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的姥姥| 王亚英 主播| 刘素霞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我的姥姥
王亚英
谨此,写出以下拙字纪念我的亲人——姥姥!
我姥姥叫张玉荣,几乎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姥姥在家 排行老五,当时家里人都叫她五姐或五姑等。姥姥生于上世纪初,逝世于一九九四年,享年八十四岁。 
大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姥姥的娘家家境比较殷实, 她的父亲是个商人,常年在外做生意,据说在北京·天津·开封 等地都有商号,家里的宅院也甚是讲究,听姥姥说他父亲不但给自己家里盖了四进院落,还给其他兄弟置办了几进院落,并修了漂亮的后花园。当时家里用的瓷器都是专门烧制,上面有张家的印记。 
姥姥长大后,出嫁到修武周庄,生了两个女孩,大的是我姨,小的便是我母亲了。可惜姥爷因病早早离世,当时姥姥才二十九岁,年纪轻轻带两个孩子不容易,姥姥的父亲便把姥姥娘仨接回娘家,我母亲就是在姥姥家长大的。
姥姥的娘死得早,生了三老姨和姥姥便去了,她的父亲续了弦,生了两男两女,长大后分别在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定居。
当时因为兵荒马乱,姥姥随着她婶(后母)及孩子们辗转到开封·洛阳·许昌躲兵乱,带着孩子长时间住娘家,使姥姥养成了少言内向、谦和温良的性格。与娘家的兄弟姐妹相处的非常好,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姊妹几个还通信不断,经常走动。现在姥姥已去世多年,几家仍各在天南海北,生息繁衍,但血脉的亲情依然在延续,相隔千里却经常问候,相亲相爱。
也许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姥姥非常聪明,勤劳好学,心灵手巧,大人孩子的衣服自己裁剪缝纫,上面还绣字绣花,到现在我还记得姥姥做针线时的神情,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针脚缝得又小又匀,缝好的衣服平平整整,根本不用熨烫。穿到身上又合身又漂亮。当时会做女红的不少,像姥姥做得这么好的,少之又少。那时我们姊妹三个的衣服·鞋子都是姥姥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穿出去 总比其他孩子的衣服板正·漂亮。
姥姥的手艺传给了我姨,缝衣绣花样样精通。现在我还留着当年姨给我做的小兜兜,上面绣有我的名字,比买的还漂亮!妈妈由于是老二,比较娇惯,加上姥姥和姨都会做,她没学会女红,但工作很出色,这是后话。姥姥常对我说:男人出门在外,身上带有女人的手,女人巧不巧,看男人身上的衣就知道,只有学好女红,才能让自己的男人走出 家门不丢人。我受姥姥的耳濡目染,竟也学会一些,以至后来家里买了缝纫机,大部分也是我用,虽说衣服鞋子都会做,但手工始终没有赶上姥姥。记得姥姥空闲时买些麻,拧出好多麻绳,以备纳鞋底用,还说:等以后我死了,这些麻绳也够你们用些时了,看见麻绳也能想起恁还有个姥姥。老人家万没想到,没几年大家都买鞋穿了,麻绳已经派不上用场。但姥姥亲手拧的麻绳,我们将永远珍藏 !
姥姥会做菜,我们姐弟三个都是吃姥姥做的饭长大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粮油定量供应,副食品缺乏,可姥姥总是变着花样做出各式饭菜,那时粗粮多,姥姥就粗粮细作,用粗粮蒸馒头,做面条,还用粗粮包饺子。到了七十年代,姥姥去上海弟弟家(我叫舅姥爷)住了几个月,学会几样菜品,回来后做给我们吃,有糯米莲菜,土豆沙拉等,沙拉酱是自己用香油和蛋黄经长时间搅拌而成,作出的土豆沙拉色香味俱全,正所谓没齿难忘。我因为爱吃,做沙拉酱的绝活只有我学会了。 
那时过年,家家都会买个猪头,(肉是定量的,不够过年用)煮上一大锅就过年了,一般要吃到元宵节。爸爸下班回来,姥姥就从锅里捞出一块肉,边切边嘱咐我们:你爸上班累了,让你爸多吃些啊!但到吃饭时我们的筷子头比大人下的都快,姥姥从不去夹肉,她不是不想吃,是舍不得啊。说起过年,姥姥从腊八便开始忙活,打扫卫生,给我们姊妹几个赶做新衣服,剪窗花,蒸花馍,我最愿意看姥姥蒸馍时的神态,那么慈祥,那么心满意足,经她的手做出各种各样小动物,有小兔子,小蛇,小刺猬,真是栩栩如生,姥姥微笑着拿在手里端详一番,才不舍地放入笼中,等蒸熟后,我都舍不得下嘴吃它们啦! 
大年初一醒来,我们每个孩子的枕边就都会放着一身新衣服,好像一下子变出来的,高高兴兴地穿上新衣,就依次给姥姥,爸爸妈妈拜年,挣几元压岁钱,这些钱由我们自己支配,通常都让我们买零食了,每次用三,五分钱,可以用很长时间。
由于姨去世早,姥姥很早就跟我们过,她承担了照顾我们和全部的家务,让我的父亲母亲毫无后顾之忧地工作,让孩子全心全意的学习。因此,父母在单位积极工作,得到好评,我们在学校认真学习,年年得奖。我在学校是大 队委,手臂上带着三道杠,那时走在街上,很神气的!
在六十年代,为补贴家用,姥姥从居委会拿些纸盒半成品在家加工,白天没时间,晚上等我们睡了才有空。常常是我一觉醒来,夜已深沉,看到姥姥还带着老花镜,背微微驼着,在微弱的灯光下,仔细地糊着纸盒,这样忙一个月,也就几元钱的收入。但姥姥挺有成就 感, 认为给家里增加了收入。 
我参加工作后,每月领到工资,便先从工资中拿出五元钱孝敬姥姥,美曰:给姥姥发工资,让她买好吃的增加营养。收到钱后,姥姥总是笑眯眯地用手绢一层层包起来放好,从不舍得花。以后弟弟妹妹陆续上班,都会在发工资的当天给姥姥发工资,这已经成了我家的传统。姥姥把这些钱积少成多,在我们每人需要时,拿出来贴补我们,她老人家不图回报,心里装的全是我们,让我们时刻感受到她那似海的亲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女儿出生,我家从此成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姥姥升级为太姥姥,坐月子时姥姥怕我饿着,每天给我做无数顿饭,,闲时坐在床沿,一条腿盘在床边,把孩子放在腿上,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全身,眼神中充满了慈祥。 
姥姥几十年如一日,照顾我们全家老小,还照顾她的重外孙,他老人家的恩情比水长,比海深,她心里装的是我们全家。家里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是她的整个世界!姥姥无怨无悔的操劳了一生,为我们奉献了她全部的生命,献出了一个母亲,姥姥,太姥姥全部的聪明智慧和全部的爱,因为我们是她至爱的亲人!
                                                                     2019年8月
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王亚英:从事文字和企业管理工作。长风文艺主播。笑容里沉淀了文学、书法和绘画的宁静,也洒满了旅途中、合唱里、诵读时的阳光。
主播简介
刘素霞,长风文艺主播,河南省老干部朗诵协会会员,群星朗诵艺术团团员。一生从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热爱诵读、音乐、舞蹈,追求一切与音乐、韵律有关的美好事物,喜欢在音符的跳跃下诵读文字那种美好的感觉。
往期回顾
听见,你内心深处的回声
长风文艺朗诵平台
《长风文艺》编辑部
主    编:   上京风珺
朗诵部:    荆阳  乐乐
编辑部:   上官云儿
校对部:    雪影儿
推广部:    东城西就
投稿邮箱:369889005@qq.com
微信:shangjingfj
(0)

相关推荐

  • 散文:你知道我在想你吗 | 王亚英 主播 | 亚英

    亲爱的爸爸,你还好吗? 女儿想你了-- 算起来父亲离开我们已近四十年了,他是突然走的,仅在医院抢救三天,没留下一句话,我们在医院守了三天三夜,那三天是那么漫长,整日与父亲一起与死神抗争,心时刻悬着,病 ...

  • 散文:探访航天英雄的故乡枣阳杨垱 | 雪潮 主播 | 刘素霞

    长风文艺   探访航天英雄的故乡枣阳杨垱 雪潮         老伴说,身体酸痛乏力,但光窝在床上,也终不是办法,建议我出去走走.         今天就开启了帝乡乡镇之旅.先去聂海胜的故乡一一杨垱. ...

  • 散文:什么是朋友 | 赵玉贵 主播 | 刘素霞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什么是朋友 赵玉贵 人一生,不论贫穷富贵都离不开朋友.小有小朋友,大有大朋友,老有老朋友. 多年前,臧天朔用他那粗旷略带沙哑的声音,喊出了对朋友的诠释和 ...

  • 散文:指尖上的情节 文/ 凌冰雪如梦 主播/ 刘素霞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指尖上的情节 凌冰雪如梦 散文:指尖上的情节          凌冰雪如梦 指尖风声轻抚着梦幻,你的倩影蝶影飘零.岁月吞吃了刻骨铭心的记忆,霜华刻画了深 ...

  • 诗歌:​风中的思念| 董妮亚 主播| 刘素霞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风中的思念 董妮亚 七月的飓风嫉妒地驱散了 七月的流火 不记得多少风起的黄昏 不曾想起他血性的情怀 在风中,在雨里 突袭的思念 如皱纹偷偷地爬上了眼角 ...

  • 散文:听听那冷雨(节选) | 余光中 主播 | 刘素霞

    再不点蓝字关注,好声音就要飞走了哦 长风文艺 听听那冷雨 文/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 ...

  • 诗歌:最美的面庞 | 竹风梅影 主播 | 刘素霞

    再不点蓝字关注,好声音就要飞走了哦 长风文艺 最美的面庞 文/竹风梅影  题记:今天,看到人民日报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为援鄂4.2万名医疗队员,每人拍摄一张摘去口罩的肖像,并将存入国家影像档 ...

  • 人生最重在“他信” | 徐全利 主播 | 刘素霞

    长风文艺 ▼点击收听▼ 作者:徐全利 诵读:刘素霞 "他信"可能是我的杜撰,虽在词典里难以找到,在生活中也难以听到,但我们知道"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诚 ...

  • 诗歌:心旅 | 泊客 主播 | 刘素霞

    长风文艺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点击收听▼ 作者:泊客朗诵:刘素霞春天走到秋天哪怕只有一个果子一株谷穗那也是收获冬天走到春天哪怕只有一片叶子一丝温暖也不会僵死过去少年走过中年憧憬那么多 ...