尼归侨实实在在经历了“配给制”时期。那时,由于粮食、物资极度匮乏,必须按定量配给。成年人每人每月定量分配大米20—30斤,番薯30斤,花生油、白糖和煤油(点灯用)各2—3两。猪肉大约每个月分配一次,每人0.5斤或1斤。发猪肉时,人人都希望能买到肥肉,因为肥肉可以榨油,如果分到的是瘦肉,就很不高兴。那时,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盼望着过年过节。一到节日,每个人都可以分到1—3斤猪肉。

自从1962年自由市场开放以后,兴隆除了大米、肉类、食油和白糖等物资仍要按定量供应外,市场上的东西,如番薯、木薯、蔬菜以及鸡蛋、鸭蛋等,也逐渐多了起来。到1964年后,各类副食品就比较丰富了。改革开放后,兴隆与全国各地一样,完全取消了配给制度,从此,兴隆印尼归侨以及其他归侨、职工的生活,才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生产劳动强度也减轻了很多。

(雨林编辑,来源:新浪旅游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